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十分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古琴曲,是诗与乐、人与情、声与情结合艺术典范.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是作曲家徐景新在古琴曲的基调上根据现代审美,结合西方花腔的演唱形式创作出的一首声乐作品.在创作上不仅追求音乐的美感,更将人声作为乐器的一种,与钢琴伴奏相交融.本文从声乐演唱角度出发,探究歌曲体裁形式、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扬州慢》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宋词调歌曲,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自度曲,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自度曲将诗词和音乐完美的结合,被称为上乘之作,具有超高艺术价值.音乐的曲调优雅,古韵新声.《扬州慢》不但有传统文人士大夫音乐的一种内涵和情怀,还有属于自己的创作与革新.本文主要介绍了姜夔的生平简介、《扬州慢》的写作背景、其音乐分析及其旋律特点和《扬州慢》音乐与诗词的和谐之美,最后对其演唱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云南回忆》堪称一部优秀的中阮作品,它是中阮独奏曲中第一首协奏曲,拥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在继承创新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被誉为中阮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为其以后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改革的典范之作.文章尝试从音乐意境、演奏技巧等维度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西方音乐思想的异同一直是中外美学家与音乐学者所重视的课题,大多的讨论多集中在理论的层面,较少从诠释艺术作品的角度出发。独立的一部钢琴作品中就可以诠释出东方与西方音乐思想中的方方面面。本论文以谭盾的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为分析文本,诠释出孔子与柏拉图这两位古典哲学家的音乐美学思考是如何影响谭盾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技巧。本文将以细致的方式,分析此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意义,辅以音乐分析,以呈现中西音乐交融下的新艺术。在当代对于中西融合与交流频繁之际,希望能透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儒家与古希腊的音乐美学做为讨论基点,深入了解作品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娜拉现象"与《雷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雷雨》是曹禺写得最好最成功的剧作之一。《雷雨》与《玩偶之家》从创作思想、作品中矛盾冲突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都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剧作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是个失败的娜拉。《雷雨》是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本土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词是中国文艺百花国中一朵最为艳丽夺目的奇芭。几千年来中国诗词一路发展,创造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诗人、词人艺术家。《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在万紫千红的诗词圆地,开得最为鲜艳。吟唱这些诗词,令人尝心悦目,饱尝艺术和精神上的享受。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祖国的这份文化遗产而骄傲自豪。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诗词创作衰落了,人们实在为之伤痛。回顾中国诗词发展的轨迹,总结半个世纪以来诗词创作衰落的原因,对迎接21世纪中国诗词创作再度兴盛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从1927年8月所写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留别云妹》,到1980年11月逝世前不久为友人题诗《赠丁景唐》、《怀老舍——为絜青夫人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里,共留下了150余首诗词。这些诗词作为茅盾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就其创作数量,还是思想艺术成就,均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们认为,在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中,尤以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的作品更为值得研究。本文限于题意要求,集中论述对于茅盾抗战诗词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9.
长篇报告文学《台北的忧郁》与诗文集《太阳的葬礼》是王钟陵教授2005年出版的两本创作集。大气、诗性、隽永深邃,是王钟陵教授文学创作的明显特点。古今中西文学的营养交融于王先生的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西方意象派及现代派手法的运用,中国古典诗词韵味的糅合,对报告文学、散文、新诗三种文体应如何突破的清楚认识,以及将此种认识在创作中予以成功实践。这些都与作者那学者而兼作家的睿智与才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在音乐创新与文化传播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和诗以歌,诗画合璧,深化“思想—艺术—技术”的传播。节目以经典诗词引发其中的精神内涵,带给观众文化的新记忆,为传统诗画作品赋予新时代的表达。诗词教学和《经典咏流传》的完美结合,能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让经典诗词与音乐相互交融,为其注入一汪活水,使其吐故纳新,绽放芬芳,也让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产生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美妙。  相似文献   

