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名全国的迁民遗址——古大槐树,在山西洪洞县城北。原古槐明初枯死被狂风吹折,第二代虽枯萎但仍傲然挺立,第三代古槐,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已高十余米,枝壮叶茂,顽强向上,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时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谣的广泛流传,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明初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洪洞县古槐北路公园街,是闻名海外的明代迁民遗址,东靠南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路,南临309国道,西临汾河  相似文献   

3.
怪鸡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村东头大槐树下就出现了一只奇怪的鸡。这只怪鸡个头比一般鸡要大,更奇怪的是它竟然会飞。有孩子亲眼看见这鸡是从北方飞过来的,就像一朵小小的彩云。“彩云”先落在那棵大槐树上,“咯咯”叫了几声,后来又飘然飞落到地上,变成了一只奇怪的鸡!  相似文献   

4.
陈模  慢慢 《红蜻蜓》2024,(14):22-23
<正>茂密的森林里,有一棵大槐树,整天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他的枝叶也渐渐枯黄了。老松树问道:“大槐树,你哪儿不舒服啊?”大槐树说:“我浑身没有劲儿,树干也疼!”老松树说他病了,建议他请森林医生啄木鸟来给他治病。水曲柳说:“别请他,他只会在咱们身上凿窟窿,上回他给我看病,差点儿疼死我啦!”杨树、柳树都赞成老松树的意见,他们把啄木鸟请来了。  相似文献   

5.
"五月槐花香","五一"节过后,校园的几棵大槐树就开花了。一进校门,槐香扑鼻而来,深深吸一口,一直渗透到人的五脏六腑,这是一种让人激动、兴奋的舒适。这些日子,整个校园便都浸在香海之中了。这学期教材中有写植物的作文,理所当然该写写校园的大槐树,否则就枉费了这几株可人的大槐树了。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校园的大槐树》。第二天,收上日记本一看,我大失所望。按说大槐树的确是这几天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大家那么喜欢大槐树,为什么写出的作文却干巴巴的呢?  相似文献   

6.
每天吃过晚饭,村里的人照例三三两两信步而来,围坐在这棵大槐树下说天气,传消息,叙家常。今天傍晚,人们又聚到了一起,唯独缺了“快嘴嫂”。正当众人疑惑之际,远处传来了“乡亲们,乡亲们!”的叫喊声。哦,原来是“快嘴嫂”!  相似文献   

7.
诱人的胡同     
<正>在大街上行走,常有人问:想看看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附近哪儿有?许多三轮车载着外国人、外地人在胡同里穿梭,车上人对碧瓦朱檐、雕梁绣户的老北京建筑很是喜欢,不停地拍照。北京的胡同有多少故事,如何沧桑,怎么诱人,我也写不出来。我只能说说我家胡同里的那棵大槐树和大槐树下理发店的阿姨,大槐树高二十多米。夏季里,枝繁叶茂,笼盖百平方米。树干粗壮,需两个成年人才能  相似文献   

8.
绿色的圈椅     
小蟋蟀早晨去上学的时候,看见老蟋蟀正在散步,就主动向他打招呼。“嗨,您好!”小蟋蟀说。“嗨,你好!”老蟋蟀说。小蟋蟀放学了,老蟋蟀老远就向小蟋蟀打招呼:“喂,放学啦?”,小蟋蟀说:“是的,放学了。”他俩天天如此。有一天,小蟋蟀路过大槐树时,发现老蟋蟀不在那儿。小蟋蟀想:“老蟋蟀可能有别的事儿。”可是,过了好几天,小蟋蟀还是没有看见老蟋蟀。于是,小蟋蟀就问妈妈:“妈妈,老蟋蟀呢?”  相似文献   

