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在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尽力让信息技术"装扮的"更像课程教学,而是要超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环境等条件性要素,从学生发展这一本质性要素出发来考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和路径。聚合和推送优质课程资源,解决课程资源匮乏及共享问题;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机分工,提升教师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中的贡献力;创建适合教与学的信息化环境,为教与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环境支持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课程建构学生的信息素养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学生信息素养的外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国 《考试周刊》2014,(16):116-116
<正>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我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信息技术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信息技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目标应该从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这三方面出发,通过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与课程不断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丰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使学生掌握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处理与交流、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与思考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学生打造终身发展的平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丰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使学生掌握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处理与交流、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与思考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学生打造终身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信息技术活动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的体验、理解、决策、评价等认知活动为基础,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显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认识主体,学生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直接关系着价值的实现.为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本研究对8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对59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不过,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欢程度也有所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为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信息技术学习困难等教学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应用化和应试化两种倾向,即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强调为“通过考试”而学习.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热门话题。在信息技术得到一定普及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许多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  相似文献   

11.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这门课程能引导学生融入通用技术世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实践能力,改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而信息技术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课程结构、内容、课程资源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内容和谐自然的一部分,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将因材施教做得更具体、全面;使学生积极性提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信息运用、自主学习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性和全面性发展的目的。一、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参与,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面对课改赐与的良机,我们肩负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使命,历时10个月  相似文献   

14.
左林川 《教书育人》2009,(11):43-43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已能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探讨、模型搭建等方法,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深化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新课改提升了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任务与目标,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同时也要求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大程度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充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倡导学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迅捷、应用广泛、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技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并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处在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就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顺利达到初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以专业知识系统的建构为基础,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体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实践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差异显著,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能力亟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信息技术充斥课堂,造成学生主体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基本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的形式不仅为职高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对职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教学课程的改革1.面向社会,给学生以正确的定位。职高学校对学生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必须是面向职业岗位的培养。因此,首先就要选用适合职高生学习的课程。例如,信息技术课程要包括信息技术的组装与维修、网络维护等,给学生以准确的定位,以避免盲目、乱投石,为今后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2.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