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纳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高校学习深造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创举,然而由于经济、文化、习惯的不同。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习会遇到许多的不适应,如何帮助民族学生度过难关,对许多高校无疑是一个挑战。我们要研究民族学生的特点,分析民族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并结合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初中,英语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经济的落后而带来的师资匮乏、教学水准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设施缺乏是显而易见的。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结合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特点,形成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还要反思我们教师,学生的情况,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上学年我们班从宁夏银川市转学来了一位回族学生,名叫陈鹏.他的父母都在银川市园林场工作.他初到福州人地生疏,一切生活风俗都很不习惯,所以显得性情较急躁、孤僻.有的同学对他不了解,有时就发生吵嘴的事,受某些电视片中台词的影响,互骂什么“汉狗”、“回狗”.我听后感到焦虑,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民族之间的不团结.为消除学生间的矛盾,我教育学生认识我们祖国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为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发展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出一份力量.为此,我们要和少数民族的同学结成好朋友,多关心陈鹏同学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在音乐领域里,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席卷大地。校园里流行歌曲,爱情歌曲更为学生们所热衷,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哼唱。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多个民族的优秀音乐遗产的泱泱大国。不去发扬光大自己的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一味地以模仿流行音乐为时髦,发展下去,青年一代势必忘却自己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无限丰富的宝贵的音乐遗产,无疑是对自己民族的背叛。我国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味、不同的调式的民间音乐及民族歌曲、我们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它,了解它,掌握它,这才是我们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5.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生的读书人。身为教师的我们,自己应先读起书,然后才能带着我们的学生读书,将人类文明珍贵的“货物”经由书本,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和美丽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刘志伟 《学周刊C版》2010,(10):142-14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民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发展。要达到在语文教育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在方法上就应该抛弃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弊端,特别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做法。传统的教法不但不符合《教育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而且越俎代庖的结果是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得不到任何的思维训练。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校十分重视读书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领作用,组织全体学生积极阅读也就成了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们应科学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大阅读理念,让学生在读书中提升文化品位,积淀阅读素养,形成个性能力和特长。  相似文献   

8.
周永梅 《课外阅读》2011,(12):289-289
“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新课标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我们好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过时了,不好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学生冷漠,教师无奈,让民族民间音乐陷入困境,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9.
贾婕 《学周刊C版》2015,(6):105-106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孝敬和尊重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看待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很难想象这个人怎么还会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我们学生迫切需要经受感恩教育,学生心灵深处那颗感恩之心急需唤醒。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挖掘教育学生懂得:知恩·报恩。  相似文献   

10.
我校的学生来自于十多个民族,各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不同、生活习性也不相同;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状况也有差别。这些民族学生生活在一所学校,如果处理不好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小纠纷会成为大事件,小问题就会变成大矛盾。江泽民同志说过,“民族宗教无小事”。因此,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创设一个安定祥和的氛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多年来的工作使我们觉得,“结对联谊”是加深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或者不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中国戏曲是我们民族传统艺术中的一枝奇葩。然而,如今它正面临着观众群严重萎缩的困境,国家政协委员、一级编剧魏明伦提出了“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说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项关于粤剧状况的问卷调查多少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调查显示粤剧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即使有一部分学生,那也主要是艺术学校尤其是粤剧学校的学生。多年来,在普及文化的基础教育中,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戏曲教学被扭曲了。在音乐科教学中,我们的学生能熟练弹奏贝多芬、肖邦…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民族的审美,常常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潜意识。我们的创作符合这种潜意识的时候,就容易被认同,反之,则常常不太容易被接受。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立足于我们的中国审美传  相似文献   

13.
刘发建 《人民教育》2006,(19):29-33
1936年10月19日晨,一代伟人鲁迅病逝于上海。著名作家郁达夫当时就说:“没有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伟人却不懂得崇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国人是倍加爱戴自己民族的英雄、伟人的。鲁迅身后,享受着无比的尊荣。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就收进了许多关于鲁迅的文章和鲁迅的作品。但是,曾几何时,一提到鲁迅,就是“横眉冷对”,就是“一个都不宽恕”的决绝战斗者形象,学生只可仰视而没有亲近的冲动;再加上应试教育作祟,有的学生说自己最怕读的就是鲁迅的文章。这是在让学生崇敬还是远离鲁迅?推而广之,教材中的其他英雄、伟人,是不是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呢?我们编发刘发建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例,一方面是表达我们对鲁迅的敬意,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都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让伟人以鲜活的面貌走向学生,让学生有与伟大的心灵交流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更是如此。全球化为中学生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对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学科教学是开展和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首要环节。我校作为重庆市主城区唯一一所招收散居在重庆的少数民族初中学生的公办民族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们提出了"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校本策略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承德民族师专是满族集中居住地区唯-的-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56.2%是满族。经调查没有-个满族学生会唱本民族民歌,史不清楚哪-首民歌是本民族民歌。喜爱民歌的学生仅占62%。在教改中,-些当地满族歌曲在课堂中教唱,学生们感到极大的兴趣和自豪。这说明不是学生不爱本民族音乐,而是我们为他们提供民族音乐母语传承的条件、环境不够。搞好民族音乐母语的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透过岁月的烟尘,认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国情,从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但历史是已往的,时间距今遥远,而且书木上的知识又不系统,跳跃性颇大,传统式教学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很不容易的。随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深刻地认识到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我们的民族的情感。又如在教学《义和团廊坊大捷》时,配以“廊坊大捷”图片,学生边听历史事实,边看历史图片,就能强烈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问题,在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汉语词类在对预科民族学生的双语教学中更为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是属于学习第二语言。他们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第一语言某些语言格式的影响。比如,在我们的汉语教学中,民族学生在会话、交往和造句练习时经常出现以下这样类似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 民族精神教育首先是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有对本民族的自信。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宝贵遗产,对于全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精神纽带。优秀的传统文化同当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将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丁宇 《小学生》2013,(12):1-1
前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无独有偶,在2009年4月,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时也指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由此可见,读书不管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整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我的他     
中华民族是个充满诗性的民族,过去,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一直忽视诗歌的教学,诗歌长久以来在教材中似乎只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教师感到头疼,学生深觉乏味,这样很可怕,我们的民族渐渐会成为缺乏文学鉴赏力,缺乏诗性的民族。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也是不协调的。因此,新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新教材也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突出了文学教育的地位,诗歌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