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纂异记》是由唐人李玫所撰的传奇小说集,《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都有著录。原书已亡佚,但在《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说郛》等书中收有其佚文。通过历代书志、笔记记载及各种类书、丛书所收佚文,对《纂异记》的版本情况进行考察,推断《太平广记》所收《纂异记》的故事最接近原书原貌,《绀珠集》、《类说》本所载只是原书的删节本,而《说郛》所载则是在《绀珠集》、《类说》本模式上仿作的伪书。  相似文献   

2.
后世学者校注朱淑真《断肠词》多以毛晋汲古阁刻《诗词杂俎》本、汲古阁未刻词本为底本。迄今为止,成就较为显著的《断肠词》校注本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唐圭璋编《全宋词》,冀勤《朱淑真集注》,以及张璋、黄畲《朱淑真集》四个版本。《四印斋所刻词》以及冀、张注本录词可谓详备,但失于精审;《全宋词》本甄别甚工,但却过于简略,未加详论。  相似文献   

3.
《陈留耆旧传》辑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留耆旧传》是我国第一部记载一郡先贤嘉言懿行的专书。刘知几《史通.杂述篇》提到了四部此类"郡书",《陈留耆旧传》位列四书之首。《陈留耆旧传》还是《后汉书》的取材来源之一。《隋志》、《唐志》均著录此书,后佚。此书的前人辑本有二,一为元代陶宗仪《说郛》辑本,仅辑出七事;一为清代王仁俊《经籍佚文》辑本,仅辑出一事。陶、王二氏之辑本,合计仅八事。其中尚有误收者。此次辑佚,辑得二十七事,涉及十六人,勒为一卷。  相似文献   

4.
在魏晋南北朝小说辑佚中,天台陶宗仪的《说郛》是重要来源之一。今通行的涵芬楼本《说郛》是张宗祥先生据六个明抄本整理而成,未能参校浙江临海所藏汲古阁本《说郛》,难免有遗漏。汲古阁本《说郛》可对几种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辑校补充工作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熹平石经(即汉石经)有关史料作出考证,辑考出王念孙佚文《跋孙承泽本汉石经残字》及江藩佚文《跋文选楼汉石经残字》;并指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将宋代重刻汉石经的胡元质误作胡宗愈,对其致误之由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说郛>所收<洛阳伽蓝记>的版本价值未能得到学者应有的重视.明汲古阁六十卷本<说郛>,多处异文可纠涵芬楼本<说郛>讹误.<说郛>本<洛阳伽蓝记>在其版本系统中应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元氏长庆集》唐本百卷已亡,佚篇尚存于《唐粹》、《苑英华》、《才调集》中。宋代重编为六十卷本,有闽、蜀、浙刻。今蜀刻已亡,只存闽、浙两种宋本。有称为残宋本蜀刻的,实是闽本之误。明代各个重刻本都出自浙本,亦无出自蜀刻之书。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王孝鱼整理本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在《庄子》相关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指出书中存在五大缺陷:一、底本的原底本存在先天缺陷;二、名义上的主校本名存实亡;三、事实上的主校本后天不足;四、参校本之《庄子札记》鱼目混珠;五、列入之《庄子阙误》张冠李戴,名不副实,实为讹误;再加上这个整理本还有一些校勘阙误。  相似文献   

9.
佰三一二六卷末写有《冥报记》三字,在这一写本中记有十五个故事。《冥报记》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是唐临撰,撰者未著明年代,凡二卷,宋代以后原书已失,王重民先生根据《冥报记》清末辑本,对敦煌写本中十五个故事作了简略考据,得出下列结论说:“清末杨宁敬访书东国,得古抄本三卷;又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所引,辑其佚文,厘为十卷(冥报记),以符籐原佐世《见在书目》所载原帙之旧,具详《日本访书志》中。  相似文献   

10.
郑缉之的《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令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东阳记》佚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今人纬毅等辑本之外,尚有《东阳记》佚文数条失辑,当予补辑。  相似文献   

