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男篮及对手在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前锋队员实力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身高上较对手存在优势,防守篮板球与盖帽两项指标数据存在着优势,得分效率优于对手,助攻能力、控制球能力、传球能力较强,但是中国前锋队员在高强度的贴身防守中进攻篮板球方面存在着差距,亚洲男篮前锋队员防守风格呈现出防守凶狠性的趋势,结合中国队与对手的实力本文并就此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17届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录像观察法、录像统计法等,对第17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各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在2分球得分、篮板球能力、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相比处于优势;但在罚球能力、抢断能力上与对手相比处于劣势;在具体的比赛中,缺乏经验,缺乏磨合,对比赛的反应调整能力不足.为此认为中国男篮应加大罚球练习力度,减少犯规与失误,探索出适合中国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的篮板球技战术,中国篮协在男篮主教练选聘上谨慎行事,选择好主教练,促进中国的篮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9年第25届男篮亚锦赛和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男篮赛以及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三大国际赛事中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篮板、助攻、抢断和失误技术统计资料为依据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显示:在亚锦赛上,中国男篮在2分命中率、篮板、助攻技术统计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3分命中率、助攻、抢断和失误技术统计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助攻上明显差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其它各项技术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交战队全部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并对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抢断、罚球、失误等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内线强,外线弱,后卫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整体水平不均衡,配合欠默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14届世锦赛、第28届奥运会、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21场比赛的21项技术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检验,发现中国男篮进攻总次数、投篮命中率,后场篮板球、罚球得分、犯规、盖帽等方面与对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内线进攻次数、前场篮板球、失误、助攻、抢断等方面不如对手,并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需要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篮板球、助攻能力方面差距最大.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相比竞赛对手有相当差距;前锋队员只在3分球投篮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的技术指标高于对手,其它技术数据统计都比竞赛对手差;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失误略高于对手,助攻略低对手,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参加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对中国男篮得分能力与比赛对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世界级大赛中得分能力提高不大,进攻投篮次数较少,表现为比赛中得分与进攻绩效较低、进攻速度与对手有拉大的趋势、在进攻技术运用的准确性上有退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第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赛中国男篮的6场比赛中,中国男篮全队整体3分球得分;后卫3分球得分;前锋3分球得分;中锋3分球得分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并与对手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希望从中找出制约我国男子篮球队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比赛实况录像观察法、技术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其竞赛对手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其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对手紧逼防守时表现出进攻得分能力弱,与亚洲强队差距明显;外线队员特点不突出;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得分能力差;特别是在对阵强队时表现出防守整体质量差,拼抢不积极。除此之外,队员新老交替与更新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篮在伦敦奥运会失利的三场比赛中,在内线得分方面与对手有着较大差距;每场比赛全队得分人数均少于对手,并且替补队员得分能力较弱;在阵地进攻中,通过战术配合得分均少于对手,还未形成较成熟的战术体系;在快攻得分和进攻的节奏上,明显弱于对手;在对手压迫式的防守下,支配球的能力和战术的执行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前场篮板球仍是中国女篮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中国队所有的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除在3分球和罚篮命中率上略占优势外,在投篮、2分球、篮板球,特别是前场篮板差距明显,助攻、抢断、盖帽等技术与对方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在失误次数上远远高于对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与防守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队2分命中率稍低于对手,罚球命中率高于对手,但2分投篮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与对手仍有差距,前场篮板球、总篮板球和助攻上的数据与对手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盖帽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犯规次数在逐渐减少,但抢断球能力仍然较差,集体防守能力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在找出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上差距的同时,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原因,旨在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2011-2012赛季NBA总决赛雷霆队和热火队五场比赛的队伍结构及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双方得分能力、投篮次数、得分关系、主要得分形式、罚球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和犯规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热火队在总体得分能力、外线攻防能力、前场篮板球等方面与对手相比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赢得了总冠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录像分析法对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进行的6场比赛中国队得分分值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以对手得分分值的统计数据作为对照,找出差距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六个对手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条件、投篮得分、控制支配球、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身高在亚洲范围依然拥有优势,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进攻能力低于亚洲强队,主力队员得分能力已落后于强队主力,进攻中稳定、高效得分点少于强队;控制支配球能力低,缺乏稳定远投得分能力,年轻球员几乎无远投得分能力;后卫队员进攻中仅具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与处理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与美国男篮队员的身体形态、上场时间、队员的年龄结构以及得分分值、得分情况、助攻、失误篮板球等若干进攻能力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指出中国与美国男篮替补队员的进攻能力的差距是造成中国队本场比赛失利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男篮后备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男篮发展的主要障碍,并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云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2):108-110
通过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7场比赛技术统计,对投篮总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球和盖帽技术与对方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中国队投篮总次数明显落后于对手,投篮命中率低(特别是2分球的命中率低),篮板球不占优势,自身失误多,防守质量差,整体实力与世界强队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以参加第15届男篮世锦赛的中国队、意大利队、美国队、塞内加尔队、斯洛文尼亚队、希腊队后卫队员攻守能力的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录像观察扣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6年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成绩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参赛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次数和"犯规"次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在得分能力、助攻能力、进攻篮板方面以及失误指标上都与其他参赛队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