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卿的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仅仅20字,却造就了解读,索解一类文字不下三两万言,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明这首诗之好之耐人读,而另一方面它也是读者见仁见智之所至.近又读到《名作欣赏》1998年第6期金志仁先生之《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索解》(下简称《索解》),竟也引发了笔者对这首诗解读的意趣,姑试为解读.  相似文献   

2.
《轻轻推开一扇窗》是一首现代的中国艺术歌由,最开始是运用民族唱法演唱,在新的观念下,运用了民歌羹唱的演绎方法来演唱,本文就是针对民歌莫唱来分析和理解《轻轻推开一扇窗》这首歌曲的。这首歌曲线条柔和,感情丰富,由浅入深的将歌由情赢带八人心,这首作品也成为了声乐演唱中对情感把握和演唱技巧历练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喊山"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当代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中,对其进行了"原生态"的演绎。在她的笔下,"喊山"被赋予了多重内涵:或是生存境遇的寄寓;或是诗意情感的坚守;或是朴素生命的诉求。透过它既可以窥探到乡村民间生存的真实镜像,又可以展现作者对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我爱这土地》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根据艾青的抒情诗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这首艺术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我爱这土地》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歌唱技巧基础来实现音乐形象,也需要艺术想象和情感的处理来更好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5.
吕继红 《现代语文》2006,(11):116-116
李白的《望天门山》像启蒙诗一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幼能详。小学《语》课本第九册就收入了这首诗,各种参考辅导书因版本的不同对这首诗的注释与讲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的认为:《望天门山》描述了天门山夹水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6.
汤建美 《教师》2012,(27):120-120
歌曲创作出来以后,便成了表演的客体,演唱者则是艺术的主体。歌曲演绎具有个性,这是每个歌者乃至歌唱家所追求的较高演唱境界。个性的体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本人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对《岩口滴水》这首作品的演绎谈些想法和认识。一、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讲述了歌唱者在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时,应该通过对歌词的把握、旋律风格的把握和歌曲情感的把握三个方面来全方面地演绎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有着极高的艺术内涵和演唱价值,笔者通过查找一些文献资料,并演唱了其中的《晚安》、《泪洪》、《春梦》三首艺术歌曲,对这一部声乐套曲有了简单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就是笔者对这几首作品演唱情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情歌》在《苍原》全剧中共出现了三次,是整部歌剧的一条感情线索。要演唱好这首作品必须要先对这部歌剧的时代背景、故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对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再通过对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呼吸,情感,舞台表演等方面的处理,做到完美的演绎这首作品,达到观众能与演唱者产生共鸣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轻笑》、《黑雾》是黄友棣先生20世纪40至60年代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这三首作品各有特点,《杜鹃花》是层次丰富的抗战歌曲、《轻笑》是轻灵舞动的咏爱歌曲、《黑雾》是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歌曲。三首歌风格各异,展现了黄友棣先生对各种风格作品的把控能力。要演绎好这些作品,演唱者必须深刻理解每一首歌词大意、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结合准确的演唱处理、深情并茂的歌唱表演。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民歌七首》是西班牙语艺术歌曲中非常优秀的作品,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很重要。要学习歌唱,就必须大量地演唱音乐作品;要把歌唱好,就必须演唱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音乐作品。国内现阶段的声乐演唱中接触较多的是意文、德文、法文等,对于西班牙语这样的语种很少被演绎。西班牙民族民间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对西班牙民族音乐中的奇葩《西班牙民歌七首》的艺术风格特征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析,为《西班牙民歌七首》的演唱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2.
《龙的传人》本是一首由台湾作曲家侯德健创作的流行歌曲,后广为传唱,被作曲家任策改变为一首混声合唱,它是作曲家在美国与台湾断交后而作,是一首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合唱作品的声部分析、作品的排练提示、作品的演唱提示等方面入手,对《龙的传人》作品进行了作品分析和排练方法提示,结合了对合唱作品的演唱要点提示,为排练和演唱这首作品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咏叹调《我心爱的宝贝》是歌剧《唐.璜》中一段非常抒情的男高音唱段,这首咏叹调旋律优美、抒情、风格典雅,洋溢着古典美的气息,然而演唱难度大,素有男高音"试金石"之称。文章介绍了作品的情节背景,进行了音乐分析,在演唱处理方面,从声音、气息、元音、节奏节拍、音准五个角度论述了这首咏叹调的特点以及演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声乐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声音特点和演唱重点,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选自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本文从木兰女儿情的塑造入手,通过三个方面分析这首作品中木兰情感的表达特征和演唱技巧。希望进一步理解作品,对以后的演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望天门山>是李白在安徽写下的一首著名诗篇.关于这首诗,历来有所争议,究其原因,是由于未能弄清天门山的地理形势.本文从诗歌中字词考释入手,结合天门山的地形,就诗歌历来争议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山祭》是王蓬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描述了秦岭山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民俗民情。对于民俗的书写是这部作品的突出特点,比如陕南山歌、拜山神、吃刨膛、陕南山地人的情感婚姻等等。这些内容赋予《山祭》以厚实的生活感、深沉的历史意味、复杂的性格和人性特征,使《山祭》成为一部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薤露歌》就是《宋玉答楚王问》里曾经提到的那个一人唱"和者数百人"的薤露歌,俗名又叫丧堂歌、孝歌、葬堂歌等等,即当代武陵山腹地廪嘎人在丧堂场合演唱的丧堂歌,作为一种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文艺形式,今天薤露歌的即兴创作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原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诗经》国风诗的山意象做进一步的探究,拟从山之高大、登高思亲、"南山"与男女情事、山隰对举象征男女爱情等几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发掘其深层次意蕴,为后世文学意象找寻源头。  相似文献   

19.
《恒河上升起太阳》是巴洛克时期的产物,是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之作,作品艺术表演特点突出,音乐艺术表现性较强,常被歌者当作一首艺术歌曲来演唱。本文主要从作品以及演唱上对这首作品做了较为详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休市绵山、翼城县绵山和万荣县孤山,对介子推隐居各执一词,那么,到底哪一座是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呢?由于晋杜预注《左传》谓“界休县”,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又作了演义之说,故几乎成了定论,以致误导后辈.据清乾隆《翼城县志》所载,其绵山仅是一个迁移而来的纪念性地名.事实上,介子推隐居的真实之地就在今万荣县孤山(古称绵山、介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