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主体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特征,其核心策略则是主体性教育.我国高校主体性教育迎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契机,有了实施的可能.从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交往现状角度上看,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充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交往,才能有效地改革现行教育,实施主体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教育思想,系统构建个性化培养新体系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只有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注重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才能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和自身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创新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展现;个性发展依赖于主体性教育体系的建立,而主体性的形成需要学生树立自主精神和具有柔性和开放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内容,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学校教育应从更新办学理念、坚持师生民主性原则、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改善办学环境等方面入手,学习借鉴与大力弘扬陶行知先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应当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而主体性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各方面主体性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主体性能力的最高表现.对个体主体性的尊重和促进学生主体性能力发展的主体性教育是对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教育的反叛与超越.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教育改革对学生的主体性极为重视,主体性学习和教育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话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以此为教育目标进行教育优化,实现教育价值的更高体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而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  相似文献   

6.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关于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观,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主体"教育是指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彰显各自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主体"教育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培养和彰显,注重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时空中的合作,追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主体性实现"共生共长"。从性质上说,"三主体"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共生的教育、合作的教育。从价值来说,"三主体"教育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建构,让教师的主体性获得丰盈,让家长的主体性形成自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主体性问题研讨的主要论题之一,已经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等一些主要观点。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遵循和坚持教育的"双主体性"规律与原则,一定要从对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性的认识入手,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目标、任务,结合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因素,设计和确定教师和学生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努力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性的最优化互动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性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与政策"主体性教育模式是从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出发,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形势政策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文章结合相应的实践探索,具体总结了这一教育模式的运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解决高校荣辱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教育者以"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教育;以"情"育人,加强情感性教育;以"榜"育人,发挥激励性作用;教育内容紧贴实际,增强针对性教育;提高践行能力,突出实践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育是历史与时代呼唤的结果;主体性教育思想必须注意对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性的全面认识;学生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归宿;主体间性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 ,利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方式 ,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弊端的反叛 ,也是回应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持续低迷的现实而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新兴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特征 ,并据此评价三种行之有效的主体性教育方法。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顺从”、“教会听话” ,而是“教会选择”、“教会负责”。这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决定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主体性教育,就是以培养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教育。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促使其能够自觉学习,努力提高。主体性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它与我国正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具有一致性,即都要求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教育的实质,因而被看作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就业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就业指导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指导.在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旋律的背景下,实施主体性就业指导是学生自我发展、自身完善的需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实施主体性就业指导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主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指导方法、丰富指导内容和加强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德育的素质教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有四大原则:"两全"原则,"两基"原则,"三分"原则,"主体性"原则.所谓"两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两基"就是打好基础,达到发展的基本要求;"三分"就是分段、分层、分类发展;"主体性"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这四大原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德育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若把工作重点放在"不补课、不留作业"上,"减负"工作则步入了"误区".要真正"减负",要从强调学生主体性、实施创新教育、成功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主体性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激发潜能,自主学习",实现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大学主体性教育模式包含管理机制、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外实践等.实施大学主体性教育模式,可通过合理压缩学时、实施重点突破、强化约束机制、提高师资水平等具体策略来展开.  相似文献   

18.
在"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应该成为我们加强"两课"建设和教学改革、增强"两课"教学实效的一个指导思想.目前,高校"两课"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工具性教育而不是主体性教育,这是高校"两课"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高校"两课"教育中实施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变工具性教育为主体性教育,明确高校"两课"教育的真正目的;其次,还应该从"两课"教育的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再次,还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交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叶丽芬 《教育导刊》2007,(4):19-20,28
21世纪的社会要求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如何在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使这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