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电视媒体中一类较为传统的节目。节目内容大多体现在节俭持家和生活经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品味的改变,因此对不同的电视节目有了新要求。一些新电视节目形式也正在这种要求下诞生了。那么作为电视媒体中的老字辈——生活服务类节目该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呢?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是在2009年之后,这类节目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推动力。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会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眼球并且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重视。笔者从生活服务类节目未来趋势的角度浅要分析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趋势和潮流。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已经开始对各类娱乐电视选秀节目产生巨大的视觉疲劳和逆反心理的时候,一向敢为人先的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这档号称“新生态纪录片”的栏目运用纪录片 真人秀的创新模式,播出采用现今较为流行的“季播”方式。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个性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进行不同的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播出。该栏目获得《新周刊》2006年中国电视节目榜评选的年度节目创意奖。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包装对于节目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节目包装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需要,是电视节目成熟稳定的标志。"同质化"的今天,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进行有创意的包装是赢得眼球经济的必要策略。科技与思维的完美融合,可以使节目包装提高栏目品味,增强栏目识别度,突出栏目风格。  相似文献   

5.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是在中国电视业迅速壮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979年央视推出<为您服务>栏目,上世纪90年代推出<生活>栏目,后来各省市台此类节目纷纷亮相.这类节目因具有向受众传播知识、指导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等特性.得到受众喜爱.然而近几年,内地部分生活服务节目由于内容形式老化、缺乏精品等问题,遇到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浅谈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引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尚琳  赵辉 《今传媒》2012,(7):124-125
如今电视节目制作者一项必备的要素是弄清观众到底需要什么。只有真正吃透观众收视心理,节目才能一炮走红。从近五年电视观众市场变化看,观众收视喜好一是民生概念要求贴近,二是个性化需求越明显。各地生活频道的开播为生活服务类栏目提供了平台。目前我国已有30余家中心城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活频道也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频道。如何借鉴成功经验,在地面频道做好生活服务的内容,在引进基础上进行创新是生活类节目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电视作为集视听手段于一体的传播媒介,不仅为大众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同时也是大众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电视节目中,充斥着大量娱乐化的明星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以极高的曝光度和夸张的内容设置夺得大众的眼球,占据着电视节目的市场。本文将依据我国目前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从定位、用户心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策略,从而有效发挥文化节目独特的教育功能,制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  相似文献   

8.
关睿 《视听界》2006,(5):85-86
2006年初,国内最具新锐精神的杂志《新周刊》颁布了中国电视节目榜,将《交换空间》评为“2005年最佳生活类节目”。《交换空间》于2005年3月在央视经济频道开播,一年多时间,它以独特的创意,吸纳兼容多种节目类型的特质,以出色的资讯服务、生活体验、真人秀,成为2006年最具上升空间的电视节目。一、背景:社会文化与消费语境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出现,并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受众指认的品牌,一定是同当下的社会文化与消费语境具有某种默契与勾连,进而进行成功的投影与反射。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市场和消费…  相似文献   

9.
央视七套农业节目《生活567》心系农村,服务农民,将体现社会责任感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新视角。栏目的"图书传递工程"和"温暖计划"作为一个相对新的电视节目形态,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作着有益的探索,看到它受到了各界的认可,我们颇为欣慰。  相似文献   

10.
胡焱 《记者摇篮》2012,(6):85-86
近年,各个电视台陆续推出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生活服务类的电视节目,深受观众欢迎。生活服务类节目成为一个电视台节目的重要构成,如何办好这类节目,也就自然成为业内人士和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选准定位是办好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电视节目都有它特定的收视群体,对于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来讲,它因其向广大观众传播知识、指导生活、陶冶情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特性,越来越受观众朋友的喜爱,在如今的电视荧屏上也已成为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随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以受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如电视购物、购物导航、美食厨艺等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展现了我国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趋势。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具有实用性、亲和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目前,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形态日趋多元化,但也引发了"软广告"的宣传性质的争议,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运龙 《东南传播》2011,(9):158-159
在收视率低迷的军事节目中,《防务新观察》与《军情观察室》这两档谈话类节目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两档节目在传播理念、话题选择方面殊为不同,在具体形式上也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比较这两档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探寻了军事电视节目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洁 《新闻世界》2012,(1):58-59
调解类电视节目以其真实、可信,恰到好处的“秀”出节目冲突,普及法律知识、弘扬社会正义;全方位与受众互动等众多特点为真人秀的本土化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鲁婧 《传媒观察》2012,(7):16-18
目前,国内很多节目从样式到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出了娱乐化的倾向。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出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本文在阐述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流变历程之后,通过检视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表现来引发我们对电视节目娱乐化所带来的利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牛卫红  李娇 《新闻知识》2012,(10):35-36,29
本文主要通过对探秘类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模式和节目特点的分析,结合《档案》《真相》节目个案探讨此类电视节目广受欢迎、走红荧屏的深层原因,并适时对探秘类节目繁荣的表象进行反思,试图在电视节目同质化发展、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寻求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卓维伟  徐佳 《大观周刊》2011,(15):295-295
本文对近期不断出现的讲述类电视节目现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分析研究了讲述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原因以及节目特色。指出讲述类节目自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认为该类型节目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前景,代表了电视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赵辉 《今传媒》2012,(6):89-90
国内各地的民生新闻节目的兴起,占领了相当比例的收视份额,引领了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随着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的成长和壮大,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民生服务、访谈、纪实类节目也随之兴起,此类节目以其在地域性与题材上的贴近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收视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在地面频道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地域性的民生电视节目的创新首要是解决原创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原创元素模仿和学习的节目就面临水土不服的危险,原创性是地域性节目第一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田宇 《记者摇篮》2012,(10):18-19
相较于新闻、娱乐这些主打节目类型,生活服务类栏目特别是地方台的生活服务类栏目似乎一直徘徊在边缘地带,成了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弱势群体",作为一档生活服务类栏目的编辑,应该不断改进编辑手法与编排流程,切实地站在观众的角度,将服务的理念融进其中,将此类节目形态不断做新、做活。生活服务类栏目是诞生较早的电视节目类型,也是能够体现创作人员能力的节目形式。在以内容为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受观众欢迎的生活服务类栏目不仅要具备内容丰富、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这三个特点,同时栏目还要有很强的整体感、渐进感与层次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18日,西安电视台开播了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好好生活》。这档节目一推出, 即受到业内和社会的关注,这其中构成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反映和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为基本特征的“生活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