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贵在抒写性灵。从题目“我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看,写作角度应立足于“我”的视角,写作对象是“这个世界”,写作重点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可见从命题意图看,命题者就是要调动写作者的性灵抒写,即以“我”的独特视角来认识“这个世  相似文献   

2.
丁翠兰 《考试周刊》2011,(62):74-74
什么是写作?《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的目的是表达交流,基本性质内容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写作的过程是认识过程,也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为此,我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从素质教育出发,高度重视“真”、“善”、“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议论文重在“说理”,写作议论文必须学会“讲理”。学生写作议论文“理屈词穷”、“言不成理”或“强词夺理”的根源在于认识模糊,思想肤浅,思维混乱。因此深化认识,提升思辨能力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介入”式写作和“零度”写作是萨特和巴尔特对文学和文学创作的基本认识。尽管这两种写作观的理论出发点不属同一层面 ,认识上也完全对立 ,但共同之处是都从写作行为方式的角度触及到写作本质的某些方面。在承认写作本质的双重属性 (社会性和个体性 )的前提下 ,两种写作观应该形成统一。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什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同时,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个目标传达了写作教学的新理念。首先是要求的降低。“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就是说,只要做到把话说具体、说明白、说通顺就达到要求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把写作称作“写话”,第二学段称“习作”,第三学段才称“写作”,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语文,说话作文。”写作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可一谈起写作,许多学生抓耳挠腮,无所适从,没有写作的欲望,不知如何下笔。兴趣是创作的动机,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语文教师应善于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8.
写作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规律才能抓准写作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语课程标准是这样来表述写作这一概念的:“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任何章的写作,都要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的头脑转化。认识主体真实地、本质把将客观事物化为观念或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由“物”到“意”,即从“客观外物”到“主观情意”。这一重转化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没有这个转化。就不可能形成主体的认识。也就谈不上写作。二是认识主体的观念或情感向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所获得的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亦即由“意”到“”的“外化”。从“主观情意”到“章载体”的转化,这是关键环节。没有这重转化。观念依然是观念。情感依然是情感,永远不能成为章。郑板桥谈画竹时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文字表达的劳动过程。”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就教学情况而言,学生普遍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写作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好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写作,在写作中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相似文献   

11.
考场作文命题指令强调两个字——“你的”。写作过程中,“你的”质量决定着写作质量。“结合材料”写作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等,须彰显“你的”新发现、新见解和新情怀。写作训练就要鼓励考生读出材料、素材中的“你的”,写出试卷中的“你的”,从而真正落实考场作文中的写作要求“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叶燕芬 《教育》2010,(3):57-57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出于对写作教学实质的认识偏差,一线教学中存在着“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发力不当”等问题。在教学视域中能正确认识写作的实质,从写作核心素养的建构层面,发现“构思”先行的意义,理解写作过程“转译”的操作路径以及作后“完善”结果的真正价值,正是一线写作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扭转写作教学困局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金矿”:当下的学生们不乏古诗词、不乏好词好句、不乏经典名篇的积累,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发现、认识自己的“写作金矿”,继而走进自己的“写作金矿”,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是“写作上的大富翁”.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青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时下不少学生面对写作“谈文色变”,苦不堪言。出现这些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要义没有把握,尤其在起步阶段没有正确的写作观。什么是写作?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建议写作教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为写作的“活水”求“源头”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叶圣陶先生已经十分精辟地阐明了阅读与作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那末,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或者说其媒介,又在哪儿?我们认为:读书主要是学习别人对生活的认识:写作却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对生活的认识,便是其结合点;认识能力的培养,便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能力很不够……”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是“新课标”对写作概念的界定,写作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亦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却长期遭遇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学生认为“语文课学不到什么”,把语文课当作沉闷的“催眠课”,另一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写作教育的困境源于教师对写作的特点、写作心理认识得不够深入,盲区特别多。缺乏真实写作的训练型写作是一个“三无产品”,无目的、无对象、无情境。写作教育的破局在于用赞许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有智慧地教“套路”,在“放胆文”“小心文”的辩证运用中实现自由写作。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强调的是写作的真实性、情感性和自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