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发普适性较强的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结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设计开发的新的课程,即学校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培养的.实践证明,要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必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2001年,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之后,教育部又颁发了<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做了一些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说明.长春市北安小学就是依据这些新课程理念在开发学校课程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周罗洁 《广东教育》2007,(12):122-1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在强化必修课主导性的前提下,突出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了更好融入学校的特色教育,我校开设了校史文化课,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开发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学校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及师生的需求来确立校本教材开发的项目,进而通过实施来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高娟 《考试周刊》2013,(64):145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学校校本课开发与实施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开辟多种渠道,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1.是利用从地方革命传统开发实施英模课。我校地处延  相似文献   

7.
<正>一、素养课程开发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1]近些年来,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非堂注重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结合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不断开发和完  相似文献   

8.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纲要》还特别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为我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十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进一步指出,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非常重要。然而,新课程改革过去了15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没有完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意味着——基层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和一定的灵活性,来开  相似文献   

12.
张钧 《云南教育》2004,(17):4-4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学校和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是我校生物组<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校本课程是指在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展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开发校本教材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根据本校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通过收集、占有、整理、归纳学校或学科资料来进行编写.校本教材的开发除了必须体现校本(本校)的特色外,还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结合本校的教育理念、自身特点以及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条件,通过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等方式开发学校课程的活动。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比较,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刘道德  张琼 《湖北教育》2004,(22):36-3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比较,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一、开发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由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连云港师专一附小通过对学生的需求以及兴趣的了解,结合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构建了《以西游记文化为…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意味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可以开发或规划符合学校需要和特点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构建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校依据办学目标、学生需要、本校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适应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专业发展,实现学校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特色。然而,在思想品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些校本教材要么变成讲稿,要么偏重某一方面,反而干扰了正常教学,校本课程开发要与学科课程相结合,为学生终身发展和教师教学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