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坡垒     
冯志舟 《百科知识》2011,(18):51-52
发现“小鸡毛毽树” 云南东南部中越边境的大围山,山高谷深,历来人迹罕至。 1955-195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共同组成联合考察队,对大围山进行了多次植物考察。在采集的1300多种植物标本中,  相似文献   

2.
1前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是中央驻滇研究机构,研究所立足云南和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喜马拉雅,以植物多样性和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的创新和集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生物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所拥有植  相似文献   

3.
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是国民时期名的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其前身是1929年1月开始筹备、1930年1月正式成立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改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抗战开始后,该所一再搬迁,最后迁至重庆北碚,1944年,中研院评议会决议将动植物研究所分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抗战结束后,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复员迁至上海。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时期,该馆的工作以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分类研究为主,在动植物研究所时期以动植物分类学、形态学及实验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为主要任务,抗战期间还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了许多战时应用生物学问题的研究。1944年分为两所之后,动物研究所仍然继续以前的研究方向,植物研究所开始注重生理学、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陈焕镛教授是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他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学系,获林学硕士学位。他毕生献身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早年创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研究所,其后又建立华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植物分类学人才,成绩卓著,为中国植物分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是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代院管理中国科学院在云南的科研单位.它们是:云南天文台,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生态研究所.昆明分院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办事处,始建于1957年.1958年扩建为云南分院,下辖的研究所包括物理、天文、化学、植物、动物、贵金属、地质、冶金等学科.1962年云南分院撤  相似文献   

6.
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化学以及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一直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三个重点研究领域。 1999年 ,昆明植物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基地之一———西南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发展基地。在知识创新工程中 ,我所依靠自身的科技实力 ,并努力开拓  相似文献   

7.
华南植物园     
寥琼 《科学中国》2007,(4):54-57
华南植物园的前身是华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作出“两所三园”战略调整,撤销华南植物研究所建制,  相似文献   

8.
植物研究所是有70多年历史的老所。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我所根据科技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成果,以实现在较高水平上的发展。1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的国际合作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它十分重视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90年代初筹建DNA实验室,在植物分子系统学和分子进化研究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同时,该实验室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合作对象包括美国和欧洲的十几所研究机构。1995年开始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国际水…  相似文献   

9.
《资源科学》2005,27(6):F0003-F0003
侯学煜,著名的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植物生态学奠基人之一。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后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任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留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该校研究院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委员,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等职。侯学煜院士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熊燕 《今日科苑》2013,(12):18-21
2013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20日1时31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吴征镒与植物结缘一辈子。出生于1916年的他,幼年时期就对植物产生浓厚兴趣。他一生三下云南,最后定居云南。近一个甲子的岁月,他和草木相亲,与云南同行,用一个植物学家广博的胸襟和执着的坚守关注着云南,让云南的植物为天下所知,让中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从云南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1.
近一年多以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金效华博士陆续鉴定确认了6个兰科新物种,它们都采自一个少有人知的名为"马库"的小村。它邻近中缅边界,位于云南西北角最偏远的独龙江边,一年有6个月与世隔绝。这里气候独特,是兰科的宝库,但是只有过零散的植物学调查,直到植物所"标本资源数字化与共享平台"项目资助的科学考察——独龙江植物科学考察行动,在队长金效华博士的带领下,植物研究所的陈又生、陈彬、张慧、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宏庆、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田旗、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董仕勇等一行人从昆明出发一路挺进独龙江,重点清查该流域的兰科植物。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永夫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03,19(5):434-438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主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据说印第安人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说提供了佐证。类似动物的伤痛反应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目前,…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推进知识创新工程 ,提高全院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华南植物研究所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过程中 ,始终将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并使其为研究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1 因所制宜 ,制订建设规划华南植物研究所在制订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同时 ,根据该所特色 ,拟定了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 ,即 :倡导无私奉献的“绿叶情操”、开拓进取的“细根精神”和志存高远的“木棉风采”。这种具有我所特色的创新文化 ,不仅吸取并体现了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抗菌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抗菌植物资源大国,资源十分丰富。抗菌植物资源的研究是对该项资源更合理、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的措施、原则、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根据大量抗菌植物调查研究数据,本文概述了该项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并对其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隶属单位:昆明植物研究所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植物化学是对植物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和应用植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是开发利用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的重要手段.本室以植物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和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各种有用植物的化学研究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探讨,为云南省以及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四化服务.主要研究内容是:  相似文献   

17.
由《植物学报》、《遗传学报》、《动物学报》、《昆虫学报》和《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等期刊发起的“2007之春生命科学期刊沙龙”于2007年4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研讨的主题是学术期刊的市场与经营。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基因组研究所、文献情报中心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30余家期刊和科学出版社的代表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3-283
抗盐耐海水植物栽培技术是国家863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德国国际盐生植物利用学会主席利斯先生、加拿大留学博士盐生植物专家张先生、南京农业大学刘兆普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赵可夫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小京研究员等通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利用转基因、组培筛选等技术培育出了多种抗盐生植物,如西红柿、叶菜、牧草、草坪草、花卉、乔灌木等,适合我国沿海及内陆盐碱沙化地区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由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上海昆虫研究所于 2 0 0 0年 4月 30日整合而成 ,是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生理研究室 ,1 944年 5月 1日创建于四川重庆北碚 ,1 953年 1月 2 3日该室从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分离 ,单独建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成立于 1 959年 ,其组织基础和学术继承则可追溯到原中央研究院上海动植物研究所和上海震旦博物馆。总体目标和任务 力图在植物的重要生命过程及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现代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20.
林忠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植物所工作,曾任该所基因工程中心主任。1995年调入北京大学,在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