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俊林 《考试》2008,(1):9-10
断句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方法一【示例】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参考答案: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参考译文: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  相似文献   

2.
凿壁偷光     
据东晋葛洪<西晋杂记>记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相似文献   

3.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邻居有烛而不逮)2资给以书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4遂成大学2、翻译下面的句子。1邻居有烛而不逮。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3、下列句中“以”字当“把”解释的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葛洪《西京杂记》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  相似文献   

4.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匡衡·匡衡文化·学校品牌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区有一条路——匡衡路;匡衡路上有一所小学——邹城市匡衡路小学,当地人都习惯称其为"匡衡小学"。兴许是沾了圣人和贤者的光,这所建于1994年的学校透着那么一股灵性,  相似文献   

5.
蜡烛·爷爷     
晚上,我伏在灯下正写作业,忽地停电了!我便点起蜡烛继续学习。当我再抬头时,烛身缩短了许多,烛油一滴一滴地往下滚。烛顶那金黄色的火苗在快乐地跳跃,努力升高,尽量发出更明亮的光。望着那红红的、亮亮的光,我仿佛看到了爷爷那慈爱而安祥的面孔。几个月前,院儿里来了一位新的送奶老大爷,他每天都骑着那辆老式自行车迎着朝霞而来,伴着鸡鸣而去。大爷那消瘦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眇者识日     
《阅读与鉴赏》2008,(7):95-97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粲。”扣碟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禽,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相似文献   

7.
古文今解     
[古文] 眇者识日 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②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为日也.  相似文献   

8.
师旷劝学     
晋平会问于师、旷曰:师旷曰,平公曰,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何不炳烛乎?﹄﹃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  相似文献   

9.
<正>匡衡字稚圭(ɡ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释义:匡衡,字稚圭,他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来引进烛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苦感答书给家  相似文献   

10.
眇①者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扣②■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相似文献   

11.
眇者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②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选自《东坡小品·日喻》)  相似文献   

12.
读书三喻     
古往今来,先哲们对书的比喻非常多,在此试析三例,以资共赏。 其一,以日喻读书。西汉经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精力充沛,蓬勃向上,恰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相似文献   

13.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向把“退秦师”的功劳算在烛之武的身上.这一方面是由于烛之武能够“以三寸不烂之舌”退敌“百万之师”,另一方面是由于烛之武的辞令占了文章的大半篇幅。至于郑国大夫佚之狐,似乎只是作者用来从侧面陪衬烛之武的,使烛之武人未见而才已显。其  相似文献   

15.
节选文段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盲臣"。  相似文献   

16.
    
这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全诗共八行,三段.第一段写"蛾"和"烛"的悲剧,令人哀叹,发人深思-"蛾"为何"熄在烛边"?"烛"为何"熄在风边"?开头两句,衬托下文,与下文构成鲜明的对照。诗人在这里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第二段写萤火虫的光。  相似文献   

17.
景公好弋②,使烛雏主鸟而亡之。③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④:“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君主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普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注释】 ①本文选自刘向《说苑·正谏》,题目是编者加的。②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公元前547年-490年在位。③烛雏:人名,在《晏子春秋》中写作“烛邹”。④晏子:即晏婴,字仲平,春秋时政治家。在齐灵…  相似文献   

18.
今夜无眠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似文献   

1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相似文献   

20.
    
有一支很粗的蜡烛,它清楚自己的价值。“我的生命源于蜡,是用模子铸成型的。”它说道。“我的光比别的光都亮,燃的时间也更长一些。我的位置在有罩的烛架上,在银烛台上。”“那样的生活一定很美好。”油烛说道。“我不过是油烛罢了,在一根签子上浇成的烛。我不能总是这样,我常自我安慰,我总比一根小细烛①要好一丁点儿。它们只经过两次浇浸,而我要经过八次,所以我这样粗。我知足了。诚然,出身于蜡而不是油脂要高贵、幸福得多,可是都知道,这个世上的位置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您在大厅里的灯罩里,我留在厨房里,不过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