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新时期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档案、图书情报服务工作日益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已形成一种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人们希望信息部门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此,打破图书、情报、档案等部门各自为阵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联合开发信息资源,使信息部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本文论述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并列举了我国目前档案、图书、情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依据这些现状提出实现我国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环境和平台,它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使大范围的联合建设和共享服务成为可能。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保障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图书、档案、情报哪一个部门独立进行都是不可能的,信息资源的爆炸式激增,读者需求的日趋广泛,专业需求特色性和层次的不断提高,都需要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人投身于信息工作,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欧美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强和互联网的发展,迫使图书、情报和档案部门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争取为公众更好地服务,以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王娟 《档案管理》2007,(5):82-82
1 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一体化"是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和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创效益、求生存的现实需要.实现"信息一体化"就是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一个系统,优化管理,综合开发,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精简、效能、统一原则,又能达到宏观管理、微观放开、延伸范围、参与改革的新路子.为了把科研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生产力,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应加快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起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关系 1.1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中心——图书、情报、档案部门,目前正面临着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与挑战,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我国建立在过去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和长期经验式管理、手工操作和科技含量不高等一系列观念、体制、模式、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就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如何通过吸收、消化、引进、渗透、移植等手段,促进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充分挖掘知识信息资源,利用图书、情报、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专校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蓉 《档案与建设》2004,(10):44-45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专校信息管理部门如何不断地开发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各项工作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中专校应尽快建立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管理中心,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7.
论信息时代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步入信息社会以后,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信息科学息息相关的三门姊妹学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情报、档案三者向横向发展,实行一体化,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已成为历史必然。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符合自身学科逻辑,存在现实基础,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乃至加快这一历史进程。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莲芬 《兰台世界》2006,(8X):25-26
建立一体化管理信息中心,实现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本文对此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高校信息中心的跨越式管理建设,应探索出一条构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各类信息资源集中存贮、管理和利用,便于学校师生查阅和使用,使信息资源发挥出整体效应。所以,建立图书情报及档案一体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图书、情报、档案本质上的一体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知识中心是文献信息机构的发展模式。在对知识中心的管理特点作进一步分析后,认为知识中心必然从个体走向集合,形成一定范围内的、甚而至于可以是全国性、全球性的、宏大的“知识中心信息资源协调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管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 《四川档案》2004,(1):30-31
章从档案、图书情报领域的角度出发,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利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章认为,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是实现资源共享,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成为图书情报界的热门话题.早在197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科技情报系统大会,提出建立"国家情报系统及世界科技情报服务系统"的计划.在我国,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思想是197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图书情报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1985年12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引起了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的讨论.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宣布合并,中国首次出现图书情报机构联合实体.这一合并向社会昭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将成为新世纪潮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新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益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70-71
通过对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科学涵义、优越性、必然性的分析,提出建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就是对来自企业内部的档案信息与来自企业外部的各类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中包括企业图书、情报、档案等各类信息资源的构成、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内涵以及一体化管理内容、特点、作用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科学涵义、优越性、必然性的分析,提出建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系统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从上世纪下半叶的萌芽到今天已初见成效,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档案、图书、情报界的信息孤岛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并没有真正实现。这是由于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系统除了有较高的功能要求外,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学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求同、存异对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学理基础进行了讨论,求同体现在以信息本体论、经验认识论和使用价值论作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哲学基础和用资源-人员-服务构成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理论轴心,存异表现在图书、情报、档案在资源、人员、服务管理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意义;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方法不是简单地对行业、部门的增、减,而是在强调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行业、部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资源爆炸式激增的时代,在网络环境下全球性、高效率的信息共享资源和传输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读者的需求日趋广泛,专业需求的特色性和层次性不断提高,图书、情报和档案是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和信息的服务机构,单靠图书、情报和档案哪一个独立进行都是不可能,只有实现图书、情报和档案的一体化,联合建设和共享信息资源,才能为用户提供实时有效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