9.
先贤刘开曾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可见,古人做学问讲究边学边问,这实在是一个十分优良的传统.今人则注重“学”而忽视“问”,学生尤其如此.即便课程改革已推进多年,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喜欢“教学”,而非“使之学”;经常“提问”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问”.这种状况当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多数教师都意识到这点,但却很少教师能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听一位老师执教《桂林山水》,学到最后,老师问:“想洗脸吗?”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想!”可就在这响亮的回答刚刚结束时,一个孩子举起了手:“不想。…为什么?”老师紧接着问。“我不想破坏这美丽的画卷。”我的心里一阵微颤,被这个孩子打动了。他已深入到了这美丽的画卷中,桂林山水的美  相似文献   

11.
说“理”     
好多中学生叫苦不迭地说“议论文难写”,问其原因,则说“论点好立,理由难寻”。这说明他们已认识到了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旋律的文体;至于感到“理由  相似文献   

12.
罗华明 《师道》2010,(2):20-20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王冠 《下一代》2013,(5):41-41
明朝有个著名的画家、文学家徐渭,字文长。他小时候就聪明伶俐,能说善辨,大人们都很喜欢他。有一天,有个姓郭的老先生请徐文长到他家作客。徐文长应邀来到他家。刚踏进他的庭院,就见到郭老先生正在指挥下人准备砍院中的一棵大槐树。徐文长不解地问:"郭老,这棵大槐树枝繁叶茂,多么像一个巨大的华盖呀!它冬能挡风,夏能遮雨。你为什么要把它砍掉呢?"郭老叹了口气说:"我也舍不得砍掉它呀!可是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庭院天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须让学生学“问”、会“问”,其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无须在此费口舌。而如何让学生学“问”、会“问”,则想借此一隅多说几句。一、学生不学“问”、不会“问”。这不是学生的错。学生不学“问”、不会“问”的主要成因是学生难有机会“问”、不敢随意“问”。长期没机会“问”、不敢“问”势必造成学生不想“问”、不会“问”的结果。让学生想“问”又敢“问”,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问不得法。问是发的条件,发是问的结果,要求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问得好。教师怎样才能问得好呢?最重要的是要把问题“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以下是本人对这一问题的浅见。  “提”在点子上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作为启动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提倡和运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呢?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应该是能够激发学…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耐人寻味。 这道题第一问,考生只要能对材料进行逐句归纳,抓住“明清之际的江南”这个时间和空间,剩下的就是进行文字表达了,因此难度不大。第二问给了一个新概念“原工业化”。学生已知“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史实,那么,对新概念是否具有敏感性,这就考查了接受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洪洞大槐树移民说,是民国初年景大启根据民间传闻提出的。其说的基本点是说大槐树是明代迁民处,明政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山西民外迁各项手续,编排队伍,分发派遣,并且按照这一思路,重修了古大槐树遗址,创立碑碣,又两次组织人撰稿,编印著述,以广其传。然而,就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广泛占有材料,求实存真,依然是大槐树移民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日,武汉大学宣布取消“禁婚令”,这一纸公告又把沉寂多时的“大学生结婚”问鹰拉进了人们视线内。对于这一话鹰大学生们很坦然,家长们有些许担心,其他的人更是观望评论。对于这一新时期的新社会现象,人们没有惊诧和捧斥,这说明整个社会的心理已日渐成熟、理性,大学生在考虑这一问鹰时也不再只凭感情的操纵。但“允许大学生结婚”问鹰究竟我们该怎样看待,怎样处理,大学生又该怎样更理性地面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带着这些问鹰,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学者李银河,她就大学生结婚、女性地位和发展等问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问句 ,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这里 ,涉及是非问和特指问。例如 :这是你的行李 ?你是什么地方人 ?所谓“是非问” ,是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问句 ;所谓“特指问” ,是要求对方针对“谁、什么”之类作出回答的问句。如前一例是“是非问” ,后一例是“特指问”。语法书里告诉我们 :用于问句句末最典型的语气助词 ,有“吗”和“呢”两个 ,它们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吗”出现在是非问句末 ,如“这是你的行李吗 ?”如果是特指问 ,句末就要用“呢” ,如“你是什么地方人呢 ?”但是 ,也有特殊情况。有的时候 ,句子中用了“谁、什么”之…  相似文献   

20.
纪渚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