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示波器是常用的电子仪器,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出频率为10赫~100千赫的电学现象。但对于频率小于10赫的实验,用普通示波器就很难正常显示。  相似文献   

2.
示波器是常用的电子仪器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出频率为 10赫~ 10 0千赫的电学现象。但对于频率小于10赫的实验 ,用普通示波器就很难正常显示。根据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采用增加电容器的简单办法 ,将扫描频率扩展到 1赫兹以下 ,演示低频电学现象和暂态过程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示波器通常采用多谐振荡产生扫描锯齿波 (如J2 4 5 9型和 32 5型等 ) ,锯齿波频率由振荡管阴极电容决定 ,例如扫描频率在 10 0 0赫~ 10 0赫范围内 ,电容容量 0 .0 4 7μF ,扫描频率在 10 0赫~ 10赫范围内 ,电容容量0 .4 7μF ,那么继续增大电容 ,扫描频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混沌现象及通过两个经典的混沌实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展示混沌行为,从而让学生对混沌现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共振现象实验演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简便性、可观性、可操作性,介绍、总结了共振现象实验演示的几种方法,旨在根据实际情况寻求简单、易行、便于观察比较的演示方法,以便教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混沌现象及通过两个经典的混沌实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展示混沌行为.从而让学生对混沌现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一、利用灯泡突然一亮,演示断电自感现象利用灯泡与电感线圈并联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是典型电路。为了分析方便,改为图1所示电路,其中R表示线圈的电阻,I1及I2分别代表开关接通时通过线圈和电灯电流的稳态值:I1=E/RI2=E/RA图1在开关切断后,整个回路...  相似文献   

7.
近日阅读了2000年第1期《实验教学与仪器》第13页《用悬挂铜导线做这个实验效果好》这篇文章,并亲自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感觉此法做这个实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可见度小,导体运动幅度小)。因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本)中第75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一节中也有该演示实验,因此我们就将自己多年来准备该实验的一点做法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我的做法如下:a.取长45cm,宽10~12cm的铝箔纸(锡箔、铜箔纸均可),剪成如图1所示形状(阴影部分剪掉),并将ab段卷成圆筒,如图…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中经多次实验,成功地制作了“演示用晶体管低频振荡器”.它可以演示无阻尼低频等幅振荡电流的产生,并定性说明振荡电流的频率跟电感量和电容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于后,供同志们参考.一、电路原理与元件选择“晶体管低频振荡器”的电路如图一所示.由  相似文献   

9.
1 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演示笔者为演示金属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演示电表1只、低压学生电源1只、带插芯的日光灯丝一根(可由废旧日光灯管中,把灯丝好的一端轻轻击破灯管而得,由于钨丝易断,敲击时应十分小心)、插座1只(用于安装日光灯丝)、导线若干. 电路及安装: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物连接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做好演示实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但是现行教材仍沿用十几年前的实验装置 ,设备陈旧 ,价格较高 ,演示效果也不好。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发光二极管来做演示实验 ,效果不错。发光二极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这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在大部分电学中都需要演示并判断电流的方向 ,一般是利用电流表的指针偏向来判断 ,过程复杂 ,采用两个并联反接的发光二极管即可解决问题 ,非常简单。(2 )现象直观。发光二极管能发出醒目的红、绿、黄等色光 ,与自然光线反差明显 ,并…  相似文献   

11.
1 演示金属电阻随温度而变化把“220V40W”废日光灯管敲断,取其中一端灯丝.把它和“6V6W”灯泡、演示电流表、开关串接在6V稳压电源上,如图1.演示时闭合 S,灯L正常发光用尖嘴钳夹住日光灯丝另一端,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灯泡L亮度显著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停止加热,把灯丝、尖嘴钳一起浸  相似文献   

12.
共振现象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遍的现象.在机械振动中,当策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受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之为共振.做好共振演示实验特别重要,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演示方法,实验的可见度不同,供同行们参考.一、应声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声学共振实验.他剪了一个纸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成简单整数比的弦时,它就振动使纸人跳跃,而弹其他弦时,纸人则不动.沈括把这种现象叫做"应声".用这种方法演示共振是沈括的首创.在西方,直到15世纪,意大利人才开始做共振实验.至今,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还使用这种方法给学生做关于共振现象的演示实验,十分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物理学思想为基础,应用物理学分析方法探究电学演示实验效果不理想的各种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实验原理,寻找演示实验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仪器存在的缺陷、教师对影响实验效果的关键因素控制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达到改进电学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讲解了电容器的连接后,常举如下的例题:将电容量为C_1,C_2的电容器分别充电至U_1,U_2。然后如图1连接起来,求连接后电容器两端电压U′。对这种连接的等值电容,学生比较容易判断即C=C_1+C_2此题的解是简单的(见高中物理试用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电学课程既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为了教好电学,让学生具备熟练分析一些简单电路的组成、计算,掌握一定的电学知识,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很有必要的.为了适应初中电学课程的教学,我自制了一套"磁贴式初中电学演示器".这套演示器的关键在于改装学生电流表和学生电压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几则用演示实验突破电学难题的案例,讨论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图式的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介绍了提高“自感现象”演示成功率的方法,并从理论上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1设计目的 提高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的效果,方便教师的操作,利于全体学生在不同角度观看,改变传统的在水平台面上做实验的方式,让我们的物理实验"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1 设计目的 提高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的效果,方便教师的操作.利于全体学生在不同角度观看,改变传统的在水平台面上做实验的方式,让我们的物理实验“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