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案例背景]三年级时我接了一个班,有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吸引了我,她给我的感觉是安静、乖巧,坐在第一排的她上课总是积极地举手发言,和同桌进行英语对话、参与英语游戏等都十分主动,一行行英文字母也写得清晰娟秀。他们的班主任是从一年级任教本班的,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了如指掌,一次交流中,我表扬了这个女孩,满以为班主任会迎合我一起说说这个女孩其他方面的优点,没想到班主任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刚接这个  相似文献   

2.
刘昕 《江苏教育》2014,(12):42-43
<正>这是我工作的第二年,因为原班主任休产假,我中途接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学生比较活跃,个性比较张扬,作为一名新教师、新班主任,我心里颇有几分忐忑。果不其然,第一次班会,学生就给我出了难题。就在我一本正经地宣读校规校纪时,一名女生拍案而起:"我们又不是小学生!""就是,烦死了。"有人附和。我愣住了,有点不知所措。我下意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女孩,她  相似文献   

3.
开学后,我教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由于这些孩子刚刚上一年级,还不适应小学生的生活,真有些太自由散漫了。我初次当班主任,遇到这种状况,有时忍不住就训斥他们。有一次上语文课,我请一个名叫孙佳雯的女孩读拼音,她站起来小声说:“我不会。”我便让她坐下,接着让别的同学读,可我一看孙佳雯竟然合着书仰着小脸看天花板。我生气了,立即走到她跟前,厉声说:“叫你读你不会,别人读你还不听,瞪着眼看啥看?!”也许是我声音大,样子吓人,这个看起来本来就显柔弱的女孩,竟趴在桌上哭起来。我更火了,说:“哭啥哭!不知道打开书,听…  相似文献   

4.
<正>春去秋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今年我又带毕业班,迎来的是一群既调皮又可爱的孩子,这帮孩子让我欢喜让我忧。作为班主任,调教好这帮孩子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一、用谈心开启诚信的大门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  相似文献   

5.
自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考上高一级学校,走向社会,令我激动也让我欣慰。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与甘甜;在班主任工作中家访应该是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珂 《考试周刊》2013,(38):193-193
<正>时光荏苒,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回顾这三年的教学历程,既辛苦又充实,有辛酸也有快乐,感觉就像重走了一遍中学的求学之路,不同的是我身上担负着老师的职责,同时肩负起了班主任的重担,更是领着一群孩子的孩子王。我成长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充分感受到,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与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7.
关注     
潘涛 《新课程研究》2007,(11):35-36
记不得这是她给我的第几封信了,一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眼前立即闪现出她的形象:清秀的脸庞,额前梳着刘海儿,后脑勺扎着两把小刷子,见人憨憨地笑着。这个女孩叫刘秋芬,属于那种在哪里都不声不响的女孩。两年前,我当班主任。初次进入教室,我和那些积极分子谈得火热,只有刘秋芬和几个孩子一声不响地坐地教室的角落里。后来抄写花名册时,这个名字跃入眼帘,听同事们介绍:这孩子是秋分这天生  相似文献   

8.
自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考上高一级学校,走向社会,令我激动也让我欣慰.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与甘甜:在班主任工作中家访应该是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有个女孩,在小学读四年级,每学期结束,班主任的评语部是:"成绩尚可,希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可是,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处于中游状态,成绩怎么也不见起色.有一次我问她: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犯错误了?她坦然自得地说"学校用我们的教室举行数学竞赛,是老师叫我们外出活动的!"又一次问她,她说:"老师要给差生补课,叫我们出去玩!"看到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无动于衷,我们做家长的心里不是味儿,对孩子进行多次教育,可是收效甚微.前些时,我作了一些了解,据说目前有些学校仍旧推行着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方法,就要求教师集中精力抓好优生和差生这两头,至于中等  相似文献   

10.
刘堂刚 《班主任》2014,(6):59-59
正那年,我教小学四年级某班。因为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原因,我一度陷入沮丧的泥潭,心像冰一样冷,对工作毫无热情,完全是机械化地应付了事。一天,我照样站在讲台上有气无力地讲着课,一只怯生生的小手忽然举起来了,一个下巴尖尖的小女孩用有些哀怨的目光看着我。学生们随着我的目光也注意到了这个女孩,但大部分人眼里都流露着鄙夷。我想起来,这是我班每次考试都排倒数第一的孩子,听前任班主任介绍,她有  相似文献   

