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对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激励模型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对称和非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下政府对运营企业的激励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定量地得出了政府对运营企业的最优激励合同以及运营企业的最优努力水平.最后,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电子政务外包项目中政府与运营企业间的激励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监督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涉及到委托代理模型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激励效率、降低风险成本,考虑加入风险变量。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部门,说明在同等假设条件下,引入监督变量同样是激励合同的影响因素,比加入风险变量更加优化目标,为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最优激励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外包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和大量的重复建设.也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外包服务,电子政务的主要运行模式.也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是电子政务产业的服务点——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纲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精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引入外包机制发展电子政务是当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的趋势,分析了电子政务外包的三种模式,讨论了政府信息化外包与企业信息化外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实施电子政务外包的障碍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怀劲梅 《软科学》2008,22(5):14-17
研究了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外包环境中,企业激励外包服务商选择符合企业期望绩效行为的决策问题,提出了包含有效激励奖金的关系型外包合同模型。运用合作重复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外包合同模型,并证明关系合同的激励有效性取决于外包服务商对维持合作关系的收益和终止合作关系的收益的比较分析。计算了能对外包服务商提供有效激励的奖金范围,可为企业设计合理的关系激励型外包合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电子政务核心应用的概念内涵;从顶层设计规划、集约化建设、创新运作机制、开展外包服务等方面介绍了河北省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做法;分析了河北省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的工作思路与重点,即要理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信息下服务外包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中外包方与服务外包提供商之间关系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分析,研究了非对称信息下服务外包最优激励机制。此外,通过对服务外包市场竞争程度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服务外包的最优激励合同,提出了建立服务外包提供商最优激励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适应本地特点的电子政务外包模式,但总体上电子政务外包机制还很不发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已有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对电子政务外包的概念进行再认识,探讨了政府在电子政务外包中应起到的主导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回顾梳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相关研究,讨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教育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家校互动案例,设计并运用战略介入矩阵等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研究系统建设中出现的不足,得出电子政务发展至较成熟阶段,系统建设中受众权力不能得到重视、有效参与不足以及缺乏监督等问题是阻碍电子政务系统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以受众为中心、有效参与、完善监督机制是电子政务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站的电子政务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郝媛媛  李一军  姜荧 《情报科学》2006,24(1):148-152
当今,各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为了有效监控和管理电子政务的进程,推动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政府很早就开始了关于电子政务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本文尝试从评价范围、评价视角、调查手段等三个方面对欧美国家现有的基于网站的电子政务评价方法研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10多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脉络,探讨新时期对电子政务提出的新要求。基于《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近年来的数据,深入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从国际排名到各项指标变化的国际发展形势,并探讨提高我国电子政务国际水平的改进措施。最后从电子政务标杆规范、政府服务平台、网络参与和数字鸿沟4个方面展望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管理思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纵深发展,各国政府逐渐重视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并把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作为衡量政府服务能力的一种标志。本文强调引入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公众的满意度为评价的尺度对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建立测评标准、测评指标、测评流程和测评方法,准确反映公众满意状况,以便持续改进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更为优化,使电子政务的服务更符合社会公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Zephy数据库2000-2016年期间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对影响跨国并购逆向学习绩效的前因条件构型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定性比较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虽然制度距离和技术能力都是影响企业跨国并购逆向学习绩效的重要前因条件,但相比而言,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对于跨国并购获得较好的学习绩效才是必要的前因条件;第二,本文基于定性比较的前因条件构型,总结出了三种有效实现跨国并购逆向学习的模式,即后探索式学习、后利用式学习以及后利用-探索并举式学习。第三,正式制度距离和并购后的研发投入具有互替性,双方正式制度距离过大,会抑制母国企业并购后的研发投入。以上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完善新兴市场国家的逆向跨国并购学习理论,也有利于指导企业在复杂情境下开展逆向跨国并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管亚梅 《软科学》2007,21(1):105-108
对基于战略管理框架的内部审计外包方式提出了若干质疑,并进一步提出协力式内部审计外包方式不失为企业界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连开发区政府“网上纳税”项目成功应用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纳税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INTRANET技术及安全性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网上纳税”的流程和实施方法,解决了流程再造过程中相关的法律及安全问题,对传统税款征收及入库过程、稽查选案等税收征管业务进行了有效的流程再造,为实施电子政务,尤其是创建网上税务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相比传统的自主研发创新、内部研发,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寻求外部知识源化,重视非研发创新途径是有效的创新转型策略。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9-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路径特征、地区异质性和发展趋势,实证考察了其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开展外部源化、非研发创新活动的经费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外部研发支出和非研发创新投入比重要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地区异质性显著,空间分布活动存在差异;高技术产业通过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整体上对专利产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而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创新与内部研发之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呈现出不显著或微弱的负向作用,多样化有效创新路径正向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研究为高技术产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探索独特、有效的多样化创新路径提供了有效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four different sourc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firms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deal with a new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hitting the market. The four sourcing approaches reflect the varying degrees of internalization of componen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make, in-house design, long-term supplier, and new supplier, where make implies the highest and new supplier the lowest degree of internalization of the firm’s component sourcing in a spectrum.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sourcing approaches in the pre- and post-dominant design eras, we suggest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critical path of strategic sourcing decisions over time for a new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By doing so, we suggest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stage-contingent sourc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 the associated empirical results that demonstrate normative strategic guidance for managers.  相似文献   

19.
付敬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4,35(3):25-34
本文提出一个知识源化战略、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343家技术中心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RD投入直接影响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而外部RD合作提高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但对实际吸收能力并无直接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并无直接作用,而对创新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实际吸收能力显著促进创新绩效,却对财务绩效无直接影响;企业内部RD与其知识基础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而企业知识基础广度与外部RD合作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凯 《软科学》2007,21(4):34-37
通过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与评价现状的分析,并对3种国外的评测方法与我国的国脉测评进行了比较,提出了5个1级指标、23个2级指标和60个3级指标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指出评价应该突出服务导向的趋势,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均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