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拍摄人物、风景照时,照相机的镜头和被拍摄景物相连成的直线与被拍摄景物的平面要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谓之摄影角度。不唯摄影如此,文字等新闻作品的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也很讲究“切入点”、“出发点”、“着眼点”,这也就是新闻采写的“角度”,简称为新闻角度。角度不好,“窈窕淑女”会被拍成“半老徐娘”,“奶油小生”会被拍成“半百老头”.新闻采写角度不好,“金光闪闪”的新闻事实会为“沙土”掩没。相反,新闻角度好了,可以小见大,收到事半功倍、滴水见太阳的奇妙效果。但凡事总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把“新闻角度”强调过了它应有的“角度”,或者使“新闻角度”扭曲了它应在的“角度”,那就不是“新闻角  相似文献   

2.
在选择新闻角度的过程中,明确了着眼点,选择角度就有了基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具体选择角度了。运用乞新求异的新闻思路,选角度时要多用“仰角”,少用“俯角”。 “仰角”是由下向上的角度,也就是群众角度;“俯角”是自上而下的角度,即领导角度。 用“仰角”要把“镜头”对准群众 我们之所以提出多用“仰角”少用“俯角”的问题,就是因为现在的新闻报道中,“俯角”用得太多。报纸一打开,都是自上而下的角度;电视机一打开,大都是  相似文献   

3.
“口子要小,角度要新”,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句行话,本文不谈“口子”,但说“角度。所谓“角度”,这里是指的新闻角度。在《新闻工作手册》中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和写作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作者要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采写出真实而又生动的新闻报道,就必须选择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4.
摄取角度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怎样选择角度呢?笔者认为要做到“新”、“小”、“深”。一、角度要“新”,就是选择事情要典型,要及时准确。调查报告的生命力就在于新,及时掌握“气候”,见事早,发出快,而且又有一定的质量、那就会有生命力;对于“冷门”题材,独辟蹊径,也会以其独特角度取胜,这也是新。二、角度要“小”,有些同志写调查报告总喜欢写得全面一些,角度搞得大一些,以为这样的调查报告,宏观指导强一些。其实,角度选得太大,难以把握,容易写得杂乱,条理不清,易犯什么都谈、而又什么都谈不透的毛病,从而从根本上失去  相似文献   

5.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武《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学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各异,效果各异.清朝拥军统帅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把草拟的“屡战屡败”改为一屡败屡战”.这里的“战”和“败”两个字仅仅只是调换了个位置,看待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新闻角度谈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观察类真人秀成为综艺节目中的“热点类型”,这类节目具有怎样的社会文化学意义?笔者作为节目生产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尝试从多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真人秀嘉宾的角度探索如何寻找“被凝视”下的自由;从节目制作的角度,分析“视差”带来的问题;从观众的角度,阐释“自我关照”的状态;从观察嘉宾的角度,理解“观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角度谈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不同,效果各异。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  相似文献   

9.
一、角度不妨“偏”一点 角度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俯或平,本无所谓哪种好,哪种不好,“横看成岭侧成峰”,正可见出万事万物的丰富多彩。问题是,我们在写新闻时往往看重前一种,总习惯于用前一种,造成正面入手高处落笔的宏观报道偏多。多了就贬值,多了就一般化,多了就显得陈旧。 人们的“喜新厌旧”心理在对待新闻上显得尤为突出,要求每一篇都是“新”的。但新闻的“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的角度。角度不新,受众就会产生视力疲劳,反应钝化,“兴趣指数”下降。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不妨“偏”一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经济报道存在着“死、慢、长、浅、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 一、改“死”为“活”的关键在于多从群众的角度,少从工作的角度;多从消费的角度,少从生产的角度采写经济报道. 二、改“慢”为“快”,增强经济新闻的时效性.改总结式报道为连续性反映;努力寻找新闻根据,增强新闻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11.
角度辨     
学过或没有学过新闻的人在进入新闻机构后接受的“传、帮、带”的第一个内容往往都不是新闻的“真、快、新”,而是“写新闻要会‘抓角度’”。“抓角度”这一观念在中国新闻界中的承传是如此坚强。一位老资格的编辑告诉我.在她作为小字辈刚进入县委报道组时,接受的新闻启蒙就是“抓角度”;而今天,刚刚进入报社的学生学的仍然是“抓角度”。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选择“突破口” 在构思中自然要考虑到选择角度和选择定位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出发点”也是“突破口”,“角度”也是“定位”。怎样进行构思:怎样选好角度呢?这里有一个“切口”需要选择。 突破口,从军事上讲,就是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从新闻选择上说,就是为采访写作定位——确定行动的方向,打开“入门之道”。因  相似文献   

