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汪洋 《广西教育》2012,(10):46-47
新课程改革虽已经提出了十年,但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却仍没有摆脱传统的作文应试教育的模式。如何使农村语文教学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就要求农村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特别是转变作文教学观念,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使作文教学与农村的社会生活、环境特色联系起来,让学生写出具有农村特色的“绿色”作文。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语文教学分为阅读和作文两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翼.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热点,而在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以抽象的说教代替思想感情的内涵,严重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心理的需要,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灵性的启迪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写作能力是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们写作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写作技巧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学生们的作文出现了很多的模板,由于学生们不合理的套用,导致语文作文出现了“空”“假”“大”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极大的分值,也促使教师更加重视作文教学。因此,众多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也促使教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在应试作文面前丧失了话语权。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检阅。语文教师应该更加重视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正使作文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会、教好学生作文,对其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是当前农村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除了与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智力水平有关,还与学生写作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密切相关。作文的本质特点是通过语言文字再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得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情感可言.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必须要学生有感而发,抒情而写.只要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倾诉的欲望,一种如释重负的享受.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作文教学一直都占据着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个体的自主体验以及情感的自由宣泄,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十分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似乎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究竟如何才能突破束缚,  相似文献   

9.
<正>一、当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应试教育过于生硬应试教育在我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深远地左右着教学工作中的走向。初中语文教学不得不围绕备战中考而展开。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初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考高分",更多的是传授一些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忽视了实际应用。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多学生作文都是生拉硬套,立意、措辞相对生硬古板,仿写的内容相对较多,极大程度地限制  相似文献   

10.
范道钦 《教师》2014,(25):94-95
正现行的作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作文教学。由于在教学思想上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痼疾,现如今的小学写作教学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然而小学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培养语文素质的主要手段。而小学生的语文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学习中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囿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谈作文就色变,尤其是广大农村小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更甚,习作水平"惨不忍睹",直接制约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多措并举,要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师生,立足课堂和教材,进行学科渗透,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素材,使学生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12.
张改霞 《课外阅读》2011,(8):297-297
作文教学足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义就头痛。如何从这种常规作文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作文贴近学生牛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随笔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祁小芹 《青海教育》2007,(11):27-28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满足于就知识教知识,就篇章讲篇章,把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从观念上归之于纯粹的作文教学的训练,有意无意使语文各部分教学与作文能力培养割裂开来成为两张皮,使得语  相似文献   

14.
曹长顺 《语文天地》2013,(17):56-57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农村高中。近年来,笔者利用一切学习培训的机会,与全国多地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发现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语文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偏重学习成绩,忽视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人格精神的养成。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通过营造文化氛围,结合作文教学,选择认同对象等途径,促进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而作文批改是农村教学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水准来要求学生,将学生习作说得一无是处或改得体无完肤,导致学生才思被挫伤,兴趣被压抑。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批改,使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握作文批改的相关原则,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注意发现作文中存在的点滴优点,予以肯定和鼓励,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7.
张玲 《考试周刊》2014,(9):56-56
<正>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一些学校的作文教学过于强调程式化(特别是农村小学),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如何写开头、如何展开、如何写结尾,总是拿一些例文给学生仿照,使得学生常按照老师的思路写,使作文迷失自我,丧失个性。这样的写作教学不仅阻塞了学生的思路,还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小学生害怕写作及作文缺少真实性的原因1.教师缺乏对整体教学的理解。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称其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反映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称其为教学难点则是因为经过了无数语文教师的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转变以往重技巧轻思维,追求应试教育、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认识与思想、语言与思维的综合反映。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作文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与阅读相结合,与勤练相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少,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作文质量差。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言的服务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  相似文献   

20.
李宁选 《甘肃教育》2010,(13):59-59
当前作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过分强调共性,语文教师唯恐学生的作文不符合阅卷评分的标准,担忧学生的作文难得高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打破这个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桎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个性化,所以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