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英语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课题组在课题立项以来对于英语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我们在校本教材使用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策略,本文是该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课题简介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区域推进与有效实施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本课题以县区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层面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城市、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的设置践行了国家实行课程三级管理的理念,体现了不同学校所在的地方特色、开发者的学科背景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闽江环境保护为例论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育》2006,(3):F0002-F0002,F0003
许芬女,汉族,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现任教于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并兼任高中地理教研组长,高级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2002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国家级二等奖和东北三省一等奖,并发表在《教育科学杂志》(第12期);编写的教学设计和说课均获黑龙江省一等奖;研究的课题《“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被确定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负责并组织开发的《旅游地理》校本教材在黑龙江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阶段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参与…  相似文献   

5.
<正>乾安县让字镇中心校校承担了吉林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作为项目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子项目主持人,我带领子课题组成员探索、建构了与学校条件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给予了有效的补充。逻辑思维训练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之一,使用的是我校自  相似文献   

6.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中小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地理校本教材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课程内容应试化、课程实施流于形式、课程评价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文章基于镛城旅游深度开发实践,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体系构建、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总结,旨在激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热情,并通过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8.
吴邓 《广东教育》2005,(12):42-43
2001年,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课程资源的空间扩展到了校内、校外、网络等多维空间,再一次扩展与深化了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改变了课程资源仅围于教材的片面认识,给校本课程开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003年,我校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拟定了《信息化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实验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促进地理教师的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申报了河北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秦皇岛市高中地理"地方性课程"的开发研究》并展开了研究,本文即科研任务之一。一、课程分析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属地方性校本课程,是一堂理论与地方实践相  相似文献   

10.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高中课改转型期的一个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为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撑和实验的平台。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地理跨学科实践活动可有效提升学生地理跨学科实践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文章就如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校园,开设基于学生地理跨学科实践素养培养的特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芜湖市第二中学地理跨学科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情况,以“探秘校园里的景观石”实践活动为例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它是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充分体现和发展学校的个性与优势。2002年以来,我校以镇江的山水、民俗、历史、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为题材,以“传承名城文化,品味历史经典”为主旨,以组织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充分调动学校已有资源,师生共同参与,初步开发建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镇江风情》系列校本课程。 回顾一年多来建设与实施校本课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育》2010,(5):F0002-F0002,F0003
李依铭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科主任。长期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地方及校本课程开发、高考地理备考和教师培训等工作。《厦门教育》副主编,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地理)专家组副组长,省高考地理课题研究组成员,厦门市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4.
王骋 《宁夏教育》2013,(12):16-16
从2007年开始,笔者尝试设计开发编写适合学校实际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校本课程,先后开发了《物理前沿与物理学家》《物理与生活》《趣味物理实验》等课程。通过七年校本课程的实践和不断改进,虽然能体验到实施校本课程带给师生的收获,但笔者通过观察以及与其他教师交流访谈发现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确立《生活与地理》校本课程目标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对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实施过程起决定作用。课程目标的构建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  相似文献   

16.
徐立丰 《江苏教育》2022,(27):66-67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应高度重视,开设与之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我校已开发了较为完整且跨学科的“解读‘东坡文化’的学科钥匙”校本课程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课程标准,我校尝试设计开发了“茶文化与地理”校本课程。一、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地理学是生活化较强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金山中学以市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STEAM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抓手,来推进校本STEAM课程的开发,在STEAM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介绍STEAM校本课程开发的缘由、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形成的STEAM校本课程群以及STEAM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STEAM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为核心素养的校本化理解、转化和表达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15年创办以来,围绕“让学生享受最前沿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格调高雅、学业优良、体魄强健的合格公民,成为学校办学的追求。一、策略选择:源自需要(一)夯实“秀”校本课程研究基础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秀”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确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部署分工,分头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理课堂开放性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校本课程与研学课程不断交融,促使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快速发展。但因目前的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缺少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关注,使得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研学课程间的关系尚不明晰,降低了师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文章以《海盐文化》校本研学课程开发为例,分析了地理课程标准在校本研学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步走来。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成为当前教育生活中的亮点和热点.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教育工作必须正视和认真研究的难题。作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实践在第一线的开发主体,本人结合2005年5月底在本校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研讨会的内容和主要精神,浅谈其中“五个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以期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