13.
目击一张张大大小小的报纸,细读一篇篇长长短短的文章,随着观感积淀的增厚,心底里便进出两句欲吐为快的话:“角度陈旧文章拙,文章新奇角度巧。”“角度”之说,似新若古。有人说它是由摄影界“借调”到新闻界的,其实全世界最早由法国公布的摄影术才是1839年,而在文字写作方面讲角度的,却早已有之。在一千二百多年以前的唐代,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就无不闪烁着角度光彩。到了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文学家苏武,更将角度说得明白:“横看成岭树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物都有着多个层面,为表现新闻主题而选择的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又能准确体现当时的宣传精神,还能较好回答读者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的报道侧面称之为“最佳新闻角度”。为什么要选择最佳角度?概括起来一句话:角度选择好,稿件质量高。选择最佳新闻角度,首先要理清选角度与抓问题、选角度与提炼主题、选角度与扭角度的关系。选角度和抓问题不同,“抓问题”是因,“选角度”是果。“抓问题”是“选取角度”的依据,“选取角度”是“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一篇新闻,如果说,主题思想是它的灵魂,内容是它的躯体,标…  相似文献   

15.
“校雠”和“校勘”二概念无论是从源头考证,还是从近现代使用角度而言,均存在交叉使用情况,各自含义尚未厘清。文章从“校”“雠”“勘”语源学角度出发,梳理其本字、假借字、同源字、俗体字等,对“校雠”“校勘”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阐释。从使用角度而言,认为很多学者并未完全区分“校雠”“校勘”概念的使用,体现出概念通用的使用特征;而自清代以来,“校雠”“校勘”含义出现分化趋势,“校雠”基本保留广义用法,“校勘”基本保留狭义用法。我国台湾地区在二术语的使用上与大陆则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选一个新颖的角度。要把新闻写活,在“写”之前,选取一个新颖的、巧妙的角度。角度者,立意也。同样一个会议,同样一家企业,同样一桩事件,不同的记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一是“逆向观察”,反其道而行。二是“迂回观察”,绕着道儿走。三是“追踪观察”,深问一层,穷追到底。做一个醒目的标题。角度选好,立意确定,就该进入“写”的阶段了。这时就会想到作标题。标题要醒目,基础是内容。如果内容不行,标题作得再好,也是白搭,甚至起副作用,给人以“华而  相似文献   

17.
司可  李涵 《采.写.编》2021,(2):105-107
本文对国内跨文化传播学科中使用率比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三个概念,从理论和实践应用角度加以分析,旨在从三者含义和使用情况上进行区分。最后从语义角度,对“跨文化传播”学科命名提供“本土化”的解读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19.
在长篇纪实文学《湘江之战》的“后记”中,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国外许多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已经摈弃了偏狭的阶级角度和民族角度,而是站在人类角度的高层次上看待战争与人。而我们至今仍很难摆脱偏狭的阶级的角度。”可见,《湘江之战》的艺术立场就是一种“超阶级”的艺术立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老人摔倒,无论扶或不扶,都能成为热点新闻.“道德考问”成为此类新闻的惯用报道角度:或质疑围观者“冷漠无情”,或痛骂“老人变坏”.在这样两极化的报道中,媒体一味以“道德”为角度来煽情,似乎“老人变坏”或“人心冷漠”已成为社会风气.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媒体的报道真实、客观吗?本文以2015年8月30日“开封老人雨中摔倒溺亡”事件为例,分析报道角度对陈述客观事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