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意味着孩子们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这一转折尤其重大,好像在一夜之间,孩子需要从一个“玩童”转变为一个承担任务和责任的“准成人”,这对大多数的幼儿来讲并非易事,所以在一年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儿童很快会从盼望入学的兴奋中跌入害怕上学的恐惧中。小学每天都要为孩子们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为了使幼儿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们对幼儿记作业能力进行了有意识的培养。一、记作业能力的培养要从家长入手培养幼儿最初的记作业能力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  相似文献   

2.
陪餐的意义     
石一  陈熊 《学前教育》2020,(1):34-34
伴随着陪餐制度的实施,每天管理干部进班和孩子们一起进餐已经成为我园一日生活的一部分。既然"陪餐"已经成为孩子们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个部分的价值,包括且不局限于教育价值、对膳食工作的指导价值。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如果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小目标。  相似文献   

3.
董旭花 《山东教育》2004,(36):34-34
如果说上幼儿园对于儿童来说是人生路上的第一大转折点,那么升入小学对于儿童来说不亚于前者。这意味着儿童需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对于中国儿童来讲.这一转折尤其巨大:好像在一夜之间.孩子需要从一个“玩童”转变为一个承担任务和责任的“准成人”,这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讲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4.
戴巍 《早期教育》2005,(12):39-39
大班幼儿即将迈人小学,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日常生活中格外注重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生活柜”(为幼儿准备的存放生活、学习等物品的小柜子)就是我的措施之一。在使用“生活柜”的过程中.幼儿一些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相似文献   

5.
李娜 《成才之路》2014,(20):35-35
一、从生活点滴中渗透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很好地阐述了教育包含于生活之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平时我们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晨间幼儿来园时,我们除了要热情接待他们,还要有礼貌地和幼儿打招呼,引导孩子们也能礼貌地说声:“老师,早上好!”课间游戏时,常常能听到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生争执,这时候就会有幼儿来告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会向他们了解事情的经过,而不是直接批评指责幼儿,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交谈中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自己来解决问题,以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们就知道怎么做了。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要和幼儿成为朋友,错怪了幼儿要主动说声“宝宝,对不起”,幼儿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你真是个能干的宝贝!”静下心来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多拉拉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二、选材内容需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有一定的兴趣,如有趣的磁铁、水、豆子、小汽车等等,教师可以从这些东西人手,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兴趣。在活动课“有趣的气味”中教师提供了很多的小瓶子,瓶盖上戳一个小孔,让幼儿闻闻,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了避免幼儿从颜色上面进行区分,可以在瓶子的外面包上漂亮的彩纸。幼儿边闻边议论:“这个是?  相似文献   

6.
孙雯 《山东教育》2002,(12):62-62
一、树立新观念,正确地看待孩子在幼儿教育中“求异”被上升为教育目的,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教师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但有的教师受旧观念的影响,喜欢幼儿规规距距,顺从听话的“乖”幼儿,不喜欢“淘气”的幼儿,实际上“淘气”是儿童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的反映。幼儿淘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往往会给教师带来“麻烦”。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淘气是他们思维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正确看待幼儿,给予淘气幼儿以理解和宽容,以保持…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发展至今还应该注意些什么?近来,笔者通过对“幼儿结构能力培养”之研究得到感悟,让孩子们、学生们走出校(园)门,到大自然中去,多接触自然物,仍是当前各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重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最近笔者通过对幼儿后各级学校的再调查与了解,仍以为联系实际少,时至今日接触大自然及自然性物体不够,仍是学校教育中之弊端,幼儿教育是这样,小学、中学亦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付秀芝 《教学随笔》2009,(12):25-26
一、如何界定“学前班的小学化”? 学前班“小学化”,指的是在学前班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二是在知识学习上,以读写算知识为主,把幼儿和小学生放在同一起点上来要求,每天都要做作业,写汉字,注拼音,还要学加减法,每星期都要考试。  相似文献   

