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一门具有欣赏性的艺术,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将音乐学习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结合起来,使他们内心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无尽的向往,情感更丰富,逐渐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化的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提上日程、付诸实施。其中对审美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逐渐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音乐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态,是一种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中年级的学生已逐渐具备审美的能力,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现阶段音乐教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高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慧 《小学生》2023,(7):121-123
在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中,音乐所占据的地位尤为重要,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审美认知能力提升,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小抓起。因此,要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本文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审美能力是指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情感体验过程,它主要受到一个人的认知特征、生活状态的影响。因此,在农村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必须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此外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也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杨惠莲 《亚太教育》2020,(4):124-124
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发展使得美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完善地认识现实世界,懂得欣赏与感受生活中的美。其中,语文课程本身便是我国的汉字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字表现,本身便蕴藏着深厚的美育资源,便于小学生借助前人智慧认识世界。本文将从以朗读引导学生体验语文课程的韵律美、以阅读引导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文学美、以德育引导学生体验语文知识的人性美三个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利用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人类所向往与追求的,音乐是表现美的手段,它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精神上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的丰富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美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结合自己的教研活动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审美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审美思维;(3)扩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音乐视野;(4)问题带动思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我国各个层次教育的主要理念都已经转变为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美术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美感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此,首先简要分析了当下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意义,其次提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合理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探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旨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为广大同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小学音乐课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从注重经验到培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尝试树立新思路,增强学生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具有完满品格的社会人。因此音乐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了解音乐,走进音乐,传承音乐。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师在教授音乐时一定要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不单纯是某一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音乐的本质,在音乐领域全面发展,才是音乐教育最基本的任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毕静 《考试周刊》2016,(12):183
教师在上音乐课时要认真分析音乐要素在描绘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听懂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美、想象美、创造美。通过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领会、体验、感受、想象,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审美能力是当下高校学生必备的素养,有助于他们甄别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高校作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载体,理应将审美能力作为关键的培养目标。对此,文章将以音乐教学为对象,从高校音乐教学的真实经历入手,对加强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总结和概述,在充分了解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围绕着统筹兼顾、打稳根基、勠力创新和拓展延伸等多个关键词,从制订培养计划、完善课程结构等多个层面,确定培养高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教学情况会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在实践中,要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视力度,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得学生可以保持纯正的心理,促进小学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孕育美、赞颂美”。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音乐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鉴赏、创造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对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音乐作品,对音乐的主题、音乐的题材、体裁、风格、音乐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学习体验,挖掘音乐美的表现内涵,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人们将各种情感寄托在音乐中,用音符表现人间的喜怒哀乐。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音乐可以洗礼人的灵魂,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高中音乐课与其他科目比起来显得有些无关紧要,很多学生和教师单纯地把它当做一门娱乐课,投入的时间、精力都非常少,更加不会想到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先天的差异,但是通过后面的培养,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曼菲 《新疆教育》2013,(8):108-109
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主,以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出发设计音乐的不同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体现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忽视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问接感知的抽象形象,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彤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音乐教学中,学习、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审美观能够让社会风气得到积极的改善,对于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教学则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能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是美术课程的初级阶段,能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以美的体验,本文围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