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侧重点包括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张扬、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的性别差异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问题,分析了形成性别差异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性别差异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帅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272-27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性别视角出发,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的人,把性别差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更加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个体状态,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建性别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生性别差异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与不同性别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有关。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3个区县40所学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增值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分位数回归探究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特别是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影响学生表现,并在一定程度解释了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其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主要由思维控制解释,日常行为的性别差异主要由行为控制解释。此外,后进生表现的性别差异远大于全体学生。本研究建议教育工作者要理性对待学生表现的性别差异,给予男生更多成长空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律能力,特别关注后进男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塑造。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对山东省八所高校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从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方面考察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其性别差异,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团体测试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理解假设检验思想的认知心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运用假设检验思想方法解题,但不一定理解假设检验思想方法原理;问题解决表征受到数学基础知识和个体的CPFS结构的影响;假设检验的学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选择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职教育需求的纵向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横向隔离现象比较严重。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制度等因素对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家庭,学校和女性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性别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习假设检验思想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团体测试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理解假设检验思想的认知心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运用假设检验思想方法解题,但不一定理解假设检验思想方法原理;问题解决表征受到数学基础知识和个体的CPFS结构的影响;假设检验的学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男女生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忽视学生性别差异的现象,存在着性别偏见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性别心理特性的偏见;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教育科学中的性别偏见.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关注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荣荣 《时代教育》2012,(21):253+264+3
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是指从性别的维度审视教育内部的公平问题,使每一个学生不因具有某一生理性别而使其发展受到影响。本文试图从教师性别差异观念,师生互动模式以及班级群体内部男女学生互动三方面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分析消除教学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对策,即建设性别敏感的课堂和对教师的性别意识进行正确引导等。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类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校园出现众多性别问题,施教者时常忽视教育对象的性别差异,泛化地采取"无性别"德育模式,简单地将男女同学思想教育工作同质化,开展思政工作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等,如何从性别视角开展高职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将高职男女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律、身心健康、就业婚恋与性别教育有效衔接,满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主义价值诉求等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安全意识是个体为了达到自身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安全需要而采取相应方式方法或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安全意识对于大学生个体安全以及高校、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生理安全期望值呈高年级下降趋势;学生心理安全状况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好于女生;学生对待安全的思想和态度比较端正,性别差异需关注;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知晓度高、践行度低;学生个人安全行为的实施水平有待提高。鉴于此,高校应转变安全教育观,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安全意识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习得。  相似文献   

12.
浅论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差异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差别和社会角色差别之一,但是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却实行着不区分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性别差异在学校教育中几乎被忽视,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甚至被置于教育学理论视野之外.在学校教育中要不要重视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应不应该成为区分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的一项基本条件,在新世纪伊始,这是一个值得社会研究并关注的教育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于辅导员素质结构性别差异的研究不仅对辅导员素质结构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辅导员选拔以及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和借鉴.本文运用实证研究,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性别差异及各自的素质特点,并针对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流动儿童群体在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公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流动儿童在上海市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及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为切入点,分析导致流动儿童受教育过程性别差异的原因,以及影响不同性别儿童受教育质量差异的因素,有助于缩小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差距。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及课堂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0所小学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群体尤其是低收入且以体力劳动为主家庭的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最大;这部分儿童所在家庭中传统的"重男"观念对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分工产生了初次影响,而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教师评价再次强化了其性别角色差异,并逐步导致学生课堂行为和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为缩小这一性别差距,除学校教育外,更需要流动人口提升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意识,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性别平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显性的性别非平等阶段到显性的性别平等阶段的发展过程,即在官方的教育法规、制度中,男女学生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享受教育资源等方面由差别区分向平等对待的转变。但由于"性别差异定势"的大众心理惯习的延续,在显性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度下,还蕴藏着隐性的性别差异教育表现。  相似文献   

16.
认识到学生学习上的性别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这种差异,是教育公平能够顺利达成的关键。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0~2006的果表明,在阅读素养上,女生的表现显著优于男生;在数学素养上,男生的表现显著优于女生;在科学素养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科学内容”和“科学能力”分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问题解决能力上,性别差异最小,但在低分端和高分端,性别差异较大,等等。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建议,各国或各地区要提高对性别表现差异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有效措施,促进性别表现差异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学生连续两年学业成绩的研究分析发现:女生学业成绩整体表现好于男生,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总体成绩和各维度成绩的方差比普遍大于1,整体上支持了男性更大变异假设;低学业水平学生中男生比例明显大于女生。造成男女性别差异有多重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学生语言能力的性别差异日益明显,其成因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教育者潜在的、传统的性别意识、性别期待和性别偏见有关,也与学生在传统性别偏见影响下形成的性别意识和心理暗示有关。为此,教育者应该具备科学、觉醒的性别意识,摒弃性别偏见,身体力行地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鼓励学生学业上无性别差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也存在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正视性别差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先进性别文化为引导,创新教育理念。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内容的前提下,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运用性别视角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婚恋观、心理素质和法制教育等五个方面创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自进化心理学产生后,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受到来自进化论思想的挑战.进化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朴素知识和学术知识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在进化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新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改变、教育的性别差异,以及学校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