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智障儿童的认知、心理、情绪、意志与人格特征等都不同于正常儿童,如何引领智障儿童更好地认知,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是特珠教育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以信息技术的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以信息技术的鲜活性引入生活化问题情境,借助信息技术的启迪力提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这一角度,对90名8-15岁的智障儿童和90名3-5岁的普通幼儿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智障儿童和普通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异同。结果发现:(1)智障儿童和普通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均呈现年龄差异,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多;(2)智障儿童和普通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3)在引发消极情绪的情景下,3-5岁的普通幼儿比8-15岁的智障儿童更多地使用积极策略,更少使用消极策略;(4)8-15岁的智障儿童较难使用认知重建的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艳杰 《中国教师》2010,(21):12-13
<正>智障儿童在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特征等方面不同于正常儿童表现在:他们的思维多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同时在情绪情感上表现为不善  相似文献   

4.
情绪和认知是信息加工系统中两个不可分离的部分,个体的情绪总是渗透在认知活动中。纵观情绪与认知从相互独立逐步走向融合研究的道路.其间研究者们对个体的情绪状态和材料内容的情绪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相应的也提出了大量相关理论:促进假说、抑制假说、双加工理论等。各个理论在对情绪和信息加工的关系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大多从单一的视角进行探讨,全面性研究有待提高,另外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整合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智障儿童在特殊教育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行为问题、心理问题、情绪问题等.当问题出现时,遵守矫治智障儿童问题的原则,并且注意智障儿童的情绪变化,只要方法得当最终会帮助他们解决克服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表情识别部分是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其余各部分的基础;(2)儿童表情识别能力对情绪认知的情绪伪装能力、移情能力、信念理解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具有预测作用;(3)儿童情绪伪装和移情能力对信念理解能力具有预测作用;(4)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情绪伪装能力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情绪认知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社交技巧.自闭症儿童在识别他人面部表情上的障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功能,成为鉴别自闭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自闭症儿童情绪认知能力的测评开发有助于对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有的研究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揭示儿童情绪认知的特点和规律,但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的测量涉及较少,有待进一步尝试和探寻.  相似文献   

8.
心理理论缺失假说、执行功能障碍假说、中央统合不足假说是比较成熟的解释孤独症儿童障碍表现的三种认知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对孤独症儿童的多种行为特征作出较好的解释.我国对这三种理论的关注日趋增加,且已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在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中央统合功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并试图发现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情绪的研究中,具身认知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认知心理学观点,它认为情绪过程中混合着包括肌肉、神经、大脑皮层等身体变化,身体的变化可以显著的改变情绪或者和情绪相关的认知、决策等过程,并且表情、身体姿势等也是情绪形成,情绪的理解,和情绪识别等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并且会影响个体的选择偏好,决策,和语言理解等行为。  相似文献   

10.
智障儿童在情感发展上表现出发展迟缓、不稳定、自控力差、情感体验不深等特点,常常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通过对一位中度智障儿童情绪情感问题的个案研究,分析了生理、心理和外部三个方面的产生原因.提出以理育情提高认识,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和相应干预的解决措施,以期帮助智障儿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11.
基于韵律变换的情感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由情感变化引起的说话人识别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情感说话人识别系统.首先,通过引入情感识别作为前端处理模块,对中性语音和情感语音进行分类.然后,对情感语音进行韵律修正,分别采用高斯归一化、高斯混合模型(GMM)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等方法建立情感语音和中性语音的基频映射规则,并根据平均线性变化率对时长进行了修正.最后,对韵律修正后的情感语音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情感说话人识别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情感说话人识别的性能,识别率相比传统方法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通过基频和时长修正的情感语音更接近于中性语音.  相似文献   

12.
情感识别是情感计算的基础,为了促进视觉情感识别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文章定义了教育视觉情感识别的概念,随后从技术视角分析了面部表情识别和肢体动作识别的三方面内容,即特征提取方法、分类器算法和常用数据库。此外,文章构建了双模态教育视觉情感识别模型,以解决单一模态的情感特征不能充分表达学习者学习情感信息的问题。期望这种更全面的模型,能为未来教育领域学习者情感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考察莫扎特音乐以及不同诱发唤醒度和不同情绪类型的音乐对3~5岁幼儿面部表情(高兴、悲伤和中性表情)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同是高唤醒度正性情绪的音乐相比,具有高结构性和周期性的莫扎特音乐反而会对幼儿的表情识别产生干扰;而聆听低唤醒度负性情绪的音乐有利于幼儿大脑达到适当的觉醒水平,进入适当的情绪状态,从而对其表情识别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面部表情辨别和实际情境下的情绪认知两种实验任务测查了95名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每种具体情绪的发展模式不同;(2)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情绪情感会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良好的影响;认知是情绪的基础,要通过改变认知策略来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以健康、乐观的心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在线学习中存在的“情感缺失”现象,该文结合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提出一种具有情感状态评价和教学流程再造功能的在线学习系统模型.本原型系统利用表情识别和疲劳状态检测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情感识别模块,该模块注重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情绪情感,较好的实现了情感状态评价功能,增强了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互动,为在线学习系统动态地进行教学流程再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a resurgence of interest in the powerful concept of emotion in current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This article calls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conceptualisation of a triadic schema for theorising the location of emotion within a creativ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e schema represents emotion within three domains within current practice: Person, Process and Product. The principal focus of the article is pupils aged 5‐16 and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ualised schema withi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s represented by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tement of importance. The central hypothesis of the work is that greater recognition of an emotional dimension within a triadic schema ‐ developing emotional capacity in students to engage in a creative process (person); stimulating emotional engagement through appropriate learning contexts (process) and facilitating the emotional interfacing with outcomes (product) ‐ will help conceptualise the powerful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creativity and learning. Based upon an extensive synthesised literature review a schema, developed through abductive reasoning and grounded theory, ultimately conceptualises the overarching theme of emotion within a creative, learning and product‐orientated experience with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ges of England's edu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维情感空间的语音情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语音情感的正确识别率,在利用反映"激发维"维度信息的韵律特征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反映"评价维"维度信息的音质特征作为新的情感特征使用。再将韵律特征参数和音质特征参数结合并用于语音情感识别,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对汉语生气、高兴、悲伤、厌烦和中性五类情感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激发维"和"评价维"二维情感空间取得的情感总体平均正确识别率为84%,比基于"激发维"一维情感空间取得的识别率高出了12%。可见同时考虑从"激发维"和"评价维"二维情感空间进行语音情感识别,识别结果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情绪智力发展深受家庭情绪氛围影响,因此提高家长的情绪修养尤显重要。现代家长应从了解情绪特征、注意自身的情绪表现、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等3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情绪修养,从而给儿童树立情绪智力榜样,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in Elearning process and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onlin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we propose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motional states of students during Elearning sessions. Our objective is to ensure the abilit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motion Recognition, in an eLearning environment. Thus, we present an architecture of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Elearning System (EIES). With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utational probabilistic model of emotions, we proposed a Bayesian Network (BN) model to deal with emotions in E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handle the uncertain nature of emotion recognition process. In a second phase, we focus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emotion recognition in the Elearning systems by developing a simulation of EIES based on the BN model, able to predict the students’ affects. Consequently, we reached positive and promising results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simulated EIES based on the BN model of emotions predicts correctly the student’s emotion when an event occurs during an Elearning s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