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思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为不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这一观点对中国的教育曾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这一理念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用以探寻"教为不教"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为了培养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课程更要得到创新和改革,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智慧"教为不教"在教育界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效果不够理想,部分中职学校十分重视技能教育,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来说,若学生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与习惯,难以做到与国家携手共赢。中职生技能水平不高,可以利用技能培训提升,但思想道德品质出现偏差则无法补救,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1])。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教为不教"理念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更好地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先教后学"教学思维是在强调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受到赫尔巴特等教育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教学思维,这种教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益,但忽视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先学后教"教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思维虽然引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要素,但没有实现课堂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先学后导"教学思维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行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互相契合,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把"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栾传大教授针对有些教育科研部门脱离教育实际和对教育科研重视不够的问题,在他的《教育科研兴教论》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教育科研兴教"思想。该思想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本文拟对科研兴教思想的实践价值做一简要的阐述,以谋求学界同仁对该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扩大共识。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41):91-92
如果将灌输式教育比喻为"给",将学生自主学习比作为"取",那么,很显然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看,学生自己"取"要远比教师"给"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所以,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笔者非常认真地展开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更好、更快发展。以下笔者就来结合自身教学的数学学科,谈谈如何落实"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王东 《考试周刊》2010,(16):109-110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主旨。他的这一主张准确地说明了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理清了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这一思想不仅对汉语教学,而且对于我们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真正的目标,正确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这一教育思想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伞状"学→教间性"模式是以"教、学双主动"为"伞柄",以"教-学-考-研-做"为"伞骨",以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为"伞面",多条分支共同构架的伞状教学模式。从大学生视域探析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教、学双主动和教、学一体化,有助于进一步推行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旨在阐述数学教学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的教育理念下,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强化学生的数学交流,并最终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三教"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诗教哲学与朱熹诗教哲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诗教哲学是一种本体论,是探求人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朱熹诗教哲学是一种认识论,学<诗>就是"明天理"的认识论.孔子诗教的过程是开放的,其哲学价值是追求个体人格的发展;而朱熹诗教的过程是封闭的,其哲学价值是致知文本蕴含的道学.孔子诗教哲学表现出海纳百川的气魄,而朱熹诗教哲学则有点杞人忧天的伤感.孔子诗教哲学是一种语录式思想.不利于生成系统化的教育功能;而朱熹诗教哲学是一种结构化纲领,有利于引领文明发展的自觉化方向.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是指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学要在自由的情境中进行,强调学习者的自觉领悟,他反对过多的说教,主张一切要顺应自然。"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树立"交往"的师生观,教师以身作则和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少数学生拒绝教育的现象。"拒教"现象具有原因多、现象复杂、方式微妙、不易察觉等特点,分析拒教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觉要求,也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对拒教现象的种类、拒教的危害及控制和消除的研究,将有助于学生从"拒教"到"自教"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很重视《诗》的教育,第一个提出的"诗教"思想,开创了"诗教"的先河,因此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孔子把《诗》作为学生的基本教材,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是在教的原则和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在今天,继承和发展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院校学科体系建设狭隘视野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言教高度职业化的事业,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立状态,进而无法承受国家和社会对这一工作的厚望之重。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是言教和行教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性问题:没有言教,行教必然丧失其发展的方向;没有行教,言教必然成为脱离实际、高度职业化的空洞说教。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和失败的历史看,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行教与言教吻合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评教"工作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评教"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确立科学合理的评教方式是保证评估结果有效性的前提,而科学合理应用评教结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15):121-122
"教为不教"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各种教学方法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当前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学生自身提升身体素质,教师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教为不教教学理念出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探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不仅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时也高屋建瓴地启示我们思考教学的策略,即如何"教"才能实现"不教"的目标呢?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结合教学案例和反思,旨在阐释语文教学中"教"的策略,以期与同行们一起商榷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天台宗是中国化佛教第一宗派,其理论奠基人是隋朝智顗.目前很多人认为智顗的判教思想是"五时八教",本文重点考察智顗的判教思想,认为智顗的判教思想并非"五时八教","五时八教"是到湛然时期才正式被确立为天台宗判教体系的,智顗的判教思想不能用"五时八教"来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