11.
吴海丽 《师道》2016,(4):44-46
2011年9月,学校迎来了又一批一年级的孩子。送走了一个六年级毕业班,我申请新一轮的大循环教学,最终顺利成为一(5)班的班主任,任教语文等科目。2011年9月2日,我在新浪网开通了班级博客"我们的巴学园"。这个博客名寄寓着我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大家都知道,有一本书叫做《窗边的小豆豆》,故事里有一所吸引了全世界家长和小朋友  相似文献   

12.
说到教师节的礼物,班主任应该是收获最多的,因为班主任所付出的辛苦是最不容置疑的。2011年,作为班主任的我却收到了一个外班学生的厚礼。这是一份既意外又难忘的礼物。坐在桌对面的同事是另外一个班的班主任。有一天下了班,她让我去她班上安抚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那个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相似文献   

13.
我从教十几年,心里却一直处于矛盾中——喜欢学生想做班主任,可"太辛苦,太烦琐"又让我不敢做班主任。2006年的秋天,"迫于无奈",我终于在矛盾中做上了想做又不敢做的班主任。半年的班主任生涯给了我很多的感触-—班主任是很辛苦,但班主任却真的很幸福,很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也不能少》这部电影一直激励着我当好班主任。任教十几年,担任好几年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体会。但总的来说,付出了辛勤汗水,也收获累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风的保证。而学生好习惯的形成都是班主任一步一个脚印,辛苦教育出来的。一直以来,我总是逢人就说:我是四十几个孩子的"妈",我把执教的班级看做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主人,要想"家庭"温馨和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中学有个孩子,每天都惹事,班主任恨之入骨,于是把他每天的故事写下来,想以此告诉世人"一个孩子是如何走入监狱的"。每学期末,班主任把写成的故事打印装订成册,送给那个孩子一本。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并且成为了一班之长——歪打正着,班主任对他的故事叙述成就了这个孩子的优秀。几年来,我也在做着和上面那位班主  相似文献   

16.
邻里的一个女孩,和我的孩子很要好。虽不在一个学校,但也时常上学同去,下学同归。相处如同亲姐妹。近一段时间,我发现邻里这个女孩学习比以前勤奋了,并且爱清洁、讲礼貌,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当着自己孩子夸奖她,这个孩子向我说出了自己转变的原委。原来,新学年开始,她们班换了新班主任,一个挚朴好学、待人和蔼的中年男教师。好事行、坏事禁,他总是以身作则,做在前头。同学们个个都从心里佩服。在进行「五讲四美」的教育中,他也是身体力行,作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铺路石子,是吐丝的春蚕,是献身的蜡烛……这些说法都正确,我们也见过许许多多的教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他们为了学生,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老人带;为了学生,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全托;为了学生,自己的孩子病了,不能亲自照顾。这些我都有亲身的体验。因为,我就是一位乖巧女孩的母亲,同时,我又是一名普通教师,是60名学生的班主任。但是,这"1"和"60"在我的心里同等重要。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1"和"60"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职校班主任,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一群正处于青春期却又远离父母的青少年。与同龄的高中生比,这群孩子,有些因没能考上普通高中而失落;有些因家庭条件不好而自卑;有些,则因成绩不好而自暴自弃。如何帮助这群初离父母独立生活学习的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怎样才能为他们扬起成长的风帆?我一直在思考着,行动着……  相似文献   

19.
班主人     
开学初给学生建学籍档案时,发现有几个孩子把"班主任"错写成了"班主人"。我顺手给改了过来。改着改着我就想,学生会不会潜意识里也认为只有我才是这个班集体的"主人"呢?如果这样,那就有必要让这些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也顺便理解一下"班主任"的意思,不管怎样说,纠正一个错别字也是进步。  相似文献   

20.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辛苦而又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当然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任科教师的愿望。今天我结合几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一、关爱每一个孩子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课后我经常会把孩子叫到身边和他们聊聊天告诉他们这几天天气冷要多穿衣服防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