11.
《扬雄集》古本虽早已亡佚,但自宋代以来相继有多种辑本产生。宋人辑本有五卷、六卷本两种,明人辑本则有三卷、六卷、五卷、一卷本四种。明人辑本中的《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元后诔》《答刘歆书》《州箴》《官箴》皆辑自章樵本《古文苑》。而《文选》与《汉书》中共有的《甘泉》《羽猎》《长杨》《解嘲》《赵充国颂》,汪本、郑本、张溥本应皆是据《文选》辑录,张燮本则据《汉书》辑录。《河东赋》《酒赋》《反离骚》《上书谏勿许单于朝》《解难》,诸家皆辑自《汉书》。仔细比较四种明人辑本的目录及具体内容,可知四者之间应无直接的因袭关系。《四库提要》等谓张溥本因袭张燮本之说,至少就《扬侍郎集》而言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以汉代经学大家郑玄《诗》学研究为考察中心,从其现存的《毛诗郑笺》及辑佚的《毛诗谱》、《六艺论》对《诗》的论述中去寻绎《诗纬》的客观存在。郑玄笺注《毛诗》,虽"以宗毛为主",但对三家诗的引用时有,对纬书及《诗纬》的引用亦有。同时,《毛诗谱》解《诗》还部分吸收了《诗纬》解《诗》的方法与内容,并在《六艺论》论《诗》中直接引用《诗纬》论《诗》之"五际"、"六情",从细节处揭示了郑玄对于《诗纬》的吸收与运用,也彰显了《诗纬》对于汉代《诗》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李照清作品出过四本比较完整的集子《重辑李照清集》(黄墨谷著,一九八一年齐鲁书社出版)是最晚出的一本,却是一本问题较多的专集。关于本集辑校、编年等方面的疏误,已经有专家指出,附录于书后面两篇论文:《翁方纲<金石录>本读后》和《<投内翰綦  相似文献   

14.
南朝陈周弘正著有《周易义疏》十六卷,此书大约散佚于唐代。清人马国翰、黄曾经做过该书的辑佚工作,然而二人的辑本瑕疵颇多。比如,有误收阑入的佚文;因校勘未精而导致的文字讹误;某些佚文知其起于何处,不知止于何处,等等。此次重辑,于马、黄二人漏辑者,增补之;讹误者,订正之。要之,我们争取的是,我们的辑本虽非第一个辑本,但它将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辑本。  相似文献   

15.
高启诗文集有单行本与合集本两大类,合集本又可分为类编本和汇合本两个系统。单行本数量多,最初基本上属于稿本或手抄本,但这些稿本现在均已亡佚。单行本反映着作者自己整理的原始形态,而类编本则基本上是后人整编的结果。高启的类编本主要有《缶鸣集》、《槎轩集》、《大全集》等。而汇合本主要有《大全集》十八卷附《扣舷集》一卷等4种。  相似文献   

16.
编,《说文》解为“次简也”,“辑”,本是聚集之意,《汉书》颜注因之说:“辑,与集同”,引申为编辑。古时编辑的意思便是编列简策、排其次第,使之辑集成书。自古有图书便要有编辑,一切出版物,也都应经过编辑之手,进行内容上和技术上的处理,而后交付印刷(或传钞等),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7.
《通俗文》佚文辑校本存在失辑误辑、失校误校等问题,今择其要,为之辩证:市买先入曰、肌骨柔弱曰婐、疏间曰棂、粪鼠曰、通白曰皛、毛丸谓之鞠、鍜具曰钻。  相似文献   

18.
清徐松辑自《永乐大典》的《河南志》—书,以其保留北宋宋敏求《河南志》大量佚文而久为研治古都洛阳者所重。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高敏先生整理点校本(以下省作点校本),为今人提供了一部方便利用的新印本,诚大有功。余于翻检中获益非浅,然时见瑕疵,不尽人意,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兹略分类例列于次,以就教于点校者及并世方家。 一、校勘 1.底本 选择底本,是古籍点校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此《河南志》点校底本之选择却不无可商榷处。清季学者缪荃孙曾就徐松辑本精加校勘,刻入《藕香零拾》。此缪刻本纠正了原辑本诸多错讹,…  相似文献   

19.
庾蔚之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很重要的礼学家.他的著作很丰富,但已全部散佚.清人马国翰辑佚了庾氏《礼记略解》一书的部分内容,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而庾氏其它礼学著作仍有相当数量的佚文散见于《通典》、《礼记正义》等书之中.本文在马氏辑佚工作的基础上,对庾氏礼学著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与辑佚.通过考证,本文从《颜鲁公集》、《礼记正义》、《通典》与《晋书》中共为庾氏《礼论钞》辑录了82条佚文;从《梁书》与《礼记正义》中为庾蔚之所注《丧服要记》辑录了2条佚文;从《通典》中为庾氏《礼答问》辑录了1条佚文.此外,本文还对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庾氏《礼记略解》的不当之处进行了匡补.  相似文献   

20.
现存宋明两代林光朝文集版本凡六种,即宋刻十卷本、宋刻莆田刊本、宋鄱阳翻刻本、合刊本《三先生集》、明正德十六年郑岳刻本、明万历二十八年林兆珂刻本。另有清抄本数种。《全宋文》用正德本为底本,另辑佚文二十六篇。《全宋诗》亦用此底本,又辑补佚诗九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