9.
有趣的树叶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现在正逢秋季,本着对幼儿能力的培养,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以随处可见的树叶作为探索、学习的对象,让幼儿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附带着一所幼儿园。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笔者发现,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升人小学后,其生活内容由以玩为主向以学为主过渡,虽然笔者所在小学的幼儿对学校环境非常熟悉,但他们对老师、对学习生活是陌生的,这就使初入小学的孩子们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茫然、胆怯,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1.
干丽英  钮鹰 《早期教育》2001,(15):29-30
生活中的科学是指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内部所蕴含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在南师大教授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启动实施了“生活中的科学课程研究”这个课题。旨在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的有趣的科学现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科学为教育内容,引导幼儿经历“生活”,扩充幼儿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上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有能力的人首先需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较早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进入小学大有裨益,也有利于较早培养幼儿自信心、责任心、自尊心等良好的品质,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家长要时常给予孩子们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专家指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期是在学前期。因此,主要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旭 《今日教育》2007,(4):47-48
幼儿美术教育最主要的落脚点是以培养幼儿基本技能为主,还是以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这好象是个很简单的问题:都重要,最好两者兼顾。答案放在培养一个美术学生的过程来看,这是对的。因为,学美术的过程,最终都是技能学习、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一个结合学习过程。但站在一个美术初学者角度,尤其是美术教育启蒙阶段——幼儿美术教育阶段,这就有个值得注意的教育方向侧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双爱”教育的活动中,我们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利用“附设”的条件,巧借小学开展史情教育系列活动之东风,有选择地参加小学低年级组织的一些活动,使学前班的“双爱”教育内容更丰富。一、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爱国旗,唱国歌。小学每天都举行升国旗仪式,让学前班幼儿也直接参加升旗仪式,让他们在隆重庄严的气氛中渐渐明确升国旗的意义,并通过常识教育活动进一步认识国旗,国徽,懂得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另外,每天倾听小学生唱国歌,孩子们只要一听到国歌声,便能说出“这是国歌”,并学唱国歌。在这基础上,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为此而感到自豪。二、在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活动积极参加。如“历史故事会”,“说  相似文献   

15.
幼儿在刚刚走进幼儿园后,离开了父母,会有很多交往方面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加强对幼儿新生的交往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逐步加强主动性,拥有正确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4~5岁的儿童最喜欢玩角色游戏,但是每次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我都会觉得很累。主要原因是每次游戏开始和结束时幼儿总将一大堆积木推来推去,一些调皮幼儿甚至还睡在积木上面。孩子们搭一个“家”的时间比真正游戏的时间还要长,“娃娃”也没时间照看,“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每次游戏结束收拾时,孩子们又总喊没玩够,于是常常边玩边收,收得很慢。所以我不得不从这“家”窜到那“家”,帮幼儿搭、收,十分累人。如何既让幼儿玩得尽兴,又让他们遵守时间和整理上的要求呢?为此我尝试了一些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先提要求。在游…  相似文献   

17.
创设平行班幼儿互动开放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的环境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以幼儿为主体,能与幼儿互动“对话”的环境创设,能极大地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环境有很多不足,如幼儿的活动范围较小,幼儿接触交往的伙伴较少,而频繁地更换或增减环境材料,一是增加了教师和幼儿的工作量,二是易造成资源浪  相似文献   

18.
对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张秀汝大班幼儿即将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生活、活动内容及环境等,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使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这个新的教育阶段,努力减少幼儿入学的“坡度”,这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园生活与小...  相似文献   

19.
赏画风波     
《学前教育》2007,(2):30-31
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请孩子欣赏《绿垫圣母》(画面内容为圣母抱着婴儿)。当教师问道:“小宝宝在干什么?”孩子们的回答纷繁多样:“在喝奶”、“在望天空”。而一个幼儿则答道:“在抱臭脚丫。”顿时,引起了全班幼儿的哄笑和兴趣,大家围绕“臭脚丫”不停地谈论,带班教师一时没了主意,这可是世界名画啊,我要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这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 能力。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个字:“看”、“说”、“想”。  一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