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架阁库制度于宋代正式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具备了现代档案管理室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本文就将对宋代架阁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架阁库是自宋代开始以架阁的形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档案界的学者对架阁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涉及架阁库自身含义,还包括架阁库的产生与发展、架阁库的建筑、管理制度、官员等。  相似文献   

3.
徐琴 《兰台世界》2012,(9):17-18
宋朝将架阁作为一种档案管理的器具,并将其发展成一种管理档案机构的代名词,进而演变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制度,是亘古未有的。本文将对宋朝架阁库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并对其为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可能带来的启示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5.
南宋六部架阁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千文架阁法”的内容是丰富的 ,并非仅是依千字文排列档案 ,其主要内容是防盗与追究丢失文件人员的责任 ,以千字文立号仅是“千文架阁法”一小方面的内容。还论述了以“千文架阁法”否定“千丈架阁法”的论据不充分 ,“千丈架阁法”有它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元代监察机关御史台及其地方派出机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所设立的架阁库及其管理制度 ,并对其架阁库的规模、方位、管理制度、官员设置与选任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架阁到架阁库,再到架阁库制度,是我国档案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而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错误的观点,虽有人辨析,然而没有引起重视,学界仍然以讹传讹.鉴于此,有必要继续关注与架阁库相关的问题,对架阁库问题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三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宋代架阁库及其相应的法规设置的研究趋势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此问题在我国档案学界研究情况,在分析研究内容结构的同时,指出今后我国在宋代架阁库问题以及档案史学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浙江山川秀丽,物产富饶,文化优长,名人辈出.在中国档案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有关设置架阁库的记载,这些对研究古代档案机构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所发现的古代衙署图中 ,清晰的架阁库、黄册库等名称 ,说明古人对档案保管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史广超 《图书馆杂志》2020,(2):117-121,66
《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本宋人别集,在四库馆稿本、阁本、武英殿聚珍本、传抄本等"中间本"及提要等方面,遗存了卷数变动的痕迹。这些异变由据御旨删去青词等体、为与提要所言卷数一致而删去某些卷次、相同内容重编等诸多因素所致。卷数异变揭示了早期版本有独特价值、七阁本所据并非全为同一底本等规律,也部分修正了学人对四库馆臣辑佚工作的负面评价。  相似文献   

13.
宋代推行右文政策,极为重视馆阁藏书的建设。宋代馆阁藏书的整理工作,包括校勘、编目、刊行和典藏等一系列活动。笔者认为:校勘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并从校勘人员、校勘方法及校勘态度三方面概述了宋代校勘工作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4.
到东京的前半年,语言不通,人地生疏,加上每天专心备课讲课,我很少外出。后半年,静极思动,而且想着不久就要回国,得赶快把在日本该办的事办了,该读的书读了。要办的事情之一,就是去静嘉堂文库。  静嘉堂文库,说起来真是鼎鼎大名,由于它收藏了清末藏书家陆心源(1834—1894)的书籍,而为世人所瞩目。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园老人,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一生酷爱异籍,百般搜求,积书多达十馀万卷,建“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以贮之。“宋楼”收藏■园老人生平最得意的宋版书,号称二百部(实则其中多有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北朝时期的官府藏书活动.包括其对图书文献的收集、典藏、管理、校雠、编目、流通、利用等内容,论述了战乱状态下北朝在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影响。通过史实,使我们感悟出中华文明之传承,绵延不绝,原因有自。  相似文献   

16.
南宋时期编选和评点古文的风气十分盛行,它们大都为科举教学而编,对古文文法的探讨尤其深入,周应龙的《文髓》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家。《文髓》成书约在南宋理宗绍定至度宗咸淳之间,是周应龙归家后为教授二子及门人所编。《文髓》在编选和评点上都极具特色,首先,《文髓》尤其重视苏轼之文,苏文篇数将近一半;其次,《文髓》所选唐宋名家数量最少,但却印证了在"唐宋八大家"经典化的过程中,早在南宋时期苏洵就已经与"韩柳欧苏"一起进入到最经典作家的行列;再次,《文髓》的评点对古文节目的分析尤其细致深入,揭示了"对眼字"等相关句法的使用,突出了结句使用虚词所达到的"软冷"效果,具有重要的文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牛卫东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5):139-143
随着译经事业的开展及大藏经版刻的出现,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有了新的进步,在收录内容、编纂方法和结构体例上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开拓。宋代的佛籍目录编撰促进了我国佛籍专科目录学的发展,并推动了当时佛教在民间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8.
郭丽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41-132
现今保存最早的《管子》,是南宋绍兴年间具杨忱《序》的浙江刻本。此本经文征明、黄丕烈诸位藏书家之手,传至铁琴铜剑楼,现存于国家图书馆。避讳从赵氏宗室的远祖到宋仁宗;用字多保存古字古义,颇有古本风貌;内容上能够补充明初刘绩《管子补注》本的不足;文字上能够订正明刘绩本和赵用贤《管韩合刻》本的讹误,对赵用贤本的刊印具有重大影响。清代学者陆贻典对此本评价甚高,并用以校对明刻刘绩本。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类书,利用举例、图示和表格,对其类目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展示宋代类书类目设置异彩纷呈、纬目逐步固化与丰富、论说型主题类目自成体系的特征,从而揭示出宋代类书类目体系是一种横向扩展、纵向深入的多维立体结构,是日益庞杂的社会知识体系在类书编纂形式上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