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情景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实景"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职业岗位需求的角度,指出了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并遵循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成长规律,增加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景化"实训教学环节,构建了"实景化"实训教学模式。2.实践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等内容,构建了以工作任务和工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三方面进行改革.应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实践教学目标,编写适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训教材,建立课内分散实训、单项业务技能实训、单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三方面进行改革。应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实践教学目标,编写适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训教材,建立课内分散实训、单项业务技能实训、单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主要创新点: 1.理论创新 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情景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实景”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职业岗位需求的角度,指出了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并遵循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成长规律,增加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景化”实训教学环节,构建了“实景化”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作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关键.通过对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分析,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规律,构建了融基础实训、工程实训、仿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一体的"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强化实训环节,加强高职教育与工作体系、工作过程的关联度,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文章结合实践,总结了《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实训》教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具备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以《数字技术实训》课程为例,创新和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本次课程实施,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从实训内容选取、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结果发现,通过本次实践教学,学生具备了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职业岗位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缩小了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及技能需求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根据会计专业建设要求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将模拟企业、会计岗位实训、ERP应用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会计岗位顶岗实习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融入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依托校企研发中心,以企业合作项目为载体,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特点,针对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以掌握企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实训内容和实验实训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研究与实践,较好地促进了实验实训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学生技能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了集中实践教学思想,引入了集中实践教学的教学环节。以石河子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五个层次进行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具体从认知实习、程序设计实训、软件设计实训、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工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实施。实践表明,按照由基本到综合、由浅到深的线性规律安排集中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软件工程应用能力,能较好地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例,分析了"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课程体系构建、组织实施办法及实践教学成效。认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岗位能力实训-职业能力实训分段递进、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冲破了学科教育的束缚,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真正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教学真正服务于岗位能力培养,学生真正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职业能力实训成为高职教育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职业特定能力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凯 《职教论坛》2006,(22):31-33
以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特定能力要求为前提,构建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核心课程体系,强调课程整合不能削弱工艺、数控刀具、公差配合与质量控制等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特别重视综合性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通过实践探索有效的数控技术专业职业特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企业对园林类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学生专业知识认知规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以工作过程课程教学为特点,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企业对园林类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学生专业知识认知规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以工作过程课程教学为特点,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又与之相辅相成,主要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内实验、模拟或仿真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财会类专业职业岗位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加强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将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协调处理能力,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财会技术应用能力、实践素质的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实践指导水平有限、实训环境仿真度低、实训内容脱离岗位技能要求等问题,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从"岗、证、赛"一体化的角度,探讨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应该以会计技能大赛为依托,以获取会计初级职称证书为途径,以岗位技能为核心,将"岗、证、赛"融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建立以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实施方案,以有效实现培养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文秘专业实践课程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指导思想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职业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具备文书处理与写作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会议组织与服务能力和商务活动能力,实现学生"会办文、会办会、会办事"的教学目标。加强文秘专业的实习实训,是培养文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有效的技能实训,强化模拟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文秘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大实践环节比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总结出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地位,并提出项目实训是开展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有效方法,明晰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需要相对接,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1+X"证书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数控实训课程作为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本文的重点是基于"1+X"证书制度对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数控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设想,实现教学评价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预选士官任职教育特点,分析了预选士官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预选士官任职能力需求,针对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岗位指向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的特点,以"专业性、技能性、操作性"为士官培养目标导向,按照"指向岗位、突出技能、强化组训"的顶层设计思路,以岗位任职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了军事实训层、基础实训层、装备实训层、综合实践层等四个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三贴近"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法,构建了虚实结合、联合共享的实践教学设施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在我院预选士官培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