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大读者清楚,《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下称《马失前蹄》)与《惯性不在天边》二文(本刊2003年第7、11期)挑战的是:主宰科坛的似是而非理论相对论,和所谓的“主流”科学的错误走向。但陈国基先生的驳文《牛顿的‘误导’应该终止吗?》(见本刊2006年第6期,下称“陈文”)似乎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1年第八期《点子与窍门》专栏中刊登的《将地球推离太阳》一文,虽属狂想,还有些道理,但利用彗星,笔者不敢苟同。然而在2002年第二期的《争鸣与探讨》专栏中刊登的《公转线速度增大将更靠近太阳》一文,笔者认为该命题本身不成立,就该命题而言,应该改为“公转速度高的行星必定比公转速度低的行星更靠近太阳”,或“距太阳较近的行星应有较高的公转速度,才不至于落入太阳”。而文章内容则更是引用公式不当。然而2002年第八期贵刊在没有登载郑立铭先生的文章的情况下,刊登了郝建宇先生的《关于“将地球推离太阳”问…  相似文献   

3.
贵刊2001-8期“将地球推离太阳”的报导可能有误。报道言:“…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校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外,把部分引力能量(Gravitationalenergy)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除开把引力能(是负能量)传给地球是否可能暂且不论,地球速度加快这里指的是公转线速度,而这一速度加快只能使地球更加靠近太阳,而不是远离太阳,因为行星绕日公转有公式:AV2=GM日。A———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V———行星公转线速度G———引力常数M日———太阳质量G,M都是…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02年第二期刊发了笔者所写题为“公转线速度增大将更靠近太阳”不足400字的短文,指出关于“将地球推离太阳”的报导可能有误。近日收到编辑先生转来郑力铭先生的批评文章,要我作答。怕过于简短会留下后患,故此答文稍长了些。设太阳的质量为M?,行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为v,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轨道半长径)为A,G为引力常数,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微小影响,则有AV2=GM?(1a)(1a)式不仅在理论上无误,而且对于笔者已经验算过的太阳系内的行星以及资料上已有的行星的每一颗卫星,实际上无一例外地都成立(当V…  相似文献   

5.
读了贵刊2003年第2期上的《真要是“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没错……》一文之后,我发现文中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文末“即地球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这个结果显然是荒唐的”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由此并不能得出后面“从上可见,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是错误的”这一结论。事实上,文中所用到的理论和公式,全部都是牛顿力学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相对论的任何内容公式,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无论多么荒唐与相对论的正确与否都毫无关系。那么,文中“地球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的错误结论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  相似文献   

6.
贵刊2002年第2期刊载了“公转速度增大将更靠近太阳”的读者来信,对2001年第8期中的文章“将地球推离太阳”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这一质疑是错误的。郝先生只从公式表面着眼,没有从原理本身探讨。其实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半径并不是由地球的公转速度决定的,而应该是地球在太阳引力场中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所决定。我们先在轨道为圆形的前提下讨论此问题,设地球质量为m,相应的引力势能与动能分别为:E1=-GM0mA,E2=12mV2=12GM0mA,二者之和为:E=E1+E2=-GM0mA+12GM0mA=-12GM0mA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7.
这颗名为”Gliese 581g”的行星位于天秤座星系,距地球123万亿英里(约合198万亿公里),以近圆轨道绕红矮星”Gliese 581”作公转运动.公转周期约为37天。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研究团队花了11年时间发现了这颗行星。据称,“Gfiese 581g”与地球环境的相似度达到89%,因此它超过木卫六和火星,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像地球的星球。  相似文献   

8.
稍有天体运行知识的人都能看出,笔者在“关于将地球推离太阳的问题”一文中所讨论的问题是:“将地球推离太阳”的结果是什么。从未论及推离过程,文中绝无“过程”二字就是证明。但姒璞先生(或女士,下同)以“也谈‘将地球推离太阳’的问题”(下称“姒文”)为题对拙文进行“批驳”中,“过程”一词重复使用达七次之多,由此可见“姒文”的“批驳”文不对题到什么程度!要说姒先生不懂拙文的原意,可能低估了姒先生的水平;那么他为什么要偷换论题、对拙文进行歪曲呢?是出于故意?“姒文”将原先争论的论题偷换成了另一个问题:地球轨道的“变轨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宇宙空间里,有无数微小的尘粒——宇宙尘“游荡”着。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它们受到地球的吸引而落到地面上来。1876年,科学工作者在深海软泥中首次发现了这些  相似文献   

