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名散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一篇抒情散。一直以来,人们阅读它,赞扬它,无不为它神妙的境界和优美的字所折服。对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六七十年代,以余荩、吴周、马焯荣、张白山等论为代表,以为它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优美的抒情散,论们从艺术构思的精美、景物描写的情致以及巧妙的抒情艺术等方面来论说朱自清散艺术的精湛。八九十年代,论们多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眼入手,寻求作“不宁静”的根源,以为是对人生的感伤或是对国事的忧虑。“人生感伤”说如刘勇民、孙绍振等分析说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从而肯定“《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  相似文献   

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1927年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和《背影》一起被誉为朱自清散文中的"双壁"。如果说《背影》通过淳朴的叙事,以美德与真情激动着千万读者的心,那么《荷塘月色》则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带给读者是一种美的享受。《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高三以来第一篇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初中学习过朱自清  相似文献   

3.
现代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其散文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如著名的篇章《荷塘月色》《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给亡妇》等。但名篇《背影》却一洗华美气息,通篇文字语言朴实,浅显易懂。这为什么呢?是因为朱自清写作时都有明确的阅读对象。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荷塘月色》的成功,除了归纳为手法、语言的运用,更与朱自清先生的独处有关。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独处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朱自清是现代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作品已经成为经典老课文,收录在中小学教科书或语文读本中。他的散文有“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他能够吸收文言写作的精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现代白话美文的典范,学生时代曾经为他的《春》《绿》《匆匆》《荷塘月色》等优美的抒情散文所倾倒,多少有点冷落了《背影》,可当我们步入中年、渐渐远离激情燃烧岁月的时候,《背影》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与情感魅力似乎又超过了那些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7.
陈根荣 《现代语文》2006,(10):117-117
“表现人世间最普通的父子之情”(朱国华——朱自清弟弟语)的朱自清散名篇《背影》,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挚的父子之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然而,我每次读《背影》,总感到朱自清描写“背影”的后面蕴涵着满腔的忧愤——听到了朱自清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强烈不满的“隆隆”“惊雷”。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绿》曾入选中小学教材,对几代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期特刊发由其子朱闰生先生撰写的回忆散文。文中,朱闰生先生以八秩高龄追寻自己的父亲朱自清在温州时的点滴经历,除了让人感动不已的温馨亲情外,  相似文献   

9.
周美兰 《学语文》2007,(1):51-5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和新文学,他的诗兼及新旧两体,但家喻户晓,享誉不衰的,却是他的散文。几十年来,《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已经成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朱自清三个字,已经成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了。他的散文简洁精炼,并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自然而著称,被称为典范的现代美文。  相似文献   

10.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提起《背影》,人们就会想起朱自清,提起朱自清,人们也会立刻想起《背影》一文。这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读过这篇文章者无不被这样一个背影所吸引:“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作者正是抓住这一感人至深的形象,自然而然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深厚、诚挚的父子深情的。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的散《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白话,章中处处透露出美的气息。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时,我有以下几点美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的心     
朱自清的第一本散集《背影》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个姓陈的读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说读了《荷塘月色》,觉得处处都写得好,对景物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的,只是“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看了,十分重视,问了好些人,都与姓陈的说法相同。可他那夜分明是听到叫声才写下的!于是,他便请教专家。恰好,俞平伯与一位很有名气的昆虫学家相熟,就托请俞平伯代查。俞平伯为此事跑了两次,第一次没有查到,第二次终于查到了。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散文家。在其散文作品中,《背影》、《春》、《荷塘月色》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绿》被节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并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影响重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对朱自清散文特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朱自清的散文,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收益。下面结合《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等文章,就"情真意浓、精美缜密、清秀纯朴"三个角度,对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色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大概是因熟悉而缺乏新鲜感,因熟悉疏于发现的缘故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篇目,尽管教材几经变化,数次增删,这些篇目却始终“稳坐钓鱼船”,始终不变。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药》《祥林嫂》,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比如曹禺先生的《雷雨》等等。  相似文献   

16.
刘鹤林 《学周刊C版》2010,(9):160-160
朱自清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多产,尤以散文著名,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等。就其艺术而言,《春》和《威尼斯》这两篇散文,也是受人喜欢的名篇。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名作《荷塘月色》人们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背影》。哪个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朱自清。(出示课题《背影》——朱自清)生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时是现代,地是江苏扬州,作品有《荷塘月色》《春》《绿》,评价是民主战士、散文家、学者,还有诗人。师:很好。我们介绍作者要抓住哪些要素——生(齐):名、时、地、评、作。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文学》)。翻开《荷塘月色》,幽静、淡雅之气沁人心脾。1927年7月的清华园,应是酷暑难当,但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让人陶醉,让人感悟。  相似文献   

20.
林秀丽 《课外阅读》2010,(12):181-181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的“背影”和“泪”既是文章内容的重点,又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背影”凝聚着父亲和儿子一片挚爱的理解、憧憬与怀念。“背影”和“泪”把父子之间那种真挚、亲切、朴实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