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此,教学时应把“疑”贯穿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激疑、导疑、探疑、释疑、解疑中获取新知,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
问题到底由谁来提?这是我们培养人的原则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最大的缺陷就是让学生学“答”而非学“问”,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自是教育的悲哀,而由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佳境.  相似文献   

3.
“设疑解疑法”就是设置疑问,解答疑难的教育方法;设疑解疑的操作要经过各疑─设疑─问疑─解疑四个环节;设疑解疑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疑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疑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富于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红 《考试周刊》2011,(42):174-175
"教是为了不教",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是急需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发学生智能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精华在于激疑。能否做到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以思养能,是教学能否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之一。对于激疑、设疑与释疑,笔者提出了“激疑应有方,设疑要科学,释疑要有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英语阅读课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及如何有效实施三疑三探教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想让学生能不流于形式地上好一节三疑三探课,还需配套地上好一节预习课及一节习题课。  相似文献   

8.
<正>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并不是看老师讲的知识点多不多,而应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内容有没有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深入地理解.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池平静的池水,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设置的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赞克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在思维的训练中形成。“激疑”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激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有疑问,即“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进入“受激发的状态”,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激疑”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喜欢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发散功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对一个问题尽可能地提出多种设想、多个答案,比较思辨,得…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但为什么要有疑,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却没有详尽的论述。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局限:经验感悟,微言大义,但缺乏详尽的推理和论证,更缺乏实证和操作之途径的探索。疑,即问题,困惑。而“问题”一词,“能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一堂课的开头、过程、尾声三个阶段如何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作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课堂结构是课程的基本脉络。在课堂结构多元化的今天,"激疑·释疑·存疑"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结构方式,它注重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从整体上,全局性地把握学习材料,突破了  相似文献   

13.
通过质疑、辩疑、释疑的引导,能够推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全面地分析,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文章就小学数学如何开展质疑、辩疑、释疑创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阐述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疑,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级汉语精读教学重在理解,精在质量,而本乎教材,层层设疑;联系实际,步步质疑;不愤不启,涓涓释疑;既是阅读理解使然,也是质量上乘必然.因此,设疑是理解的基础,质疑是互动的平台,释疑是精读的导航。只有三者良性互动,精读教学才有理性可言,可理解的输入才能为可理解的输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之疑,广集自然现象之疑,破译学科知识之迷。有疑作文,可以写出从生疑到解疑的全过程,也可以只写生疑或析疑,把答疑留待进一步思考。写有疑作文的主要步骤有四:集疑,选疑,析疑,写疑。  相似文献   

17.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为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质疑的能力,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精思善问。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难点处寻疑、解疑,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一、引题激疑———讲究激励性1.故事、谜语引入。小学生对故事、谜语有着浓厚兴趣,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适当讲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谜语作为开场白,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思维空间。如学习《校园里的画》前,老师可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生立刻猜出是画,由此引出课题,学生自然兴趣盎然,迫切想知道校园里的画在哪儿?是谁画的?都画了些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深入到课文中去展开探究。2.音乐渲染。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用它可以尽情表达人们愉悦、悲伤、感激等丰富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空间体味文章的表情达意。因此教师可用音乐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如学习《妈妈的爱》,老师可播放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深深拨动孩子们爱的心弦,使他们受到母爱的熏陶,并会由情生疑:妈妈的爱有多深?妈妈是如何爱小作者的?小作者爱他...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法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处理手法。通过设疑,可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新理念逐渐展开,强调学生主体,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出,设疑教学法作为启示教学法中的一种,主张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只有教师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提问艺术,而避免“满堂问”呢?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扣住一个“疑”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