10.
郑广太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20-220,179
一直以来,地球的运动描述延用着以‘日心说’为基础,以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为依据演变而来的“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的模式描述。地球是运动的物体,应该从运动力学的角推出它的运动描述才是正确的。根据偏重物体自转时的运动规律:偏重物体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圆周轨迹运动的轨迹上还在做小半径的圆周轨迹运动,且偏重物体的自转轴也在做圆周轨迹运动”。推出:“地球运动新概述”。内容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还在做小半径的圆周运动,地球每完成小半径圆周运动一个周期为一年,所以也称为‘年轨道’。地球在年轨道上自转的同时地轴(即:地球两个极点)也在做圆周运动,(这也是南极科考对找不到固定的南极点的原因。)地轴与年轨道半径的夹为113.5度。”这就是地球运动新概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挑战与争鸣”一直是本人最感兴趣的栏目,其中“挑战”性的文章固然精彩纷呈,而“争鸣”性的意见却不太多见。偶遇第七期王超先生的一篇“我的不同看法”(以下简称王文),顿生新奇之感,可仔细读完全文,却令人大失所望,总觉得这篇“争鸣”有隔靴搔痒的味道。争论是由吴飞先生在第二期的一篇短文引起的,题目是:“真要是‘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没错……”(以下简称吴文)。该文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老问题,即地球与太阳两个参照系是否“平权”、能否“平权”的问题。很显然,吴飞先生旗帜鲜明地批评了这种无条件的“相对性”原…  相似文献   

12.
大众天文社时常收到读者来信问朔望月(从初一到初一或从十五到十五)与月亮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即恒星月,为什麽会日子不同,而在一些科学普及书刊上,我们也常常发现对这种区别有解释错误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打算谈一下这个问题。所谓朔望月,是月亮发光面盈亏变化的周期,时间是29.53日。由于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所以它的盈亏程度取决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在望月的时侯,太阳、地球、月亮在一直线上,地球居  相似文献   

13.
此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我认为它们有一定联系。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之一,既然是全球性问题就得找全球性原因,就像全球变暖、臭氧空洞。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医学水平提高的缘故,的确,医学让许多重病重伤的人活下来,但那些无致命伤病的人呢?地球刚形成的时候,公转周期为四百多天,可现在约有365天,并且,现在的地球比以前的重许多,明天的地球将比今天更重。我们知道,地球与太阳间的引力提供了地球的向心力,如果质量增大,向心力必然会增大,若是那样,地球岂不早就被太阳给吞了?实际上,地球是通过增大公转速度来保住小命的。地…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太阳轨道飞行器"升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发的"太阳轨道飞行器"近日升空,开启为期近两年的赴日之旅。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将借助金星和地球引力"荡出"地球等行星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从而得以首次在太阳的较高纬度给太阳南北两极拍照。探测器在黄道面无法有效观测太阳两  相似文献   

15.
时间是天体运动变化的标志: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亮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阴历月,公历一个月则是地球公转一周的1/12左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太阳处在上中天为12时,在下中天为零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温度、空气中的含氧量、来自空间的微粒辐射、地球的磁场强度等,也都随之变化;人类在适应自然界这些变化的同时,人体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9日凌晨,在天文史上赫赫有名的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每小时几千颗甚至上万颗流星划过夜空。目睹这一奇观的人们也许要问,流星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在围绕太阳公转。彗星的主要部分是低温物质结成的空间“冰雪球”,在接近太阳的时候,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冰雪球”可能部分地升华或瓦解、碎裂,变成成群结队的小块物质,但仍然在原来彗星所在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如果小行星或彗星的运行轨道和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相交,它们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其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下称《马失前蹄》)与《惯性不在天边》二文在本刊2003年第7、11期上发表后,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已有王超与陈克宁先生等的多篇反驳文章(分别见2004年第1、9期),笔者也先后作答两篇:《科学不是教条,不是宗教》和《相对论的浅薄与科学信仰主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2期刊登了我的“要尊重科学,但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文章(以下简称为徐文),赵南元教授在2003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反对科学主义’是反科学口号”文章(以下简称为赵文),对徐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驳。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世界上各国、各民族所使用的历法,种类很多,但主要可归为三种:阳历、阴历、阴阳历。我们现在日历上所载的阴历,是阴阳历的一种,而不是真正的阴历。阳历是根据太阳来的。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即一个“回归年”,计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以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