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大发展,对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的生产要素观生产要素是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所必需的生产条件。马克思认为,任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也是一切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特征主要有:第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第二,在经济关系方面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在分配关系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些经济特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明确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避免“左”和右的错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称它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能够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根本原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315页)这也一直是国内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争论激烈但至今尚未圆满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认为,实行按劳分配,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政策,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有好多具体问题要研究解决。本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思想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和论证了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实行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有所不同的。社会主义多层次的联合劳动要求实行多层次的按劳分配。多层次、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决定同工同酬、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它只适用于同一联合劳动层次的同一核算单位内部。而在不同的联合劳动层次和不同的核算单位之间,由于经济效益不同,是不可能实现同工同酬、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还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和商品经济,所以必定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才能达到整个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异。以按劳分配作为衡量个人收入是否公平的标准,平均主义和收入过份悬殊都是社会分配不公的表现。社会分配不公,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问题,是一个被“四人帮”及其御用“理论家”们弄得混乱不堪的问题。这伙假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论证”他们那个臭名昭著的“按劳分配是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的观点,居然篡改原始社会末期的历史,挖空心思地编造了一个所谓“产品分配的差别是产生阶级的根源”的谬论,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给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造成了不容低估的混乱。它完全是为“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服务的。我们必须拨乱反正,进行认真地批判和清理。  相似文献   

6.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混合分配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没有改变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将混合分配方式中具体体现,按挥分配的主体地位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同步的。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配形式中,按劳分配仍占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论据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其现实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客观经济条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将在混合分配方式中得到具体体现。混合分配方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优越性和过渡性。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文选》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他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应把自己建设成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和理论品格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思想,实际上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理论问题开展的。“什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1.
性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一概括突出地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坚决地有步骤地实行全面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改革必须积极稳妥。究竟怎样改革,这是我国经济战线上应该讨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根据自己的学习和领会,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供进一步研究讨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点是要使经济工作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重视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在分配领域中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与此相联系,还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深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具体将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有步骤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而且也推动了按劳分配实践的突破与发展.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按劳分配的实践更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本文仅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实践过程中 ,要贯彻落实好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不断满足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努力实现管理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实际,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丰富,本文试图就此谈点粗浅之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瞻远瞩,对新时代我国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关教育的系列论述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不能、承认不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一直存在截然相反的不同意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又一个飞跃。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分配劳动、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总量均衡,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作者通过抽象的理论分析,指出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有明显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与传统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对新经济理论的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确立是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的,它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总结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挫折以及国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建国之初,我们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是和我国建国初期的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原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非常短暂,但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历史反思,为从根本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革命与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及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两重作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