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璟 《兰台世界》2014,(3):37-38
本文试对汉魏时期筝的发展、影响作以总结,并探讨筝在汉魏时期的乐学理论及美学思想。魏晋南北朝的筝乐审美,对我们现代系统的古筝专业化教育和筝艺的审美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对汉魏时期筝的发展、影响作以总结,并探讨筝在汉魏时期的乐学理论及美学思想。魏晋南北朝的筝乐审美,对我们现代系统的古筝专业化教育和筝艺的审美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胜民 《大观周刊》2012,(27):33-34
现代筝曲《溟山》是王中山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该曲弦式、曲式、转调、演奏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现代筝曲《溟山》的创作,进而简要的分析了王中山筝曲的创作特点,试图对古筝演奏者演奏此类乐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翟源  冯雪 《报刊之友》2013,(9):150-151
山东流派古筝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山东筝曲富有刚劲、优美、音韵浓郁的艺术特点,在众多古筝流派中有着独特的音乐特性与风格特征。山东筝派主要流传于鲁西南的菏泽地区与鲁西的聊城地区,主要的代表传人有:金玉亭、金以埙、赵玉斋、赵登山、高自成、韩庭贵等。历代山东筝家创作改编了丰富的山东流派筝曲,其中韩庭贵先生在继承与改编的基础上,悉心研究与探索,创作出不少优秀的山东筝曲,这些作品是山东筝曲风格的艺术典范,成为山东流派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雅托噶为蒙古族传统拨弦乐器。《华夷译语》注作"牙土罕",亦译作"雅托噶",实则指蒙古筝而言。雅托噶在蒙古草原上流传的时间大约可追溯到13世纪初或更早一些。《元史·礼乐志》云:"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蒙古汗国、元朝时期,朝廷、民间和军队中已经开始使用十三或十四弦的筝。南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弹大宫乐等曲。"可见雅托克自元以来一直为蒙古宫廷俗乐的主要乐器。  相似文献   

6.
从演员到导演,丁乃筝始终生长在赖声川的光环下。在台湾中生代导演集体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丁乃筝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丝竹更相和"的含义是:笙、笛、篪、节、筑、琴、瑟、筝和琵琶共九种管弦乐器中的某几种更替着进行相和伴奏,在这种更替伴奏中,既有丝乐器的演奏,也有竹乐器的演奏,另外还有丝乐器和竹乐器的合奏。  相似文献   

8.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宝藏,而筝乐又是我国民族音乐之瑰宝。筝乐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具有普遍性、国际性与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筝乐与电视联姻,这二者高品位的结合,将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视听综合效应。一、从“莲花落电视化”的感想谈起莲花落是绍兴的一种说唱曲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浙江北部群众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来自民间的传统说唱艺术仅靠“说、噱、唱、做”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开拓新的艺术形式,在专业人员不懈努力下,创造出“电视莲花落”这一新的艺术品种而备受观众的青睐。正如顾建华在《论…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学位类型与层次结构、课程设置与师资筝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加强两岸图书馆界的交流,有利于两岸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宋光生,1940年生,河南邓州人,1954年小学毕业,开始跟随曹东扶先生学习古筝,期间自学了三弦和琵琶。1957年因弹得一手好筝,被招进邓县(1)刁河区业余曲剧团,1958年被正式调入县曲剧团,1962年参加河南省首届古筝研讨会,在音乐会上崭露头角,随后进入县曲艺队工作至1968年。改革开放以后,宋光生致力于板头曲和古筝的教学工作,同时在对板头曲、大调曲子及中国古代乐府音谱系统研究中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2008年文化部确定其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南板头曲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