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松之注《三国志》究意引用了多少种书?讫无定论,据两种有权威的说法看来,差距颇大。一是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裴松之三国志注”条中说:“今按松之所引书,凡[百]五十余种”。二是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出版说明”中说:“裴注引用的魏晋人著作(按:其意为主要是魏晋人著作,有少量的前人著作。),多到二百十种。”  相似文献   

2.
贾谊《诗》学寻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近出土文献,分析了贾谊引用《诗经》与四家诗的异同,注意到贾谊说《诗》以“雅”,“颂”为主的事实,说明贾谊的《诗》学继承了春秋官学中“以诗为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原文中引用了《采莲赋》片断之后,又引用了《西洲曲》里的诗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塘月色》引用这四句诗的真意何在?朱自清用它表现的情绪是喜悦还是哀愁?有关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有关资料”。如,吴周文《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洪原问:《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引用有何特色? 《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引用,数量很多。角度多变,方法多样,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体地说有“三性”: 一是描写性。此类引用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形摹状,给人以物的形象和诗的意境。比如文章开头引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段引用,描写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香甜。不仅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而且能引起人们美丽的想象。又如第三节中引用“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诗句,描写了整片荔枝林的颜色,介绍了荔枝林的情况,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品味不已。再如第六节引用了《咏荔枝膜》的诗句:“盈盈荷瓣  相似文献   

5.
牵挂引用郑愁予的《错误》作为开头,清新如水,但应注意引用的准确性。“诗云”、“佛语”、“孔明……说”注意词语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沈致远 《科技文萃》2001,(8):123-124
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外篇》这句话经常为物理学家所引用,以此说明物质无限可分.  相似文献   

7.
用《三字经》帮助学生理解、记住先秦文学的名家名著。《三字经》中有这样两段话:“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予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这些句子,概括了先秦文学中从《论语》到《孟子》的思想内容,许多同学当堂背诵后,记得很牢。运用俗语、对联,介绍文学常识。如引用“儒家语录,弟子言行”介绍《论语》,引用“哲学天籁,伦理本集”介绍《庄子》,引用“历史超前悲剧,元代最大冤魂”介绍《窦娥冤》等。引用历史故事,介绍作者。如讲《出师表》时,可…  相似文献   

8.
“说”在古汉语中和说话的“说”有关,但与现代汉语中的“说”意义不大相同。古汉语中的“说”,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一、读shuō。该读音用法如下:(1)“说明;解释。”如《公输》:“请说之。”《甘薯疏序》:“恐不可户说。”  相似文献   

9.
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修辞现象:引用和比喻兼用。例如:①“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经历到的。(《关于写文章》)②人们总是从不断犯错误中增长知识的,“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个道理。(《说谦虚》)③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④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口占一绝》)  相似文献   

10.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在介绍荔枝知识时,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说明,而且引用的使用十分巧妙。 《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引文的内容遍及文章的标题、开头、正文和结尾。例如标题就引用了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一标题中的“南州”的“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是现存阳历七月,“丹”指荔枝的颜色。引用这一诗句作为标题,既别致,鲜明醒目,又标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成熟期、产地和颜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弘明集》第一卷《理惑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个学者名叫牟融,他对佛经颇有研究,但向儒家宣讲佛义时却不直用佛经上的话,而是引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来加以说明。儒家责难他,问道: “子云佛经如江海,其文如锦绣,何不以佛经答吾问,而复引诗书合异为同乎?”“牟子曰:渴者不必须江海而饮,饥者不必须待廒仓而饱。……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说佛经之语,谈无为之要,譬对盲  相似文献   

12.
《廉颇蔺和如列传》一课中,编者对“列传”作了这样的注释:“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用以记述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的事迹。”这样的注释,可能是受了张守节的影响。张守节引用裴松之的《史目》说: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于是编者照此推理:“列传”纪述的当然是天子、王侯之外的人物了。旧时为《史记》作注的现存只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许多教师把它解释为:豪门贵族家里的酒肉多到吃不完,发臭了,而路上却暴露着冻饿致死的白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这里的“臭”原作“嗅”讲,引申为气味。《周易,系辞上》说“君子之言,其臭如兰”,《诗经·大雅·文王》说“上天之  相似文献   

14.
《学子》2003,(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学习有三种境界。”对此他引用了三首宋词加以形象说明。第一种境界:晏殊《蝶恋花》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初学阶段,就犹如人从平地登上摩天高楼,顿时心旷神怡,眼界大开,从而意识到过去所学的知识少得太可怜了。第二种境界:柳永《凤栖梧》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  相似文献   

15.
1981年李泽厚同志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一文中提出了他的哲学是主体性哲学。什么叫主体性哲学?他作了一些说明。他说:“人性便是主体性。”(《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明页码)人性“也是今天哲学的中心课题”(第155页)。这说明他的主体性哲学是以人、以人性为基础和中心的  相似文献   

16.
引用的艺术     
对于“引用”,很多修辞学家给它下过定义。刘勰在《心雕龙》中说,所谓“引用”,即“明理引乎成词,征义举乎人事”。这一说法即从“引乎成词”和“举乎人事”两个途径来说明“引用”所应达到的两个目的——“明理”和“征义”。王希杰先生在他的《汉语修辞学》一书中也说过:“引用,就是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现成话或故事等,以达到提高表达效果的目的。”然而定义仅仅是定义,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引用”这种修辞手法远不是简单地“引”而“用”之,其艺术效果也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就会自然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黄济 《中国教师》2006,(10):20-21
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这里称“诸经”,而不称《五经》或《六经》?因为在这部分中,除了解读《五经》之外,还增加了对《孝经》的解读,因而称为“诸经”。《庄子.天运》篇中论述孔子对老聃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所说的“六艺”,如指了“五经”,怎么称作“六经”呢?原来是在《礼》中,除了《礼记》之外,还有《周礼》在内,如它所说的:“我…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在第一单元的第四课中采用了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这首诗。其中有一句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编者在注释中对“何时可掇”进行了解释,译为:“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如此解释,笔者不能苟同。从全诗的结构来看,诗人引用了《诗经》中的三首诗来表现作者渴望招慕贤才之心。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思慕之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成句,表达了诗人礼遇贤才之心;“明明如…  相似文献   

19.
《卧看牵牛织女星》是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说明文,由于作者恰当地引用了古诗词,因此写得很有文学色彩。“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作者开篇引用杜牧的《秋夕》,很诗意、很文学地展开了一幅幽美而神秘的秋夜星空图,自然而又耐人寻味地介绍了说明的对象。结尾又引用苏轼的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把抽象的说明文学化,把广阔的空间文学化,把无穷的想像文学化,可谓一“诗”多彩。再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引用古诗“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写春风的温柔,彭荆风在小说《驿路梨花》的结尾引用古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来赞美雷锋精神的光大,都很形象生动,很有文学色彩。引用别人的诗还可以适当化用。“化用”不是完整照搬原诗,而是只取原诗的某种意象、意境或意义,借助联想和创意,联系生活和感受,加以合情合理的改造和发挥,既保留了原诗本来的意味,又增添了新的文采,显得鲜活而丰满,从而为写作锦上添花。“化用”实质上是一种暗引。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里,化用了古诗“红杏枝头春意闹”——“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化用了“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  相似文献   

20.
《黄生借书说》题解“说”是一种文体,有的是直接说明一个道理,如韩愈的《师说》;有的是就某一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见解或寓意讽谏,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袁枚这篇《黄生借书说》,就是借黄生借书这件事,写出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勉励后学;借题发挥,寓意深刻。“生”原是对人出生的泛称,如“先生”“后生”;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