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常言如此,很多“大牛”们的成功履历也可以为此做注。为什么在新闻业的发展道路上,却总想着去推翻这个道理呢?又是一年两会时。这场盛会之所以盛,离不开三千记者的造势。他们抢新闻、抓热点、追代表、拦部长,源源不断地供给各路信息,满足公众每日的时政、娱乐新闻需求。两会的每张采访证都来之不易,所以每个上会记者都身兼数职。iP hone、iP ad、长枪短炮的摄影摄像机等一水的高科技产品,基本是上会记者标配。既然  相似文献   

2.
当今报刊早已进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时代,图片已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大量群众参与摄影,扩大了版面编辑选择好照片的范围,增强了新闻传播效果。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新闻传播队伍中的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准确地定位自身,争当新闻摄影的排头兵,引领新闻摄影,应该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既可以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又可以撰写出文笔犀利的新闻文字报道的“两栖记者”。  相似文献   

3.
驻地记者多为文字记者,尤其是各报纸的记者站,由于长期以来报纸偏重理性解析的缘故,大多数记者站的记者都是“清一色”的文字记者,鲜见摄影记者。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报纸已经迈入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的编辑朋友催我这个老读者讲点闯海南的见闻,讲点带“海味”的信息,我想:借此整理一下印象,给新闻界特别是地市报界的朋友稍个信,正好。我到海南十个月了。当初,可说是糊里糊涂被“推着走”的。去年6月,中共海口市委决定面向全国招聘晚报总编。在海口工作的两位年轻记者写信、打电话问我:“到海南来继续领着我们干,行不行?”我随口打哈哈,就说:“这有什么不行?”没  相似文献   

5.
到现在我还遗憾,如果当初坚持下去,中国足坛备不住会冒出一颗堪与佐夫、舒马赫、达萨耶夫、蓬皮多媲美的球星。那是中学时的事儿。当时我在一支省青年足球队里守门,天天在心里编织“球星梦”,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把守国门,也像那些世界球星们一样,在沸腾的足球场上接受观众的鲜花和欢呼。可爸爸不干。爸爸没有上过大学,那是他老人家毕生的遗憾,他把上大学光  相似文献   

6.
这次人大和政协会议有一位“场外记者”——北京晚报的张沪,她虽然没有拿到大会的记者证,却全心全意地想把大会报道好。由于记者名额有限,这次北京晚报没有派记者参加大会报道。张沪主动向报社领导提出:首都人民很关心这次大会,我们虽然进不了会场,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多搞一点报道。在短短十几天里,她采写、组织了十二篇与大会有关的报道,包括: 采写消息四篇:《吴波谈让贤》、《徐向前谈不兼任副总理》、《杨尚昆、杨静仁谈不辜负人民委托》、《郭维彬成为王光美家的一员》。  相似文献   

7.
龚兵 《记者摇篮》2006,(9):26-26
听到过这样一件事:2004年,在阿富汗的11名中国工人遇难后,国内许多重要媒体的记者纷纷来到一名遇难者的家乡进行采访。为了拍到遇难者家人最真实的悲痛镜头,他们动用各种手段向还不知道这个噩耗的遇难者88岁高龄的老母亲挖  相似文献   

8.
一个女作家的自白戴厚英长篇小说《人啊,人!》曾是一部引起争议的小说。它的作者戴厚英女士在新近出版的自传《性格——命运——我的故事》一书中,又一次对往事作了“真诚”和“真实”的回忆和思考。女作家坎坷多舛的生活经历,既为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可能有的遭遇...  相似文献   

9.
我在图书馆工作18年了,今年50岁,所谓“知天命”之年,感到自己与图书馆,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缘份G大概10岁时,我在家乡读小学,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县图书馆,我马上为图书馆所吸引,随后成了一位小读者。后来到广州读中学,自然是校图书馆的常客。高中时一次暑假,我曾盗用全班  相似文献   

