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普遍缺失,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校、企业自身价值取向的原因;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养成既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也需要一定的政策措施作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联合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校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据悉,这项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项目四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培训主动性不强、培训内容设置与专业相关度不高、职业培训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培训考核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增强培训课程与专业相关度的设置、打造职教集团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教师培训企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对策,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L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针对实践课程中存在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实践课程配套资源缺乏、实践基地合作不够深入和教师实践(训)培训欠缺等问题,结合"学习产出"模式(OBE)提出优化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整合实践教学配套资源、打造校内外"实践共同体"和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L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针对实践课程中存在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实践课程配套资源缺乏、实践基地合作不够深入和教师实践(训)培训欠缺等问题,结合"学习产出"模式(OBE)提出优化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整合实践教学配套资源、打造校内外"实践共同体"和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基本素养、专业素养、社会服务能力、拓展能力、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及培训途径的问卷调查,得出职业院校教师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真实的企业顶岗实践和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才能提高其职业素养与能力,从而解决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层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教师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知识观的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地位逐渐被认可。研究者认识到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专业教师表征现象的扎根研究,归纳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具有经验、策略、风格等不同层次。基于此,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策略,即在"经验习得—形象表现"中提升经验性知识的表征能力、在"工作过程整体把握—问题解决"中提升策略性实践知识的表征能力、在"个人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创新"中形成教学风格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8.
季敏 《成人教育》2015,35(3):48-50
参与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师跨界的应然走向,不仅可以克服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学科化的弊端,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双师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还可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职业教育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师企业实践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推进职业院校校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职业学校教师缺乏、学历较低、职称等级低于国家标准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师薪资待遇、联合高校培养、建立学习型组织、健全培训体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实践培训是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企业实践培训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教师参培主动性不足、规范化薄弱、培训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梳理企业实践培训过程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间关系,将零散的要素统整,以理念、制度、方法三维向度为分析框架,探索建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式,并通过实践应用不断修改完善,不仅利于企业实践培训经验的理性概括,丰富职教教师培训理论,还对推动"江苏模式"的实践,促进培训成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学习具有实践性、情境性、自主性与反思性,是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内在动力。职校教师的专业学习,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师的管理经验、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当前职校教师的专业学习却存在氛围不佳、动力有限、通道不畅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强化教师专业学习意识、提升领导的学习能力、打造专业学习共同体等路径,助力教师的专业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期12周,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在国家级培训基  相似文献   

14.
培养合格教师、培训在职教师、研究教育问题、服务中小学和教师,是师范大学的基本功能。作为师范院校要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创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基于此,致力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从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构建教师培训开放体系,坚持研训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初步形成了"1+5"师德提升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开发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标准,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体系和结构的客观需求,为实现产业发展与专业教学需求匹配提供了根本保障,对促进职教师资队伍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职业分析理论、能力结构研究范式为理论依据,坚持“职业性”与“专业性”并重、“师范性”与“实用性”结合、“科学性”与“示范性”融合的原则,遵循标准开发程序和标准开发逻辑的技术路线,聚焦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需求、专业教学能力提升要求,关注教师企业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模型建构为核心开发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标准。该标准具有本土特色、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成果转化、形成开发平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构成及其表现形式,结合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朱炎军 《江苏教育》2022,(68):16-20
职业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嵌入多元化的制度场域中,其背后隐含着政府的政策逻辑、职业院校的治理逻辑、企业参与的理性逻辑,3种逻辑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职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化困境。因此,需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制度的顶层设计,并构建新的制度逻辑,以达成企业实践能力发展多重制度间的逻辑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重视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职校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关键要素。从国家层面来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正趋完善,涵盖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体系、实施教师培训的各级各类培训基地、五年一周期的"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构成了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制度供给。但是制度设计中的"管理主义"取向,致使制  相似文献   

19.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合理科学的培训设计应当针对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工作方式与职业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方式与职业能力存在正向增长的关系,所获得的关系线型图为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的专业师资分为两大类,即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课教师和承担校内专业实践课教学的实践课教师.由于"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学中占较大的比例,学生实践课教学主要由企业或手工业协会培训学校的实训教师担任,所以职校的实践课教师只占很小比例.因此,合理的专业理论课师资培养模式就成为德国职校教学成功的关键.近年来,IT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世界与劳动世界的结构改组等,要求能把新的技能需求迅速贯彻到培训过程中去,以便更好地从培训过渡到就业,由此也对专业理论课教师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德国职校专业理论课师资的培养模式也随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