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晖     
太阳暖暖的,照亮了碧绿的河水。 小小的渡口已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倒给渡翁带来了少有的清静。渡翁坐在渡口柳树下的石阶上,悠闲自在地拉起了胡琴。  相似文献   

2.
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细小的颗粒,脚踏上去,便发出一种摩擦的噪音,给我多少清新的趣味。而最系我心的,是那小小的木桥。桥黑色,由这边慢慢地隆起,到那边又慢慢的低下去,故看去似乎很长。我最爱桥上的栏杆,那变形的纹的栏干;我在车站门口早就看见了,我爱它的玲珑!桥之所以可爱,或者便因为这栏杆哩。我在桥上逗留了好些日寸。这是一个阴天。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采,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马湖里,接着水光,却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个小湖,左手是个大湖。湖有这样大,使我自己觉得  相似文献   

3.
1919年2月,经亨颐精心制定出春晖中学计划书,其主要办学精神如下中学毕业生宜多式,倡导动的教育,办学设备为学生利益计,学校尤当教育社会。  相似文献   

4.
受《湖南教育》的影响,我加入了“春晖援教”,成为一名志愿者。  相似文献   

5.
<春晖>半月刊是早期春晖中学的校刊,是研究春晖中学历史和白马湖作家群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丰子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由于该刊发行时间较早,鲜有学者对此做系统的研究.现仅就目前可知的<春晖>半月刊中丰子恺佚文、佚画和相关史料作一详细梳理和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1):10-13
伴着秋意而至的连续几天的蒙蒙细雨,让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三秦大地稍显阴冷。但满怀热情在这里开展项目对接和智力支援活动的在澳学人们,却让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晖”暖意。在教育部国际司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澳使馆教育处和驻墨尔本总领馆教育组的分别组织下,9月23  相似文献   

7.
8.
《河南教育》2010,(2):F0003-F0003
2009年12月19日,在“中华诵&#183;2009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小学参加比赛,32名女学生现场合诵北朝民歌《木兰诗》,被授予大赛唯一特设的奖项——优秀表演奖。2010年1月2日,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了此节目。同时,中国文明网、教育部网站等也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俞雪芽 《家长》2012,(8):14-15
时间过得真快!“春晖热线”开通已经7年了,作为春晖热线的心理咨询师,我亲身参与了《家长》杂志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所做的排忧解难的工作,也见证了春晖热线、《家长》杂志的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张清平 《师道》2004,(8):49-51
八十多年了,回望春晖,耳际似有轻浅的笑声,眼前朦胧着灵动的身影,心中涌起的是淡远的暖意  相似文献   

11.
12.
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1922—1924年那段历史的再现,对于处于现代教育语境的我们而言,是现代教育难以企及的理想高度。它短暂的成功,是春晖学人用理想与教育理念共奏的一曲田园牧歌,是乡村办学成功的典范。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能够放下读书人的姿态进入乡村,融入乡村,这种对平民教育的关怀与生命实践是基于自我生命价值认同于乡土之上,从而自觉承担起乡村改造与感化的使命。利用乡土自然环境来办纯正教育,是一种充满理想特质的乌托邦实践,但它达到了乡村与教育完美结合的高度。春晖中学的存在为我们思考乡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姜堰市娄庄中学《春晖》文学社成立于2004年3月.作为社刊和校刊的《春晖》已经出版25期了。每当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课余饭后在教室、公寓、花园凉亭或林荫小径上手捧《春晖》,争相阅读的时候.我就感到无比的欣慰,阵阵惬意涌上心头.因为我看到:《春晖》沐浴了校园,《春晖》润泽了师生心田,《春晖》催开了校园文明之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我曾经感到很自卑,微薄的工资待遇、简陋的工作条件让我这个从教10多年的青年教师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和信心,于是,在犹豫彷徨中,只知怨天尤人的我随波逐流,浪费掉了许多宝贵的青春时光。  相似文献   

15.
钟子岩 《今日教育》2014,(12):64-65
1922年秋季,我考取了春晖中学。春晖校址在白马湖畔,环境幽静,风景秀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1922-1924年那段历史的再现,对于处于现代教育语境的我们而言,是现代教育难以企及的理想高度。它短暂的成功,是春晖学人用理想与教育理念共奏的一曲田园牧歌,是乡村办学成功的典范。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能够放下读书人的姿态进入乡村,融入乡村,这种对平民教育的关怀与生命实践是基于自我生命价值认同于乡土之上,从而自觉承担起乡村改造与感化的使命。利用乡土自然环境来办纯正教育,是一种充满理想特质的鸟托邦实践,但它达到了乡村与教育完美结合的高度。春晖中学的存在为我们思考乡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王萍 《神州学人》2006,(3):10-11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以古甘州和肃州的首字合成而得名。甘肃与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六省(区)相联,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开放、最繁荣的地区之一。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海拔在1000到3000米之间,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甘肃有丰富的土地、生物、旅游、能源、矿产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中草药生产基地和西北的钢铁生产基地。甘肃的文化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馆”。甘肃省是最早参加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的省份之一,项目的实施对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  相似文献   

18.
徐妍 《神州学人》2006,(2):16-17
十年前,当20多名中国留德学人短期回国考察,送给当时的国家教委外事司一块印有“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的铜匾时,他们应该未曾想到,教育部受此启发,从此竟酝酿了一个如今已经名字响当当的“春晖计划”。正如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所言:“‘春晖计划’是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国服务而设立的。这项计划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瞄准我国科技创新、重点学科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积极引导与广泛动员在外留学人员以不同形式为国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名的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是: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20.
撑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吟颂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我就不由得会想起小时候那个寒冷的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