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一束     
正郁达夫完整手稿首度影印面世郁达夫是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不灭印记的创造社代表作家,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拓荒者、重量级作家。最近,郁达夫中篇小说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这是郁达夫完整手稿的第一次出版面世,不仅弥补了之前从未有郁达夫手稿出版的空白,也给学界提供了研究郁达夫创作的宝贵材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是郁达夫研究专家,也是促成此书稿出版的知情人。在接受采访时,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郁达夫与创造社的出版活动,透视郁达夫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在资本市场冲击下,使创造社由同人刊物到商业化刊物的转变,走向出版现代化,分析现代文化人在特定时期的种种选择。其有助于思考当下出版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文艺创作之特征》是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于一九七一年用英文出版的评述郁达夫创作的著作,在布拉迪拉斯发、伦敦及纽约同时发行,该书的正文部分,除“序言”外,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郁达夫在艺术散文作品里自我表现的多种方式;二、郁达夫自叙传创作方法的特征;三、郁达夫的理论观念和文学创作。书的后面有个附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和作品。从书的内容和注释来看,该书作者在占有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对郁达夫的创作思想倾向、表现手法和所受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意见。因此,学报决定选登部分译文,为郁达夫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一些资料。这一期刊登“序言”和第一个问题中的一些片断。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22,(1):32-38
郁达夫以其独特的语言优势广泛地吸收外国文学的养料,在海纳百川的同时,又有他出于自身气质和性情进行的审美选择。其中,郁达夫对德国文学的偏嗜显得尤为特殊。本研究以他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达夫所译短篇集》中的三篇德国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从翻译的角度透析郁达夫与德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用"自叙传"的形式塑造了这样一群形象:软弱、敏感、自卑、不甘堕落却又无力新生,穷困潦倒却又充满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的零余者。这些形象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报刊和书籍等大众传媒也参与了郁达夫自叙传形象的塑造。同人杂志等纯文学刊物给郁达夫提供了实现文学理想的阵地,商业性质的出版也参与制造了这类自叙传形象。  相似文献   

6.
去年四月,日本东京的东方书店出版了稻叶昭二先生的大著《郁达夫——他的青春与诗》,列入该书店的“东方选著”之一。 这本二百多页的著作,内容可以说是较丰富的。就其范围来说,正如书名所提示的,它研究的是郁达夫的青春与诗。换言之,就是郁达夫从十八岁到二十八岁这十年留日期间的生活与诗歌创作。作者稻叶昭二先生是金泽大学教授,对中国新文学与作家郁达夫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与伊藤虎丸、  相似文献   

7.
<正> 郁达夫早年曾经留学过日本。关于他的留学时间,历来说法不一。一说认为在1911年11月9日。文化大革命前都持此说,近来,有些人仍沿袭其说。如山东师院聊城分院编《中国现代作家小传》,上海教育出版社78年7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册、有关郁达夫的介绍);《安微大学学报》79年第一期李南蓉《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8.
经郁达夫介绍,鲁迅1933年初开始为《申报·自由谈》栏目撰稿并将1月底至5月中下旬的投稿编入《伪自由书》中集结出版。不同于《伪自由书》前言中的简略记载,在鲁迅正式投稿前与最初投稿时曾与郁达夫有过一段频繁的互动。同时经郁达夫引荐,鲁迅与时任《自由谈》主编的黎烈文相识并频繁有书信往来。这些都为鲁迅持续投稿《自由谈》提供保障,成为日后集结出版《伪自由书》必不可少的契机。此外通过对鲁、郁、黎三人互动关系的爬梳也可以为《鲁迅日记》中一些因记载简略导致的悬念提供解答。  相似文献   

9.
周艾文、于听两位同志付出数十年搜存辑佚之劳编订起来,并经浙江人民出版社精心出版的《郁达夫诗词抄》.终于以精美大方的装帧、琳琅满目的内容呈现在广大爱好文学、爱好诗词、爱好郁达夫其人其作的读者们的面前。作为郁诗的一个爱好者,当收到周艾文同志遥相寄赠的样本时,我在先睹为快之余,真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  相似文献   

10.
一就一般的史料所言,郁达夫与胡适的交往始于一九二二年“夕阳楼”论争之后,近读中华书局出版的《胡适来往书信选》方知此说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早在“文学革命”开始时,他们就有书信联系了。一九一七年胡适、陈独秀等人发动“文学革命”,唤起了一批希望改革,谋求民主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觉悟。当时留学日本的郁达夫就是如此。他对胡适在《文学改良刍  相似文献   

