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儿童面对他难以理解和承受的巨大压力或挫折时,会产生一种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这就是“童年恐慌”。这种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持续一定时间后,就有可能损伤当事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因其职业使命的特殊性,极有可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因而,教师既可能是“童年恐慌”的最好防范者,也可能是“童年恐慌”的直接制造者。每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有真正人文关怀的教师,都必须高度防范“童年恐慌”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山东教育》2006,(5):62-63
“童年恐慌”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的一个观念,指儿童因面临巨大的压力所导致的童年缺失而出现的一种较强烈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3.
杨坤 《青少年日记》2008,(12):16-17
简评:这是一篇现场作文的即兴文,能打动评委老师的原因是:一、小作者能在短时间里用诗化的语言细数童年往事。通过诉说,童年生活仿佛就在昨天,清楚地记得童年时在“泛黄的土地”、“葱绿的豌豆地里”、“常青的桑树上”、“苍老的田坎边”、“古老的河沟里”等精彩的场景,有欢声,有笑语,有喜怒,有哀愁……这就是童年的真实生活。二、小作者在用段落排比“犹记得那”的方式写作此文时,用语准确,富于变化。如:“欢笑与恐慌”、“洒脱和天真”、“欢喜与潇洒”、“焦急与欢快”等,  相似文献   

4.
古挺先 《广西教育》2013,(41):48-48
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们给学生带去了怎样的童年呢?据我校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当中有不少是“不爱读书,不爱学校,也不爱老师”,有不少学生有“厌学,甚至存在仇恨学校”的心理。面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我的内心很纠结——作为中心小学的管理者,该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努力还给学生一个多彩的、有美好回忆的快乐童年呢?  相似文献   

5.
老子和华兹华斯分别把“复归于婴儿”、“追忆童年”作为摆脱现实困境的出路。“复归于婴儿”、“追忆童年”都是对人类自然始美的“本真”呼唤,反映了一种“归根”意识、一种“归家”心态。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13,(1):156-157
11月11日,北京市妇联携手父母必读杂志社共同举办了“警惕童年恐慌”主题讲座。特邀中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深度解读“童年恐慌”现象。今天,儿童教育似乎进入一个恐慌的时代。能上好幼儿园吗?能上好小学吗?能上好中学吗?一连串的问题,着实让父母焦虑。童年恐慌是指儿童面对巨大压力时,  相似文献   

7.
《宣武教育》2005,(12):35-35
对北京等六省市60所中小学2400名学生进行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童年恐慌”。有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业压力而感到绝望。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想到什么?金色的,快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可是,看一看身边的一些儿童,我们遗憾地发现,关于童年所有的感觉,似乎都只存在于记忆中。当我们孩提时代那些游艺离今天的儿童越来越远,当童年只能在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中度过,当家长们拿着孩子厚厚的一叠证书为“小升初”奔忙时,童年已经变了味,变成了灰色的、不快乐的、迷惘的……专家说,这叫“童年恐慌”。但仔细推究,恐慌的究竟是儿童,还是成人?是什么制造了“童年恐慌”?那么,童年究竟又该是什么样呢?正确答案也许仍不止一个。这里想表达一个观点———“有序生长”。童年,应该是一个有序生长的过程。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不可替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是有价值的。自今年5月本栏目刊发了关于“童年”话题的一组文章后,各种反馈文章至今络绎不绝,本期选择两篇作为反馈。新的一年,我们仍将保持着对“童年”这一个生命中重要阶段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单方 《上海教育》2006,(12A):46-4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许成为一位完美的教师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是每位教师都有可能做到的。[编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语文教学中教师消极心态的调控,作些具体论述。 一、松驰“紧张心态” “紧张心态”引起的原因,多是教师储备不足,缺乏经验,怕讲不深,难以驾驭课堂,这种心态一旦带入课堂,教师就有心慌意乱、手忙脚乱之感,教学程序就有可能发生混乱,造成课堂失控。因为紧张,语文课堂应有的“和谐型”教学流行就会遭到破坏。笔者在下乡调查听课中,曾遇到这么一个场面: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讲《诏雎不辱使命》,板书的却是《曹刿论战》(已讲过)的内容,结果,学生“哗然”,听者“愕然”,教者”漠然”。课堂秩序开始混乱。显然,这种教学失控的现象是由于紧张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稳定情绪,努力松驰紧张心态,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随时保持冷静,还要十分深沉。有冷静方能处变不惊,机智地应付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有深沉才能“宁静致远”,在教研和科研方面卓有建树。然而,也有一种与上述二者外表十分相似,本质却截然不同的心态———冷漠。冷漠的心态不仅与“师道”不符,而且对冷漠者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慢性的自杀。为“情感冷漠”的教师画个像一、外貌特征虽然有下列外貌特征的教师并不一定都情感冷漠,但情感冷漠的教师却大多具有下列的外貌特征:1.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双眉紧锁,毛发稀落。…  相似文献   

12.
一不怕年老。人的一生,由童年、青年、壮年到老年,这是自然规律。每个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特质和魅力,童年有童年的天真,老年有老年的丰盈和成熟。不要怕年老,老年也是宝。古今中外,许多老年人都有过非凡业绩,年龄不应该是衡量年老年轻的惟一标尺,关键在于心态。心态永远年轻,生命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3.
近日细读《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22日缪迅老师《今天的教师拿什么面对“本领恐慌”》的文章,对“教师本领恐慌、职业生存方式恐慌、角色恐慌在为数不少老师中弥漫开来”的职业恐慌,笔者也有一点担忧。可是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的发展关键靠内因,减少“本领恐慌”,需要自己给自己加餐。  相似文献   

14.
《新教育(海南)》2006,(2):26-26
教师形象自古被喻为红烛、春蚕.但教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牺牲自己,还应该在“成人”的基础上“成己”.“超级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需要一般意义上的敬业爱生、学识丰富.还应该有健康心态、良好人际交,住能力.懂生活、会生活。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既能“助人”又能“成人”。学校的教育是希望培养出丰富多彩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然会面对“进”与“退”的选择。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有学生“进”的地盘。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知识优势占领课堂,学生就可能仰视自己的老师,将老师当做一名自己无法达到同一高度的偶像,从而有可能不思“进”取。而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一条道来的时候,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却是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办好一所学校.有两样“法宝”不可或缺——校长的教师心态和教师的校长意识。什么是校长的教师心态?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的卢志文先生曾经十分形象地说:管理中.管即为人人官,意为人人都可以轻松为官。而理却是一门艺术,学校之理包括情理、法理、事理等等.实乃丰富之极。由此看  相似文献   

17.
其实.当教师的不应该以这样一种心态去面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那些长期被歧视的同学有可能人生就此走进晦暗的世界。其次,也不利于教师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实施“愉快教育”变“苦学”为“乐学”临洮县南街小学周晓兰一、以良好的师德创设“乐学”环境,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1.我认为,要使学生乐于学,首先教师要乐于教,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积极深入地钻研教材,改革教法,以饱满的热情上...  相似文献   

19.
张建国 《教师博览》2023,(29):50-51
<正>所谓“速成”,即在短期内很快完成。对一线教师来说,如果希望自己能够在短期内通过“苦干、拼命干”或者“走捷径”实现“成名”“成家”的愿望,一下子成为很多教师都非常佩服、羡慕的优秀教师,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就是一种典型的“速成”心态。教师一旦有了“速成”心态,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微格教学初探刘艳春,崔永滨微格教学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阿伦(W.Alien)说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