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人类走向合作、走向现代化、走向共同发展的历史。在经历了以两次浩劫为代表的挫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国都不懈努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组织,推动全球合作;探索发展道路,加速现代化进程;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20世纪的世界历史呈现出国际关系在动荡后走向缓和、各国发展模式日趋多样化、世界经济在发展中进入新时代的全面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阶段特征】 政治: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北约和华约建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三次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至20世纪末,以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不断向多极化演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单极多元”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各国之间意识形态分歧逐渐弱化,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中日趋成熟,世界格局越来越受区域化制约。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前进,打造和谐国际环境,是建立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知识图解 ●思考视窗◆阶段特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使以美苏两霸对峙为特征、在二战之后支配国际关系达 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局面和发展趋势。美国自恃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它国 ,实现独霸世界的梦想。伴随两极格局下美苏对峙态势所造成的压制力量的骤然消失 ,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民族、宗教等诸多矛盾凸显出来 ,作为这些矛盾的重要表现便是民族主义思潮抬头 ,地区性冲突加剧 ,甚至不断出现局部战争。当今世界正处于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 ,国际…  相似文献   

6.
’95世界军事安全形势谈张昌泰1995年是冷战结束后的第4年。总的来看,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在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但世界仍不安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和平与发展的势头增强,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上继续...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局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阶段;两大阵营的分化瓦解、两极格局的解体阶段;多极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阶段。随着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的对外政策也不断得到调整和发展。回顾和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发展过程及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已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本文从现今特征与未来走向角度谈几点看法。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天下仍很不太平,世界的和平问题并没得到真正的解决。即世界和平是主流,但距实现世界全面和平尚有相当的距离。说世界和...  相似文献   

9.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已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本文从现今特征与未来走向角度谈几点看法。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天下仍很不太平,世界的和平问题并没得到真正的解决。即世界和平是主流,但距实现世界全面和平尚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历着“二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和多维性,“单极”“两极”“多极”等已难以全面概括或反映当前世界格局的现状,世界格局日益呈现出多维、立体、复合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的视域下,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世界格局不是简单的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判断标准的两大阵营对垒的雅尔塔两极格局,而是以是否维护世界和平,是否尊重平等与独立等国际关系法理基础,以及国家的独立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等为依据的"两极"至"三极"的世界格局。通过敏锐捕捉世界格局的微妙转换,毛泽东积极、及时地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作出调整,从而使中国在险象环生的国际背景下能够始终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两级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全课的教学都应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在教学中我重点讲述了以下内容:(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2)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其影响;(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变换中的世界格局;(5)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6)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六个方面都是围绕世界政治形势变化这一重点内容而展开。最后课堂小结时,我又围绕这一重点提出思考题:“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政治产生哪些影响?对中国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会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吗?至少目前看来不会。因为能构成“一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起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包括稳定的政局,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发达的科技等;二是具有强有力的对外影响力,这是指一个国家对它的近邻国家、对它所处的地区、对国际组织甚至对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具有别国不得不正视的影响力。对照以上因素,有可能成为一极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还不具备条件。相反美国的实力与这些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差…  相似文献   

14.
~~签订密约,同意外蒙古独立,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自近代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成为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美苏两国因实力大增而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国际关系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5.
自60-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就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明显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到21世纪,世界将形成以美国、中国、俄国、日本、德国五大主权国家构成的多极格局。本世纪末由这几个大国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大小三角关系,已经构筑了这种格局的基本框架和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之后 ,两极格局结束 ,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两极格局时期即已出现。美国虽然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但受其自身实力的制约和其他力量的影响 ,不可能建立起单极格局。目前 ,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终结后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 ,期间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而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两极格局时期即已出现。美国虽然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受其自身实力的制约和其他力量的影响,不可能建立起单极格局。目前,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终结后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期间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必然的,而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单元导读】本单元叙述的是从“二战”结束至苏东剧变前的历史。在经历了“二战”的惨痛经历后,人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虽然这一时期出现了美苏两国冷战和争霸的局面,但是新的世界大战始终没有发生。正是在这样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局势下,也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文明沿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继续发展。具体历史线索如下:1.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战”既彻底击垮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欧洲强国德国,以及亚洲强国日本,又严重削  相似文献   

19.
第一,国际局势可以为中国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成为世界的基本格局。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国。尽管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俄罗斯试图利用军事实力保持其大国地位,欧盟的实力在增长,而且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日本也加快了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但在21世纪的头20年时间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与美苏争霸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