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程对今后要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师范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必修课。但是我国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将其定位为一门公共课,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为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培养师范生的职业信念系统和教育基本理论为目标。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课程价值不能得到顺利实现。师范生在这门课上常会提出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一定要当老师?我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学好教育学就能"当好"教师吗?为了回应师范生的这三个问题,实现课程价值,转化课程危机,公共教育学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当实现示范教师职业价值、解读教育知识和践行教育理论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但长期以来不为师范生所喜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增强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学课堂教学质量,应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从构建和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着手。多年的实践证明,“演绎—研讨”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积极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模式由“演绎”和“研讨”两个主要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4.
公共教育学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师范生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300名在校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状况,发现大部分师范生存在学习动机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建议从师范生自身出发,反思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调节自身内在心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学习苏联模式,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必修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材教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向师范生分析中学所设学科的教材,传授教学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到中学去实习。这是一门培养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课程,但却一直得不到师范院校的重视,教授这门课的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专业学科教师往往看不起教教材教法的教师,评职称也会受到歧视,他们不认为教学法也是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的有两门知识:一门是教师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另一门是教育工作本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教育工作是这两门科学的有机结合。这两门科学对教师来说是缺一不可的。 也许有人以为,只要有文化知识就可以担任教育工作,不必要学习什么教育理论,诸如心理学、教育学和各科教学法。这是对教育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也不懂得心理学、教育学等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所以才产生这个错误看法的。结果相应地出现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师范教育中,教育学是每个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学好教育学能使师范生对教育这种社会活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准确的、完整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更自觉地运用教育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师范生能否真正学习和掌握好教育学,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工作的好坏.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师范生对学习教育学并不很感兴趣,有的甚至认为“不学教育学照样当教师”.因此,极有必要对教育学教学进行反省,努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生一门必修的公共课,它开设的意义在于给学生将来的教学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端正学生的教育理念、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把握教学规律。当下"公共教育学"在课程任务定位脱离实际、教师缺乏有效教学的理念、教学方式传统、学生自我培养意识淡薄问题,从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师范精神等方面入手,可提高"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师范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笔者分别从教育学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师范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笔者分别从教育学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课程缺乏师范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在师范学校中,教育学更多地被作为一门知识课程而非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教育学缺乏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课;教育学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着缺陷,导致教育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中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教育学的工具属性难以体现.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调整教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建立教育学的教育实践体系和改革教育学师资的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12.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一门具有奠基性质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然而,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一直不尽人意,在学校里常常被师范生列为"最没兴趣"的课程之一而被抛在一边.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能动性、自主性、独立性、自我评价,较为适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如何把自主学习模式贯彻到教育学教学中来是一项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教育学的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开放的;师范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要把丰富的课程资源纳入课堂教学,教师就要以学生为本,对课程进行整合,由教转化为学,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以学定教。通过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示范,给师范生树立榜样,从而全面开发教育学课程的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每年都有百万以上的中师、师专、师院、师大和在职培训进修以及自学的学生在师范类各专业学习,这些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职都要学习培养师资的基础性学科一教育学。所以教育学尽管是一门单独的课,却对师范生影响面非常大。可是,长期以来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教育学教师,这就是教育学是一门不大受欢迎的课。学生不喜欢教育学,原因很复杂,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教育学教材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多年来笔者在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建设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有一些感想和做法,现提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的教学要面向小学,联系小学实际.近年来,我在这门课的教学中进行了面向小学模拟教学的尝试,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途径.模拟教学就是在教育学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小学教育或教学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使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较紧密的结合.模拟教学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名师范生当"小学教师",其他师范生当"小学生";另一种是教育学教师当"小学教师",师范生当"小学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引导师范生认识和理解教育,启发其教育智慧,提高其教育能力.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无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现状,提出如何提高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建议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个方面提高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  相似文献   

18.
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来看,教育学是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试就师专教育学的改革问题作如下浅探。一、师专教育学课程的开设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世界上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培养师资的情况看,教育科学课程在其整个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如美国有的学校占30%以上,英国甚至占有60%,原苏联大致占25%,日本也有19%。这说明教育科学的学习是培养高水平师资的必由之路。教育学理论是师范生最佳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师专教育学课程的开设开始得到重视:课时由原来的每周两节增至四节,由…  相似文献   

19.
引导师范生追问和体悟教育的真谛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教师和师范生是具有丰富的教育生活经验的个体,而且这些经验本身是公共教育学的课程资源。采取师范生分享教师的教育经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的教育叙事的方式,有助于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使教育叙事式公共教育学教育模式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课是干巴巴的理论,学起来很枯燥的一门学科,产生这样种种想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本身的可读性,以及吸引人程度,也有学生对本门课程意义认识不足,最主要的是教师本人对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好这门功能的关键。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产生成功的、失败的教育经验,从无数教育现象中总结、研究、提炼、集中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系统的理论.这些系统的理论就是《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