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静 《贵州教育》2013,(6):39-43
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课程形式、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表现方式。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美国学者提出。我国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隐性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论题主要涉及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影响。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其隐性课程与其他高校不同,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电大校园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探讨了隐性课程的特点及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指出建设电大校园文化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的文化人类学意义的普遍性,提出了校园文化的文化意义对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和隐性课程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稳定而持久的,而作为隐性课程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道德情感、激发学生创造力等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隐性课程做了探讨,着重阐述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积极意义,尤其是校园文化对营造学术氛围、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希望引起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让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师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内容和特点上与隐性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是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从隐性课程的视角审视高师校园文化可以避免其建设中的盲目性,提升其地位,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科学的开发应从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学校的特色三方面确定目标,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分析和设计,强调师化.  相似文献   

5.
隐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实践充分表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隐性德育”与“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辨析,然后以医学院校校园#._-fJc形态中隐性德育建设为切入点,对国内医学院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隐性德育建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会让学生淡化或摆脱课业的压抑,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某种程度的张扬,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的舒缓,文明、进步、健康、蓬勃、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课程的实现途径。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资源的一种,对每天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的品德形成能够产生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就如何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发挥隐性课程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可以推进校园文化的科学化制度化,是高职教育创品牌求特色和进行文化管理,提升现代管理水平的需要。提出隐性课程视角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规划与建设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序列,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包括:整体推进,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要素中的隐性课程;全员参与,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主体中的隐性课程;凝练特色,开发蕴含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倡导多元,开发蕴含在校园多元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1.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序列,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包括:整体推进,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要素中的隐性课程;全员参与,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主体中的隐性课程;凝练特色,开发蕴含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倡导多元,开发蕴含在校园多元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2.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的,校园文化是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探讨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及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等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校园文化来塑造高尚的人、优化社会环境造就文明的人,张扬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课程,因其隐蔽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被长期忽视。笔者以通化市五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当前我市初中英语教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所暴露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滞后的问题,本文对隐性课程建设中软硬件的开发及其理论研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推进中学英语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具有目的深层性、方式渗透性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自我教育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来源。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范围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一所学校的“传统”的重新发现、认定和弘扬,又是因时代需要以陶冶人、润泽人、培养人为核心点而开发和建设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需经过学校各方面长期的努力和积累。于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善与美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伴而生,对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功效。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隐性课程因素常常被忽略。本文从英语隐性课程的定义、类型出发,指出了中学英语隐性课程的现状,并对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粗拙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任红亮 《大学教育》2023,(7):126-129+140
在高校校园中,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高校校园里,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隐性课程的视角来强化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其途径或方式应重在突出“隐”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不同类型文化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与路径,把隐性课程建设、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有机统一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作为规范性教育的学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尽人意,其提升空间也受到很大限制。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由于其内容的丰富和隐含性,实施过程的自然,实施效果的持久等特征,很大程度上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可利用的隐性资源中,校园文化因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实效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梳理20世纪隐性课程研究历程的方式评析隐性课程的内涵、功能和范围,试图探寻隐性课程研究的新领域,使隐性课程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路红普 《考试周刊》2011,(16):190-191
本文在对高校校园文化界定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起到的隐性作用等相关问题,旨在为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一个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