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华网曾于3月14日报道,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规定,从今年新学期开始,中小学课程表应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全程公示,尚未建立网站的学校要在所属县市区教育局网站上统一发布。各中小学课程表如有调整,学校要于新课程表实施前对网上公示的旧课程表进行更新,确保网上公示的课程表与学校实际执行的课程表一致。如此一来,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很方便地根据公示内容,对中小学落实“开全课程、课堂减负”的情况进行督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课程表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分析高校课程表编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编排高校课程表,进而有效的激发高校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挖掘课程表编排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任锦刚 《陕西教育》2011,(12):18-18
每学期开始,农村小学就要安排课程表,一学期下来教师就按照课程表来工作,可见课程表是多么的意义重大.有些教导主任在给教师安排课程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吕斌 《湖北教育》2002,(9):13-13
笔者在一些农村学校看到,一个教学班贴着两张课程表,其中一张课程表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以应付上级检查,另一张课程表贴在教室的“暗处”,供学生平时上课使用。通过比较发现,两张课程表内容截然不同,实际课程表上语文、数学等主课排的节数较多,却省略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健康、劳动、书法(写字)、信息技术教育等课,体、音、  相似文献   

5.
开学了,新学期新面貌,已经成为电脑高手的你,做个电子课程表应该是必然的啦!用wps或word等字处理软件制作一张课程表,虽然容易,但是界面显得单调。用Photoshop可就不一样了,咱们可以在课程表上加入卡通画和风景图片,再施加一些特殊效果。呵呵,这样的课程表,准会给你的学习添上一丝轻松。想试试?那就一起来吧。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表的制定必须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美国较为流行的课段式课程表、循环式课程表、增减式课程表和选课式课程表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研制的,本文力图通过考察和分析这些富有弹性的课程表,为我国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识字极少,每天上哪些深,都要老师告诉他们。我结合低年级语文由看图、学拼音到识字的学习过程,把课程表设计成三种形式:彩图的、拼音的和汉字的。 彩图课程表。在学生刚入校时,将课程表画成彩图贴到室内。因为有学前班的基础和几年的生活经验,孩子对图上的事物并不陌生。开始,我先画成图,请学生辨认,学生不但能说出学科的名称,还能说出图上事物与学科的关系。学生对彩图课程表很感兴趣,课下总爱对着课程表端详。有的孩子还按照墙上的图样,做好自己的课程表。  相似文献   

8.
据笔者对苏北某县城40所不同规模小学的抽样调查,课程表按规定上墙公布的学校达百分之百,但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学校能实实在在地按课程表上课。在调查的80名教师中,有75名有不按课程表上课的习惯,有25名被公认在带课时只上主课(众所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08,(1):49-49
近日,笔者发现某学校黑板上明确公示:高二年级课程表上的体育课全部改为自习.据该校教师介绍,这种随意改动课程表的现象在一些普通高中学校时有发生.不仅如此,有的学校还像企业做假账一样,做出两套课程表,一套用来应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一套用来指导实际教学操作.或者即使是同一套课程表,实施过程也很有"学问".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对苏北某县城40所不同规模小学的抽样调查,课程表按规定上墙公布的学校达百分之百,但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学校能实实在在地按课程表上课。在调查的80名教师中,有75名有不按课程表上课的习惯,有25名被公认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小学所用课程表为研究对象,简要地考察了其在日本发展变化的历程,列举并分析了几种较为典型的形态。目的是借用其在日本的沿与革,提醒国内教育界需重视对课程表的研究与改良,特别是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日更是如此。课程表决定了师生每日在校的生活节奏,是整个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属于行动中的“课程计划”,反映着对于教育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美英法德俄五国课程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被时钟控制的,课程表就是这种控制的表现.我国现行课程中,课程表是学校惟一有权自主决定和安排的,然而限于传统的视野,即使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日,许多学校往往意识不到课程表的价值.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的学校时,却发现这个"螺蛳壳"中还是有许多"道场"可做的.本文从课程编制、教与学的组织及课程中的时间安排这三个角度,对五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Peer mentoring has been used for many years by the Nelson R. Mandela School of Medicine to integrate new students into the academic and social culture of the institution. In 2001, an unusual situation arose.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curriculum was introduced and the first cohort in this programme was mentored by senior traditional curriculum students. The present study, by canvassing the 2002 PBL mentors, set ou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ismatch in curricula impacted on students' mentoring experiences. There was overwhelming agreement that curriculum did matter—it is only when mentors are able to share the same experiences as mentees, can they fully understand student problems. Notwithstanding this and other difficulties (e.g. timetable clashes), some 2001 mentees did form bonds with their traditional curriculum mentors. Some even identified them as role models. The 2002 PBL mentor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undergone considerable personal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of their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郑州、新乡、濮阳12所中等职业学校1133名学生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讲课、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训实习的效果等比较满意;对在校学习和生活、总的课程门数与安排、基础文化课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基本满意;对课程内容难度、职业指导课与素质类课程的设置、课程安排的时间问题、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等方面不满意。针对调查结果,应该合理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适宜的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cultural boundaries of school biology,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natural science subjects in general, in two Swedish curriculum reform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Swedish Association of Biology Teachers (ABT). Thomas Gieryn’s concept of boundary‐work is thus used in analysing how the ABT acted to ‘hold the subject’s territory’. The ABT had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content of the new biology curricula, although this was sometimes achieved after internal conflict and required support from other actors, especially university biologists. Upper secondary biology had the highest status and was seen as a science, related to modern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USA. Despite the efforts of the ABT boundary‐work was unsuccessful in respect of the timetable; the natural science subjects were reduced both at the lower and upper secondary level, in contrast to what happened in many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广泛展开,各种新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改革,然而新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与教改实践在磨合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逐步显现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思维方法、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反思,试图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课程。本文从品德与生活课程发展的背景、课程的几个基本观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评价、课程的实施和推进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澳门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澳门政府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课程改革的任务,即为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教育制定课程框架,并规定学生须达到的基本学力要求。此外,课程改革的新动向还表现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使课程改革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由于澳门的课程改革起步较晚,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还在起作用,所以澳门的课程改革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师资问题和教科书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课程的形成背景,近百年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发展大体有五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主要是受不同的国外课程的影响建构的;后两个阶段是以本土化建设为目标的探索,尤其是最近的新课程凸现了许多亮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与发展基于不同课程观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音乐课程改革在全球化、数字化的背景下日趋完善,上海中小学音乐新课程作为其中一个探索实例,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个发展的成果。文章还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未来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