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通过考察 ,领略到了莫高窟艺术的辉煌及其绚丽的画面效果。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唐代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 ,表现技法和制做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的形成作了历史考察,对洞窟建筑、塑造艺术、壁画艺术作了详细阐述,指出它是东方的一颗明珠,人类文化的宝藏。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著名的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曾历经自然和人为的严重破坏和文物流失。解放后,党和国家对莫高窟保护研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60年代,国家文化部徐平羽副部长率领敦煌考察组前赴敦煌实地考察,以其多年的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的丰富经验,果断抓住时机,对莫高窟进行抢修,使得大规模的敦煌莫高窟加固工程,包括栈道修建,在多方努力下,于1966年7月基本竣工。其抢救敦煌莫高窟的事迹至今为人缅怀。  相似文献   

4.
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与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佛教的四大宝库。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内容涉及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彩塑多表现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槃事迹的。因为莫高窟的岩质疏松,无法进行雕刻,所以工匠们塑造的是泥塑,再在泥塑上描绘人体的肌肤、表情、衣着服饰。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他地方很少保存下来,但在莫高窟却有不少,因此这里的彩塑更显珍贵。敦煌壁画的数量和内容之…  相似文献   

5.
3、甘肃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艺术的交汇处。洞窟、壁画、彩塑、飞天、唐宋木结构建筑、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等是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还将起到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敦煌文化,也将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入认识,这不但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将增强民族自豪感。一、敦煌文化概述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而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甚至还被称为是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科学研究数据显示:它保存了公  相似文献   

7.
正敦煌建郡始于汉武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莫高窟492个洞窟中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及1000多尊佛造像。从乐僔以来,大规模的造窟历经北朝、隋唐,直到西夏和元朝,持续1000年。藏经洞发现的近6万件文书,记年最早是西凉,最晚到宋初,延续近800年。敦煌的历史、莫高窟的石窟艺术、藏经洞的文书是了解今天敦煌博大辉煌文化的三大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佛教中国化全面而且系列完整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2.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3.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敦煌灿烂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艺术,那遍地的文物遗迹,那浩瀚的典籍文献,那神秘的高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敦煌莫高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北的大漠上。今天,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去触摸莫高…  相似文献   

9.
书讯     
《灿烂佛宫 :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出版  樊锦诗、赵声良著《灿烂佛宫 :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一书于 2 0 0 4年 8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敦煌石窟的开凿延续千年 ,其中包含的内容广博而深厚。为了把专业性较强、学术性很深的敦煌学介绍给一般读者 ,本书作者以简明而通俗的方法 ,不仅全面而有重点地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敦煌艺术 ,同时也介绍了敦煌历史文化的发展情况、藏经洞与敦煌学的关系。特别是本书在行文中 ,一方面尽量把迄今为止的大量研究成果融会其中 ,一方面也努力把自己几十年来研究敦煌艺术中的一些思考也反映出来 ,加上书内…  相似文献   

10.
今天有机会跟王部长到敦煌研究院,与大家见面,感到很高兴,并向同志们问好。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宝库,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所以非常珍贵。党中央对敦煌莫高窟,对敦煌艺术非常地关心和重视。王部长在百忙中到甘肃来视察工作,专们抽出一天的时间视察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上午对洞窟保护和研究进行了详细地了解,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大都已散失。幸存下来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则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为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甚至历史、文化等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本文就早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敦煌研究院于2016年8月20日—22日在莫高窟举办"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9篇,与会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石窟考古、石窟艺术、佛教史、古遗址、古墓葬、文献整理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敦煌语言文学研究、敦煌艺术及其与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石窟探险照片档案、敦煌科技史料以及敦煌学术史等众多学科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大大促进了交融与创新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莫高窟壁画近景摄影测量与图像数字处理陈建明,井晓平,黄宗虎,孙文新(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王宝义,李最雄(敦煌研究院保护所)敦煌莫高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址,其精美的壁画艺术闻名于世。由于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壁画已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尤其是壁画的...  相似文献   

14.
阳春四月,敦煌莫高窟春色满园,景色宜人,杏花桃花竞相开放,飘逸着阵阵馨香,洋溢着热情的气氛。4月16日上午9时,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一行驱车来到莫高窟参观访问。诗琳通公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很有兴趣,特别对丝绸之路文化更感兴趣,这次西行专程访问丝路重镇敦煌,是为了撰写一部有关丝绸之路的书。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研究员对公主一行访问莫高窟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客人们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旅游开放等情况。参观洞窟时,段文杰院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敦煌石窟艺术。诗琳通公主对敦煌精美的佛教艺术不时称誉,惊叹不  相似文献   

15.
敦煌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广阔的艺术天堂,其中的莫高窟壁画作为艺术瑰宝令后人望尘莫及。本文在了解并研究了关于莫高窟壁画艺术特点的同时,力求继续挖掘敦煌这座辉煌的艺术宝库,发现其更多更美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24-27日, "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莫高窟,共同讨论敦煌文物和艺术与现代中国艺术创新的问题.本次学术会也是"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敦煌神韵     
敦煌,古称沙洲,是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汉武帝时设敦煌郡,唐朝时期形成灿烂的敦煌文化。甘肃风景,敦煌最绝。游莫高窟,登鸣沙山,览月牙泉,漫步阳关,玉门关遗址,观雅丹地貌,你能感受到神奇瑰丽、绝妙精美的敦煌风韵。莫高窟在敦煌城区东南约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是我国四大著名古窟之一。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这一年,乐樽和尚云游至此,正值黄昏,夕阳的余辉照耀着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发出金光万道。“三危金光”,使他产生了千佛出现的幻觉,于是他便开凿了莫高窟(也称千佛洞)的第一个洞窟。此后历代不断开凿,到唐代…  相似文献   

18.
袁玲 《中学教育》2007,(11):43-44
《莫高窟》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向我们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夺目光辉。学习时引领学生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探讨南方佛教的发端、兴盛 ,进而讨论了南京栖霞山石窟的开凿和艺术风格诸问题 ,并比较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唐以前的艺术源流和风格 ,从而得出 :莫高窟艺术继早期西来影响之后 ,西魏时开始受到南方文化的影响 ,此影响历北周、隋至唐 ,从而使莫高窟艺术出现了唐代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龙图像是中国历代美术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亦是敦煌石窟中常见的绘、塑题材。龙的观念在中华民族中占有非常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乃至中国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敦煌艺术是一种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因此研究敦煌莫高窟中的龙图像,尤其是研究早期洞窟中的龙图像,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佛教艺术和汉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