11.
<正>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先后两度来安庆任教。一次是一九二一年十月。当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学还没有毕业的郁达夫,回国筹办《创造》季刊的编辑和出版工作,经友人介绍,来安庆法政专门学校当英文教师。另一次是一九二九年九月,郁达夫应省立安徽大学之聘,来安庆任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文学概论”课程。来后不到半年,由于受到蒋介石嫡系亲信、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天放的攻击,并将其列入“赤化分子”名单,试图加以迫害,幸得友人邓仲纯暗中通告,不得不于一九三○年一月匆匆“逃回”上海。  相似文献   

12.
郑子瑜先生是一位国际著名学者,新加坡汉学大师。他还是郁达夫诗词研究专家。他编辑出版了第一本《达夫诗词集》,最早进入对郁达夫诗词的研究,开拓了郁达夫诗词研究这一新的领域,使得对郁达夫的研究走向全面;他开启了郁达夫南游诗主题研究与郁达夫旧诗考证研究的先河;他提出的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说为著名学者蒋祖怡、王瑶先生所认同;他在国外的日本、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广泛地传播了郁诗。郑子瑜先生在郁达夫诗词研究领域,毫无疑问是一个重镇,是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中学是富阳市唯一一所以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名字命名的学校,坐落在风光迷人的富春江畔。校园内绿树成荫,四季争艳,假山雕塑相映成辉,塑有郁达夫烈士铜像,建有郁达夫事迹陈列室。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如果说鲁迅是主将的话,那么,郁达夫可以算是一员大将.从1921年《沉沦》的出版,至1935年《出奔》发表为止,郁达夫在中国现代小说这块处女地上,辛勤耕耘了整整十五年,创作了四十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由于表现的真切和格式的特别,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如郭沫若所说:“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①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我国新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创造社巨子”、现代著名作家、才华横溢的诗人、身殉祖国民族解放事业的烈士。长期以来,由于他近于古代名士的生活态度,较为浪漫的性格气质,坎坷而又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他那内蕴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作品,引起过不少误解和非难。贾植芳曾在为陈其强编著的《郁达夫年谱》序文中说:“郁达夫是一位饱读洋书而又最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品格和气质的中国现代作家,但他毕生命蹇,不见容于中国社会,他被加上“颓废”、“浪漫”、“放荡”、“色情”各种恶号,无论在新旧社会,都受到新老理学家的蔑视和歧视,是一个所谓有争议的人物。”自70年代后期以来,郁达夫小说成为热门研究课题,论者多能予以较高的、公允的评价,80年代初至今“郁达夫传记”也出版过好几种,然而作为他一生创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诗词,却很少论及,虽然人们无不认为他的诗是一流的。郭沫若1959年10月在《郁达夫诗词抄·序》中称:“在他生前我曾经向他说过: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读了这四百多首诗词,觉得我以前的看法还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一向被人称为“中国的卢梭”,相似的命运和遭遇、相近的精神个性和内在气质,吸引着郁达夫走近了卢梭。作为郁达夫最崇拜的外国作家,卢梭对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郁达夫的创作中主要体现为大胆的自我暴露、“返回自然的皮及诗情画意的自然描写。  相似文献   

17.
杨扬 《中文自修》2001,(4):52-53
不知道你听到郁达夫这个名字时,你最想了解些什么?他的作品大都已经出版,回忆他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但为什么人们至今还对他以及他的作品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浙江文艺的十七册《新人文论丛书》,对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都曾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作为丛书作者之一,今天看到自己三十年前的第一本书有机会再版,自然有些感想。从出版时间看,《郁达夫新论》(增订版)是这套“新人文论”丛书的第一册。1979年到1982年,我在华东师大读硕士,师从钱谷融先生。读书期间为交功课,陆续写了几篇关于郁达夫的论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郁达夫小说创作宗旨、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出发,对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开展分析,阐释了造成郁达夫这种文体风格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诗词集》收有署名“春江钓徒”的诗22首,把它们视作郁达夫的作品。本文从郁达夫的行踪、诗作内容、作者与所赠对象的关系及郁达夫署名习惯等方面提出质疑,认为真正作者应是郁曼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