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5诗人     
大二的时候,男生寝室105的空床有了新床客。他们叫他诗人。我总觉得在每个学校的中文系,都有一些执著的旁听生,他们的流浪气质为我们  相似文献   

2.
李强的故事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上的李强 我第一次见到李强是2003年的秋天,在我开设的清华新生研讨课《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的第一堂课上。这个胖乎乎的男孩子格外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是这个班上唯一的男生,而且是个旁听生。  相似文献   

3.
正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棺"。11岁师从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13岁至20岁期间"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残烂古籍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04,(1):64-64
最近,清华新闻学院教授李希光在他给研究生开设的新闻学课堂上,让学生把某大报上刊登的领导讲话和长篇会议报道改写成消息。结果全班同学由于没有在素材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全班得了零分。唯一两位及格的是旁听生。李希光说,“看来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真是越读越糊涂”,竟然赶不上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新闻与传播学的人。清华大学这些新闻学研究生经过反思,做出  相似文献   

5.
新闻专业学生为何缺失新闻敏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3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给学生开设的新闻学课堂上,让学生把某大报上刊登的领导讲话和长篇会议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结果全班同学由于没有在素材中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全班得了零分,惟一及格的是两位旁听生。李希光说,“看来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真是越读越糊涂”,竟然赶不上那些从来没有读过新闻与传播学的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为什么失去了新闻敏感?为什么找不到新闻?为什么越学越糊涂?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剧院蓬勃发展的会员队伍中,有一位叫何大中的老人分外引人注目。因为这位75岁的普通观众在50多年的时间里收藏了近千份戏单和戏票,整理出来宛若一部中国话剧的微型发展史。何大中说,自己的父辈与梨园有过不少接触,自己的同辈中也有不少人从事戏曲工作,然而,他却对话剧情有独钟。1949年,刚上初一的何大中看了第一场话剧,由人民大学学生演出的《思想问题》。从此,何大中便和剧场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有新戏好戏,何大中便会去观看。也是  相似文献   

7.
李健 《湖南档案》2014,(5):17-18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棺”。11岁师从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13岁至20岁期间“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到了20岁,因博览群书,林纾的文字根底已极为深厚。23岁时,他开始担任蒙师,教儿童读书识字。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我与何妈妈的拥抱让大家感动,应该是因为报道中,既没有刻意的提问,也没有作秀的夸张,有的只是作为记者的我和一位失去女儿的灾区母亲的情感交融。在举国同悲的氛围中,这种情感交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人们记住了何妈妈,我心中牵挂着何妈妈。前几天和何妈妈通了电话,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邀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何林夏社长,就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如何发展等问题为全院员工作讲座,何社长的演讲精彩纷呈,妙语迭出。现摘录其中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我与图书馆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宏青 《图书馆论坛》2004,24(3):176-178
1997年,我受聘于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开始了一生从业的最后历程。阔别了47年之后,我回到了这个原国立中山大学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感到特别的亲切。许多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和这个校园紧紧相连。根据记忆和照片,我和姐姐在校园中寻找到了我们儿时的居所,那是九一八路附近的一栋平房。向北走几百米,体育馆东南角曾经有我们首次迈进的学堂,由于我当时还不到入学年龄,只能作为旁听生坐在课堂里。  相似文献   

11.
军阀何应钦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某年清明节去岳麓山给母亲扫墓。官方指示报纸编发新闻,标题是“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墓”。可有家报纸登出的标题却是“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相似文献   

12.
车英 《新闻知识》2000,(1):29-30
一、勤奋好学一才子 求学深造赴抗大 何微(1916.7.23—1999.4.6),初名何畏,笔名米若、石冷。有人说:何微之所以成为中国当代的名记者,正因为他姓“何”,新闻中的六大要素即五个W加一个H(有人译为: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和如何)都是“何”;也有人说:“何”乃疑问词,或许正是这个“何”促使他不断求索,成为新闻学研究之大成者。这或许是历史上的巧合,但纵观何微的成长过程,我们不无悟出:时势造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哺育了他,是中国革命造就了何微及何微这一代颇有成就的名记者和新闻学家。 191…  相似文献   

13.
在香港英皇道上耸立着一幢25层的大厦,大厦拥有一个在香港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成报大厦”,它的主人就是香港有名的报业大亨何文法.80岁的何文法的新闻生涯已有60多年.他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小商人家庭,15岁时,中学未毕业的何文法便加入小说家邓羽公在广州办的一份小报《羽公报》,从此开始了他的报业生涯.《羽公报》不久被当时的国民党当局查封,何文法来到香港,进入《自然三日刊》工作.  相似文献   

14.
40天内5起针对校园的暴力事件,让原本宁静的读书场所成为个别人报复社会的发泄地。校园何辜,孩子何辜。此类极端行为击穿了社会的心理底线。悲伤之余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1929年初夏,鲁迅在与一班青年文学作者谈话时说到有一位笑嘻嘻善于催稿的某君。这位某君便是孙伏园。许多作家都提到他的笑嘻嘻,看来是他的一种行为特征,不仅是笑嘻嘻,而且在30多岁的时候就蓄起了胡须,以至有人称之为伏老。有好几位当时的作家因为他长得矮,还说他有点像日本人。孙伏园(1894-1966)比鲁迅年轻13岁,早年是鲁迅在绍兴初级师范学堂任校长时的学生,后来考入北京大学(一说是旁听生)。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他就是新潮社的成员,也是文学研究会的  相似文献   

16.
每天都有新闻发生,“视角”各有不同。一个不同的“视角”就代表着一个不同的切入点。一件复杂的新闻事实,每每千头万绪,从何写起?一个新闻人物的成长,有千言万语,从何落笔?这就需要寻找和选择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数字档案馆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 着电 子政 务的 加 速 推 进,数 据 归宿 和 信 息 资源 的 开发 利 用问 题日 益突 出 。如 何管 理和 保 存电 子政 务 中产 生的 电 子文 件和 电子 档 案 ,如 何 应 用 电子 化 的 信 息为 领 导决 策 和机 关服 务,如 何 满足 公 众 需 要为 政 务 信 息公 开 发掘 资  相似文献   

18.
李健 《云南档案》2014,(5):17-18
<正>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林纾不晓外文,却曾依靠他人口述,以流畅优美的译笔翻译外国作品二百多部,成为中国近代名重一时的大翻译家,中国正式的文学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堪称一代翻译奇才。口译笔书造就翻译奇才林纾自幼嗜书如命,5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8岁画一棺木于墙上,旁边刻着8八字自勉:"读书则生,不则入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春,我的老同事、忘年交、广西文场大家何红玉老师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着手编写她的第五部文场专著《词韵》,这是她四十余年在广西民间采风所收集到的广西文场唱词集。成稿之后,何老师把我约到她家,给我看她已按唱腔曲牌分类汇集成册的《词韵》手稿,商量出版事宜。我建议何老师把书交给在业界口碑甚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向她隆重地推荐了  相似文献   

20.
正7月9日下午,武汉市青山区区长何建新到区档案局调研、并就档案工作提出要求。何建新查看档案馆特藏室、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大厅,了解各种档案的保管状况,并听取了局长徐世明同志的工作汇报。何建新充分肯定区档案局班子和干部职工默默无闻、扎实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就档案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档案工作意见的精神;二是要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