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音乐》2007,(4):50-50
有史以来,被称为大音乐家的,绝大多数是神童,他们从幼年起,就显露出音乐的天赋。例如,莫扎特4岁就能在大键琴上分辨出大三和弦,圣桑4岁就与比利时著名小提琴家贝塞姆斯一起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人才最容易被猎头猎取呢?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呢?被猎头盯上了又该怎么办呢?很多人一提及猎头,多少会觉得有些神秘,不知道何为猎头。说得直白一些,猎头就是物色、发掘人才的人,既而把这些人才推荐到需要他们的企业里。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在他们看来是人才的人。所以,如果哪天你被猎头盯上了,那说明你已然成为一个人才了。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一般人才和顶尖人才的区别在哪里吗?金钱or专业知识?No,是他的“人脉”!也就是我们定义的人脉竞争力,即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脉网络上的优势。史丹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得出惊人结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相似文献   

4.
8岁的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但是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找到。答:伊拉克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呢?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呢?答:他们的文化跟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宁可被杀死后进入天堂,要记住萨达姆是残忍的统治者。问:他有多残忍?答:他对人民严刑拷打,滥杀无辜。问:我们在巴格达干什么?答:我们…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美国的强大实力取决于其特有的人才优势,尤其是众多世界级顶尖人才的杰出贡献,因而这些杰出人才的成才经历值得专门研究。作为美国顶尖人才的代表,科学泰斗、商界巨子与政治领袖大都出身中上层家庭,从而在成长过程中得益于良好的家庭背景。这表现在优越的经济资源与社会地位带来的正规教育与自我提升的更多机会,同时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商业意识与公益热情。这表明在崇尚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等社会价值观的美国,家庭背景与20世纪顶尖人才的人力资本形成大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正>相对普通高中来讲,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较差,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该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要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的厌倦心理这就要求对学生要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不仅要理解他们,还要真诚爱护,热情帮助、耐心教育他们。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思想上要实现两个认识的转变。1.什么是人才的认识。一个怎样的人才算是人才?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现在许多  相似文献   

7.
8 岁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 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有找到。 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 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使用呢? 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 伯呢? 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被杀 答:因为它的政府是我们的朋友。死,也不自卫呢? …  相似文献   

8.
圣胡安之夜     
我们是否还相信这世上还有纯粹的善良?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是否愿意无条件地为他们做些什么?善良与正义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它不仅存在于7岁孩童纯真的心里,也被"世俗"的成年人所保留。这世上总有很多人,愿意默默帮助我们,为我们的幸福而努力,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依然被善良与正义的光芒笼罩。  相似文献   

9.
8岁的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找到。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都藏起来了,我们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用呢?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呢?答:他们的文化与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宁愿被杀死后进入天堂。要记住萨达姆是一个残忍的独裁者。问:他有多残忍?答:他对人民严刑拷打,滥杀无辜。问:我们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什么最贵?是人才。"这一广为流传的电影台词通俗地揭示了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时代,事业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如何识才用人?历来被仁人志士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古人讲:"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举贤荐才,为政之要"。从古以来,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人才更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巨大动力。在社会各行各业的管理中,"人才开发"始终被视为管理之首,对人才的识别与使用也是考量领导力的重要标准,一个出色的领导必须具有慧眼识英才的本领,通过对人才的合理利用,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的快速发展。那么,在新世纪的学校管理中,作为领导者的校长们,他们的选才标准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做到任人惟贤,德才兼备的?如何给人才以施展才能的舞台,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这是学校管理的重大课题,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学校教育事业成功的保证。在本期中,我们特地邀请了一些校长谈谈他们在识才用人方面的看法与心得——  相似文献   

11.
12岁成为江西省十佳少年,21岁拥有属于自己的高科技公司,大三学生陆川已身价百万,他的公司旗下云集着顶尖人才。但是,陆川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从一个“模范学生”到迷恋电子游戏、厌学孤独,他经历了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的心灵磨砺,当然,他的父母也遇到了很多父母一样要遇到的烦恼。那么,陆川是怎么脱颖而出,成为西部第一大学生CEO的呢?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中外名家们在预测A股今年走势纷纷折戟沉沙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既然名家们(其中包括国际顶尖大师)都可以集体犯错,那么众多专家的关于股市的判断还有多大价值,我们还能相信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的建议?莫非真的如坊间流言所传:"股市无专家"吗?每个股龄稍长的人大概都听过诸如此类的故事:颇有些名气的行家  相似文献   

13.
浅谈华尔街投资银行与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琪 《华章》2010,(19)
在愈演愈烈的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断传来华尔街上著名投资银行的坏消息.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一向颐指气使的顶尖投资银行怎么了?他们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危机中无辜的受害者,还是咎由自取的肇事者?此次金融危机根源何在?我们从此次危机能得到哪些启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主要分析了华尔街投资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此次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并对投资银行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旨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什么中国高校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大师钱学森的生前疑问备受社会关注。今年高招,各高校纷纷推出实验班,目标直指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不仅培养模式有所改革,招生政策也与往年不同。  相似文献   

15.
按照绩效标准阐述了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概念,分析了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文中指出,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主观能动因素和客观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未来的人才标准有很多,其中越来越被大家公认的一条是:会学习.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高的要求:迅速高效地掌握知识.所以说,学习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未来的接班人,现在的青少年在校的学习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否在积极努力地学习呢?  相似文献   

17.
他,14岁;她,50岁;他们是师生,确切地说,如今,他们是生死相对的师生。为什么老师视如正常的批评,学生却为之轻生,为什么同一件事情,老师和学生却有大相径庭的看法?是哪一点,刺破了生命的底线? 几滴墨水,一条生命,是什么使这原本毫不相干的二者成为因果?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18.
小提琴家俞丽拿,以演奏协奏曲《梁祝》、排演女子四重奏和音乐教学成绩斐然而闻名中外。前不久,她又担任首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评委,并指导她11岁学生潘依琼获比赛二等奖,在一次叙晤中她向我们讲了比赛情况。她讲到了音乐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现在不少家长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的,要孩子学小提琴、学  相似文献   

19.
美国顶尖大学正在中国积极招收高材生,尤其是数理方面的人才;它们不惜提供全额奖学金,希望借此保持在美国大学中的领先地位。这些大学告诫本国学生最好加把劲,他们日后将面对外来学生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热电厂锅炉车间,有一个被员工们称为“我们身边的‘许振超'”、“锅炉守护神”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李建生。今年32岁,是一个模样英俊、技术顶尖的一专多能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