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琦玲 《考试周刊》2014,(20):135-135
作为一门初中阶段基础性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对于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习得与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人文性分析,针对如何以该课程为依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内涵与修养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对于初中阶段的人文教育与学生教育工作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令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涉及历史学科的是《历史与社会》。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三大主题及相关学习内容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当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民族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如何让它的人文性发挥得更好,如何让它的课堂更有人情味、更具吸引力,这是教师在积极探求的目标。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历史与社会的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强理念的更新,注重方法的改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人文性研究,探讨了初中历史人文性教学的作用和如何进行人文性教学。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课程,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一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及唯物史观有初步的掌握。并在历史学科的熏陶下,增强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本文探讨了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军民 《中学文科》2009,(18):78-79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巨变的世纪,随着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的社会化和文化的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使知识的全球化、多元化进程不可阻挡。为了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所必备素质的一代国民,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应运而生。这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新的综合性文科课程。因此,如何很好地将综合的学习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广大教师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相关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初中生的文化教育工作。在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因为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存在着特殊性,在对历史与社会进行教学时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课堂的趣味性更高,使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依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特征,对原始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优点以及不足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历史与社会本身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强化对教学设施的应用,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适宜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都能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德育教育和素质培养更是校园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至此新课改理念被提出,其中的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工作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也就此进行分析,提出初中历史课堂中,人文素养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览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我认为与以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增强了人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性发展,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化陶冶  相似文献   

11.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侧重个人的精神价值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后者则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二者和谐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完整人格的和谐成长,进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人文性。新课程就特别注重达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建构一种人文的“历史与社会”教育。在现实的教学中该如何落实人文教育?本文试就思想认识、教学方式、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25):159-160
初中历史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师利用初中历史这一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综合性人才。但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初中历史教师必然能够立足于历史教材,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通过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将简要分析利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意义、我国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素养的主要途径,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汉语母语教学中的概念,其本体是以文化素材体现人文精神的口语和书面语。人文是语文教学涉及到的文化素材,人文性是人文蕴含的精神内涵。明确语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语文与人文及人文性的关系,对于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材编纂和语文教育政策的研制具有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川 《天津教育》2020,(17):121-122
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原则,其后明确了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以此推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当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应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怀现实社会问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应有的放矢,应体现人文精神、应具开放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创新,在体验中感受乐趣和成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情感和实践能力。文章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也因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应用而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鲜明的变化。本文从更新教学理念、比较式教学、添加式与发现式教学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推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精准教学的实现,旨在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改善课堂教学成效,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水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核心 ,进一步更新理念 ,调整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手段 ,讲究史学观念的多维性、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思维训练的灵活性、学科内容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初中阶段对学生有很大提升作用的学科,历史与社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修养,并且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国家的历史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高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让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