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彩霞 《考试周刊》2012,(74):139-139
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教学基本功能之一。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马春凤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心理成分。思想品德课所阐述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都是...  相似文献   

3.
舒冶 《教师》2019,(15):87-87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塑造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育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文章紧紧抓住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探索有趣故事引导、正面榜样影响、学会换位思考等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乐于接受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熏陶,自觉践行思品理论,学会向善求真。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具有革命的理想、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起码的辨别是非、抵制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打下初步基础。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思想性。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为了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促使他们立志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以,这门课的思想性和共产主义方向性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思潮,对于青少年也会引起反响。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向孩子们进行教育和解释。应当使他们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新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与其他学科相比,其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只有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丰富其情感体验,才能使其感悟和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促成学生的道德践行,最终实现本课程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品德与社会和思想政治两门课程之间的衔接,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体现出学科特质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门课程在现实中也面临着困境,不仅表现在学科知识被动获取与道德能力主动增强之间的错位上,而且表现在思想品德作为课程体系的知识化表达与作为学校德育的品牌化建设之间的异轨上。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逐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核心,融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的新课程。它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为了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把课程资源单纯归结为教材的狭隘思维定势,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8.
<正>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标准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了多少道德知识,而是要看学生真正理会了多少,能否将道德准则指导行为实践,形成自觉化行为。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却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课,学生只是在机械地记忆这些道德准则,并没有形成自觉化行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更加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新闻资料引入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以《道德与法治》八上第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与社会课程是对7-8年级的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与思品是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国家、面对社会、面对历史的课程,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是这两门课程的共同特征,其教学目标不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是为学生奠定品德基础,使思想健康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是以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宗旨,使之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有生命力的新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精神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面对的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门课程,使其发挥出更理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品社》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性发展的人。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简单谈谈自己的观点。一、让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如果真正  相似文献   

14.
<正>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我国公民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思想品德的支撑下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学会工作,学会做人。但目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仍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出发,对如何提高其教学实效性进行以下探讨,旨在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用共产主义思想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讲清道理,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学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德育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也就成了德育过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位一体,矛盾统一的综合过程。因此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取道德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道德知识内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担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耍在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教会他们一些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现在,我将多年来对小学思品课教学中的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进而通过实践深化课堂知识,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值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有效利用思想品德课后道德实践作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德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的德育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德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校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和深圳市情,准确把握和分析“生活德育”,“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在体验中学会交流、合作、关心、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种素质,它决定着做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关键在青少年时期。思想品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根据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在其身上的某些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思想品德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要素。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课不是主课,而且其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厌学的现象。怎样才能扭转这一消极的心理定势和这些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