11.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著名音乐家格林卡的艺术成就举世公认,他对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有奠基之功,所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正是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本文主要选取格林卡的《伊凡·苏萨宁》这部作品,对其歌剧的音乐意义、音乐戏剧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格林卡的艺术成就及其所代表的俄罗斯古典民族歌剧创作风格予以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音乐和舞蹈最先是作为文学意象出现在《诗经》里的。诗经里不少有关宴飨、祭祀的诗歌都有关于乐舞场景的描写,这些作品反映两周时期贵族阶层的生活画面。《楚辞》有关祭神歌辞的作品对乐舞场面的描写更多。汉代乐舞艺术蓬勃发展,乐舞百戏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国家还专门设立乐府作为管理音乐的机构,更进一步推动乐舞艺术的发展。汉赋中出现音乐赋这一崭新的题材。汉魏六朝时期的音乐赋不仅篇目众多、创作规模较大,而且这些音乐赋所咏之音乐题材,包括咏乐器、咏歌、咏舞、咏乐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此后音乐诗歌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音乐编程进行电子音乐创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电子音乐研究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讨论了中国电子音乐家在音乐编程教育和创作方面的历程与进展,以四川音乐学院的“编码之夜”系列活动为分析对象,探讨电子音乐创作和作曲家培养过程中,如何将新技术与本土文化精华相结合,找寻新的电子音乐创作形式,探索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音乐艺术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严雅萍 《考试周刊》2012,(88):16-18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谱成的作品.将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完美地融合,使之呈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声乐演唱技巧的把握、情感的处理及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面展开对作品演唱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方面,首次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诗词与近现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其中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在当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自的艺术歌曲在其音乐创作风格上和其文学内涵上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是其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成为了我们国家近代和现代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一艺术歌曲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在音乐气势上也极为明亮和宽广。在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歌词意思、演唱处理等方面对《点绛唇·赋登楼》这一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史悠久,佳作浩繁.在文学活动中,诗词创作与诗词鉴赏是相生相随、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诗词创作,就不会有诗词鉴赏;而诗词作品也只有经过读者鉴赏,为群众所理解和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由于诗词鉴赏的多数人的审美活动,比之诗词创作有更广泛的群众性,这就更迫切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及时去总结千百万读者的鉴赏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阐明文艺鉴赏的内涵、性质、特点、作用及其规律性,为广大鉴赏者提供理论指导.新近出版的陈新璋教授的新著《诗词鉴赏概论》(下称《鉴赏》),就是一本在人们的诗词鉴赏活动中富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把握中国古典诗词相通的主要方面,在深刻理解其创作精神和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探寻诗词赏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进行古典诗词解读的一条有效途径。大致说来,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可以从创作背景、场景转换、心态历程、艺术表现、文学史观、历代集评六个方面入手并顺次展开。在对创作背景的确实了解中,准确定位作品的创作基点;在对场景转换的真切感知中,直观把握作品的文学形象;在对心态历程的细致疏解中,理性追索作品的思想脉络;在对艺术表现的综合考察中,全面解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在对文学演进的历史审视中,深入领会作品的创新之处;在对历代集评的酌情参考中,积极吸纳作品的历史评价。如此,既能够达到对诗词作品的准确理解和系统把握,又可以在步步切实、有辙可循的系统训练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解读诗词的能力。循此思路,本文选取李白的名篇《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进行了释例性解读。  相似文献   

19.
音乐和诗词都是人们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工具,它们之间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二胡曲与中国诗词的源流关系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取其情节而创作。如《新婚别》、《石壕吏》等乐曲都是根据杜甫的同名诗篇而创作的,作品除了以叙事曲的形式叙述了故事情节外,还深深地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当代作曲家。多年以来,谱写了各类体裁的作品,尤其是在民族器乐的创作方面,他创作了很有影响的二胡曲:狂想曲系列、《天山风情》;古筝曲:《西域随想》、《幻想曲》、《莲花谣》等作品。王建民先生的古筝作品在合理运用现代技法的基础上,把古筝这一乐器的旋律性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与构思,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的音乐元素。王建民先生的创作为古筝爱好者、古筝学习者、古筝演奏者等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同时也为时代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经验,激励古筝学习者不忘传统并与时俱进,坚持全面学习古筝艺术,推动古筝艺术的发展。《枫桥夜泊》这首筝曲是王建民先生依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所做。作为一首现代的古筝作品,王建民先生在创作此曲时运用了大量新颖的演奏技法,完美地将原诗中意境与古筝这一传统乐器相结合,把原诗作者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篇论文整体通过对唐诗《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分析和对筝曲《枫桥夜泊》的逐段分解分析,对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