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生命成长中有许多缺憾,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儿童一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成立了各级各类组织,构建了全方位的爱心网络;为留守儿童配置了专用活动室,打造爱心阵地;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倾注更多的关爱;带留守儿童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生命教育"是促使留守儿童认识与热爱生命、尊重和珍惜生命、提高其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加强和改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如何能够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呢?当我们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将属于儿童的自由和权利归还给儿童,用生命去体验生命,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融入幼儿园课程时,儿童的幸福就在他们愉快的游戏、专注的眼神、清脆的笑声中。当生命在自由的生活中快乐地生长时,儿童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生命教育"作为一种能够让留守儿童充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且又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得尤其重要。在农村积极地展开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留守儿童得以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留守儿童自残行为有了蔓延的趋势而且极具危害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残的因素很多,有学习压力、感情因素、家庭贫困、父母关系等,家庭教育缺位和贫困是主要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留守儿童漠视生命,缺乏生命意义感导致的,所以,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毛云 《辅导员》2015,(6):37-38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守儿童人数逐渐增加。这给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丁所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调查发现,全校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面对留守儿童淡漠的家庭教育、残缺的亲情呵护,如何让他们幸福地度过这段特殊的人生历程,怎样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引发了丁所小学全体教职工的思考与实践。为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农村初中往往缺乏生命教育这一方面的教学。由于农村教师没有生命教育这方面的意识,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缺失生命教育这一现状,教师通过分析当今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现状,探索总结在农村初中顺利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保障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生命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问题突出、价值观念扭曲、生命健康堪忧、学习成绩较差、营养状况不良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缺位、家庭教育缺失和社会教育缺乏。为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生命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层面合力寻找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9.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目前的学校教育除了较多的关注知识教学之外.在生活指导教育方面的缺失是很严重的。实施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教育,尊重人的生命成长和个体存在,并为人的一生健康幸福奠基。为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应更加关注生活教育,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正确及时地在价值观及思想认识上的引导和帮助,相关的生命意识以及安全常识不足,意外事故频发,生活危机频现,生命面临危险。由此,其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急需关注的特殊群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中出现的生命问题,探索在当前家庭生命教育缺失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前提下,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责任主体应如何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整个儿童群体当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往往就会造成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的影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缺失家庭教育往往会使得儿童在性格以及意识上的发展走歪,出现漠视生命、孤僻、偏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当下大多数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对儿童意识与性格的塑造以及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运用在实践当中,使生命意识得以在广大留守儿童群体当中渗透,让留守儿童塑造正确、完好的性格与意识形态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是目前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生命     
昨夜,有许多生命飞走了,飞到了天边,变作了星星。今夜,依然会有许多生命飞走,他们又回到那上帝掌管的世界中。落叶归根,当他们诞生的那一天,就已注定会离去。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是多么的幸福,让我们拥有了真爱,读懂了人间的美丽。生命是多么的悲哀,让我们明白了痛苦,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抓住生命,便可得到幸福,流失生命,只可得到悲哀。有谁能安排自己的生命,又有谁知道我们明天在哪里。不要与生命游戏,因为最终失败的一定是你。生命的茶水,只有尝到苦涩,才能品出香甜。幸福的人们,不要白白在世上走这一遭。 我们费尽心思去解读生命的…  相似文献   

13.
敬畏生命     
想必你见过这样令人心醉的场景:明媚和煦的春光中,在远离闹市的一块青草地上,一个学步儿童脸上洋溢着幸福,迈着稚嫩的双腿,走向一朵无名的小花……那一刻我好感动:这就是生命!你可能知道“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但看到这一幕,也许你会明白尊重儿童莫不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伟大,让我们惊叹造物主的杰作。那刚还在襁褓中酣睡的宝贝,转瞬间却又蹦又跳。他们或许不懂得生命,但他们代表着生命。成人已失去了这份敏感,有意无意中漠视着生命,也许成人的生命中已有太多的负累。如果上苍让我重新在这世上走过,我愿把生命定格在童年。童年里的生命,天真…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学校里的特殊群体,心灵关怀缺失是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学校德育质量观由关心成绩转向关怀心灵是农村学校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应然选择。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意味着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积极的情感反应,激发和唤醒他们内在的生命力量,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度过留守生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往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和共时态的视角,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不同生存境遇的"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着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文化适应及社区适应等社会适应问题。应通过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不断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校关怀:打造"留守儿童"成长的生命绿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关怀的缺位,阻碍了身心的正常发展。学校应该填补留守儿童家庭职能的空白,让学校关怀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一方生命成长的绿洲。  相似文献   

17.
李伟龙 《考试周刊》2015,(16):164-165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自伤、自残和伤害他人或心理不健康的人数逐年升高,因而针对他们开展的生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做好农村小学生命教育可从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进行课堂有效渗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专题教育及做好家校联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央视春晚,关于留守儿童的一则公益广告,真实地表现了当下大约6000万留守儿童企盼团圆、渴望幸福的心情。身为一名农村学校的班主任,我深感责任之重。面对班上那么多可爱的留守儿童,如何让他们感受被爱的幸福,继而学会去爱别人、爱生活、爱学习,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幸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校幸福成长,成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义务。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们教育者必须义不容辞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幼儿园老师,我每天都和幼儿生活在一起,伴着他们成长,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随之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在小小年纪,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关注和呵护,心理上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