10.
高天,男,北京人,二十七八岁,大学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和自由摄影人,随后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一直在潜心建造一个环保网站,并为此辞去公职,从此没有固定收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应该是一个能在如今喧嚣都市里让自己安静的人。 可是高天并不这样看自己:“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因为我也一直是焦虑的。”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初春的一天,绵绵春雨在磅礴的乌蒙山中飘落,县城的大街小巷全部浸没于雨雾2中,我卷着裤脚撑开伞要去给县报送稿,前脚刚跨出门槛,收发室的老吴给我送来一封没写寄信人地址的信。这是一封什么内容的信呢?等撕开信封我才激动起来,不必说它价值连城,但它的确是对我这个生活在贫困山区干土记者行当的最佳报答和永远的纪念,读着信你就会分享我的快乐,尽管我是一个写小文章干不了大事的小人物,但我手中的笔却将一个罪恶深重的男人送上了断头台啊!“杜梅(美),我家永世永代不会忘记你这位记者,是你手中的笔为我及儿女除掉了无…  相似文献   

12.
朋友: 今天,刚看了你的一篇文章。发表在《新闻记者》上的《乐在其中的“穷采访”》,很感兴趣。我似曾看过你的另一篇《留条缝,让我钻进来》,很欣赏。你的行动,正是“别人把你从门里赶出来,你却从窗户上爬进去”的写真。什么事在你眼里似乎都那么浪漫,饿肚子,睡冷被、挨蚊咬,你全当是《天方夜谭》中的经历,娓娓道来,妙处横生,似乎这世界没有什么烦恼与忧愁!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媒体关注,记者云集。对“两会”这样的重大报道的把握与操作水平,关系到舆论的作用能否正确体现,关系到媒体的特色能否得当显现,关系到整体宣传效应的强弱。而要做好“两会”报道,即使只是处理记者招待会这样一个具体事件,清晰明确的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工人日报》记者董玉琴,在一汽铸造厂采访期间,被工人们不计个人得失、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不仅写下了近万字的长篇通讯《第三次革命》,而且还与工人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在春节前夕,她从个人腰包里掏出600元寄往一汽,并在汇款单上附上这样的话:杯水车薪,问候困难职工,祝你们工作更上一层楼。董玉琴。由董玉琴又联想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他不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讯:《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5.
早就听说,中牟县广播站的记者王安治,从1984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比中都占了名次。这引起我拜访这位同行的极大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王安治同志。他一身农民装束,仿佛还散发着泥土芳香。听说我要向他取经,就笑着连连摇头,说:“真经还在天竺国放着咧。咱是县里的土记者,既没有饱蘸浓墨的神笔,更没有可以驰骋的广  相似文献   

16.
宿舍里住进一个男军官 走进军事记行列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报社调我时只见其,没见其人,直到调档案时才知我的性别。经过一波三折,我成为《火箭兵报》的一名军事记。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有个男记就对我说:“女人当军事记,麻烦!”第一次下部队采访,就不幸言中。  相似文献   

17.
我姓更名正。你大概知道吧?我常在报刊上露面,有不少读者认识我。 记得那些年,我的性格很内向,不愿抛头露面,又不善于与编辑搞交际,所以,了解我的人很少。最近几年可好,编辑不怎么管我了,我又缺乏自觉性,常常在报刊的旮旮旯旯遛达遛达。不是吹的,这年头,你“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哪个能离开我!离开我谁能玩得转?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苦衷亦随之而来、露面吧,  相似文献   

18.
我所在的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一代土家族摄影记者,曾为这里条件苦、题材少、主题小、设备落后而苦恼过,也为本地党报如何搞新闻摄影而进行过认真思考与艰苦实践。 近几年来,我立足大山,在拍好单幅新闻照片的同时,着力拍摄系列照片,不仅挖掘出一批具有“山”味和淳朴的民族风味的“土特产”,给读者献上了一道道“风味小吃”,而且这些来自古老的大山中的照片,先后受到全国多家报刊的青睐,其中,《一个特殊的五口之家》、《民办教师何润菊》分别被人民日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人民日报分别以《特殊家庭得到特别的爱》和《一篇报道引出的佳话》为题作了跟踪报道。有的摄影报道还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州领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姓更名正。你大概知道点儿吧,我常在报刊上出现,有不少读者认识我。 记得那些年,我的性格很内向,不愿抛头露面,又不善于与编辑搞交际,所以了解我的人很少。最近几年可好,编辑不怎么管我了,我又缺乏点自觉性,常常在报刊的旮旮旯旯蹓跶蹓跶。不是吹的,“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哪个能离开我!别人说,我现在成了编辑的关系户啦。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