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游戏是幼儿生活与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期恰恰是孩子的游戏时期,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是根据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  相似文献   

2.
张芬 《海南教育》2014,(24):67-67
童话表演游戏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存在一定困难,其中包含对话、动作、表情、合作等诸多因素。“四步曲”适用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童话表演游戏。小班童话表演游戏《三只蝴蝶》“四步曲”的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这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表演游戏是让孩子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童话或故事等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这种游戏主要是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演。虽说它是按作品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但是它能充分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孩子可以根据想象,自主增减改变故事的情节、角色、对话、动作等。 妈妈指导3岁孩子玩表演游戏,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  相似文献   

5.
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 ,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并能培养幼儿活泼的性格 ,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因此 ,在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那么 ,如何引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 ,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挥呢 ?下面谈几点体会。让幼儿参与道具的设计与准备。 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它能吸引幼儿 ,激发幼儿游戏的意愿与兴趣 ,提示幼儿在一定游戏情景中进行表演。以往在每次表演游戏前 ,教…  相似文献   

6.
表演游戏作为幼儿游戏中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而且,开展好幼儿表演游戏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更好地领会作品的主题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训练幼儿的口语,有助于口语的发展,促进他们克服性格上的弱点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童话剧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在童话剧表演中,幼儿表现力的呈现关乎着童话剧表演是否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其中表现力包括声音、动作、表情等方面。本文从幼儿的故事排演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升幼儿在童话剧表演中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它与一般表演在角色扮演等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即游戏性。这就是说,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在“玩”,他们并不是在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目中并没有“观众”,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观众”。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1〕它与一般表演在角色扮演等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即游戏性。这就是说,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己“自娱自乐”的活动,幼儿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在“玩”,他们并不是在为“观众”表演。事实上,他们心目中并没有“观众”,他们也根本不在乎“观众”。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表演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一)表演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表演游戏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布诺克(Block)等认为创造性表演能促进…  相似文献   

10.
故事表演游戏(以下简称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幼儿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表演游戏为幼儿创设真实的交往环境,使同伴间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作用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支架”。利用表演游戏的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程英 《福建教育》2011,(5):34-38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或者儿童自己创编的故事作品)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印象,创造性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大胆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个性化地反映故事的情节、人物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表演游戏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加强幼儿的是非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表演游戏中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美术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美术活动一般都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运用故事表演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运用故事表演游戏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天地。通过幼儿主动参与、并摸索  相似文献   

13.
正表演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创造性地扮演童话或其他文学作品内容的某一角色进行自主表演的一种游戏。幼儿园时期所接触的音乐与游戏是紧密融合的,表演游戏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二者的整合就是利用文学、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相通的情感因素、审美要素及表现手法,在表演游戏中将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更全面地帮助幼儿建立起表演游戏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最终使幼儿得到更完美的感受,让表演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12):165-166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游戏。幼儿游戏分很多种,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不同年龄段的表演游戏开展是不同的。本文以小班表演游戏《小熊过生日》为例深入探讨表演游戏的实施策略,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的"表演性"要求幼儿以自身为媒介,运用包括语言、表情、动作姿势等在内的手段来再现特定的故事,这种再现的过程本身对于幼儿来说是多种能力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过程。但由于表演游戏是对文艺作品的再创造,孩子往往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扮演角色,反映作品的内容。但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想渲染某个情节却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好表演游戏的蓝本幼儿表演,是以故事、诗歌等文艺作品为蓝本。蓝本的选择,应考虑三个方面: 1.思想性。用于表演游戏的文艺作品,都要有一定积极的思想意义,能说明一两个道理,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故事《三只羊》是告诉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小红花找朋友》则教育幼儿爱护公物,做事要有始有终。把这些内容作为表演游戏来进行,幼儿可以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2.情节性。作为表演游戏的故事、童话、寓言等,必须生动有趣,情节发展要快,起伏要明显,中心情节简单而有曲折,线索不能太多,内容可以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增删取舍后再进行表演。3.动作性。幼儿表演游戏的动作性要强,不能大段地对话,动作要明显,幅度要大些、夸张些。如《拔萝卜》中“拔”的动作既真实又夸张,幼儿易学易表演,看后印象很深,表演效果很好。二、做好物质准备表演游戏需要借助服装、道具、背景的配合才能更加形象、逼真,增加幼儿表演的兴趣。我是从三方面去准备的。首先是场景的设计,力求简单易办。如  相似文献   

17.
故事表演游戏,是一种文学和游戏双重因素结合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文学作品提供的人物情节和场景为基础,让幼儿扮演角色,并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开展游戏活动。我们在对故事表演游戏的研究中,将故事表演游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指导。一、整体表演型整体表演型的故事表演游戏要求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在进行表演活动时,幼儿一对一地扮演角色,即故事中的个体角色由一名  相似文献   

18.
<正>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之一。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性质定位于游戏,又兼具表演性,它以故事为依据,是幼儿小群体自娱自乐的活动。本文以大班表演区里《老鼠嫁女》故事表演中幼儿间发生的小故事为例,尝试剖析幼儿的行为及从观察这个小故事中幼儿的表现而引发的几点思考。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小颖的女孩,故事发生在2015年6月12日。  相似文献   

19.
故事表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语言活动形式。故事表演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语言、动作、手势、表情),再现该文学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断)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幼儿在表演角色的活动中获得满足,追求表演的快乐为目的。它的内容来自语言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幼儿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对  相似文献   

20.
当下,幼儿园中的表演游戏存在目的功利化、表演游戏行为程式化、表演游戏环境结构化等不合理样态。教育实践应回归表演游戏的本质,即表演游戏是幼儿“内在驱动”的游戏活动、是故事探索活动、是在社会互动中发展的。探索有效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应然取向要尊重幼儿内在的游戏意愿,基于幼儿的经验特征去支持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保持表演游戏场域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