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为研究对象,从其创作、织体和演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使演奏者可以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文章对曲式结构、节奏、演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伴奏的研究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其他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梁祝》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戏剧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的,根植于《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继承了原来戏剧的神韵的基础上,用全新的形式来重新演绎了这部经典剧目,与原作相比,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它在明代被成功改造为戏曲样式.虽为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结局的设置上,明代的"梁祝"题材传奇却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才子佳人戏曲的独特艺术价值.本文结合<群音类选>中收录的<访友记>残出对"梁祝戏曲"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读"梁祝"戏曲作品.  相似文献   

4.
彭一雯 《教师》2014,(25):124-125
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首绚丽多彩、真挚感人并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交响作品,它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与西方艺术特点,作为"一个阶段、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上成熟的标志"而得到国际公认。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借用西方乐器的优势来表达中国古典乐曲的一次有益尝试,此曲既发挥了欧美音乐的优势,又展现了中国古典音  相似文献   

5.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是著名作曲家陈钢继《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后又一力作,被称为《梁祝》的姊妹篇。作品鲜明的个性与整体的民族风格相互映照,是西洋乐器民族化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9,(3):45-47
"梁祝"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渗透性。"梁祝"故事大约在明朝时期开始在广西大瑶山地区传播。大瑶山瑶族在传播"梁祝"故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需求对传统的"梁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与传统的"梁祝"故事相比较,《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在文本结构、故事情节、传承观念、人物形象和故事结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既是"梁祝"故事自身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表征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民族艺术独特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山东琴书有着260多年历史.分为南路、北路、东路三个分支.其中发源于菏泽的南路琴书产生最早。山东琴书曾一度繁荣.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演员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从曲牌的整理和曲目的创新发展方面.也缺少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舞蹈发展的长河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可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在这么多的版本面前,新时代的经典题材舞蹈作品创作以何取胜呢?本次中国古典舞系的舞剧作品《梁祝》大胆地采用"舞蹈本体"创作思维,以一种全新的创作视角重现这部传世经典。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由越剧经典剧目改编而成的作品大量涌现,这些作品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融为一体,既赢得了年轻的观众群,又不断传承和创新着越剧这一古老剧种。本文试图自现代审美理论出发,从都市化、人性化这两方面对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的新版越剧《梁祝》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作品《梁祝》的赏析,阐述了音乐欣赏的过程,方法及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声音     
《留学生》2006,(1)
生平酷爱音乐,而爱之最爱则是《梁祝》。《梁祝》曲调缠绵悱恻,优雅抒情,将一个流传千年而不衰的爱情故事诠释得淋漓尽致。寓居美国的著名钢琴家马思聪曾满怀深情地说:"听《梁祝》实则听中国,其每一个音符都滴沥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听梁祝实则听中国",直到自己也身处异国他乡的悉尼,方才真正理解那句话中蕴含着的无尽思情。一个周末的上午,我想穿过环形码头到"白帆"高扬的悉尼歌剧院去看看。刚刚走进地下通道,便听得一声美妙动听的《梁祝》。这声音吸引了我,顺着琴声找去,只见一  相似文献   

12.
中等师范学校管弦乐欣赏课,主要是介绍乐器、欣赏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性标题管弦乐曲,如《卡门序曲》、《动物狂欢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等.有标题的管弦乐曲,一般是作曲家根据某一文字作品、戏剧、民间诗歌、历史传说或作曲家自己予先拟定的文学情节而进行创作的.为便于他人理解,作曲家常用文字比较详细地写出乐  相似文献   

13.
正应广大爱好艺术的教师要求,《湖南教育》"艺林"栏目除发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家作品外,还欢迎中小学教师朋友提供佳作(书法、美术、摄影、篆刻等)。作品力求原创,临摹之作请在电子邮件中注明。来稿包括: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及照片(2~3张)、作品电子稿、作品原件(因刊物版面限制,一般只提供3~5幅)、作者联系方式等。来稿请寄:410008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湖南教育》编辑部刘良初收,电子邮箱:782169798@qq.com。  相似文献   

14.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相同的主题:爱可以超越一切,包括死亡。文章主要从中西方文化、时代背景、民族审关以及作者写作手法等方面对《梁祝》和《罗》这两部作品的结局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剖析其结局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中西音乐结合的典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之所以经久不衰,魅力独具,主要缘于作者将西洋奏鸣曲式的三个部分与我国民间流传的梁祝追求自由恋爱的故事中的三个情节完美结合;在表现形式上,通过调式、节奏、织体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创作出了这一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6.
白族《读书歌》虽然渊源于汉族的梁祝传说,但在人物、情节以及环境、习俗的描绘等层面均表现出与汉族梁祝传说的明显不同。《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差异是白族民众依据自身的生活语境、思想感情和文化传统对汉族梁祝传说进行加工的结果。《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关联和相异既形象地展现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生动地揭示了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主体对异质文化的选择与创造。  相似文献   

17.
《梁祝》作为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无论是凄美的情感还是生死相随的勇气都为我国美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神秘和古典的艺术色彩。在《梁祝》故事的基础上,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都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创作,融入了音乐艺术元素将这个凄美的故事进行了深度阐述和描绘。下面,本文基于曲目分析和艺术作品改编的角度对于《梁祝》中钢琴语言进行全面分析和展示,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探索《梁祝》中的钢琴旋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每提及俞丽娜,人们就会自然地想起她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每提及梁祝的故事人们也就情不自尽地想起俞丽娜的小提琴协奏曲。无独有偶,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听到这样的话“好作品未必受欢迎,而受欢迎的不一定就是好作品”。这里所说的好,如果不是抱怨民众的欣赏水...  相似文献   

19.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经典的民间爱情故事为音乐素材,不仅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小提琴表现形式中,还进一步实现了与协奏曲的完美融合,创作出了带有浓厚艺术氛围和丰富情感的中西方音乐融合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当中运用最多的技巧手法是滑音,滑音技巧不但是一种技术性手法,更是小提琴音乐的展现手法,《梁祝》中滑音的大量运用是作品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的精彩独到之处,也是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实际演奏等方法,分别从创作、曲式结构、旋律情节、滑音在各个主题中的运用分析几个方面来研究,旨在通过对《梁祝》中滑音的运用来分析归纳出滑音技巧在音乐作品中的魅力及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备课参考     
《小猴子下山》等课文对动物的称代《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燕子飞回来了》都是童话故事,都用了拟人手法,但拟人化的程度和动物人格化的程度并不相同,作品对人格化了的动物的感情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对人格化的动物称代时用了不同的人称代词。《小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